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历史的高度还原,里面许多的故事都是从正史中加工而来,得到了“七实三虚”的高度评价。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的精彩战争,除了对战争过程的添油加醋外,战争的基本情况是符合史实的,这也是《三国演义》一直广为传播的原因。然而,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场战争,堪称最为诡异的一战,明明是西征,却在东边和敌人大战。这一战就是刘备和袁术的盱眙之战,这一战的诡异之处颇多,且听我细细说来。刘备一、毫无逻辑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刘备和袁术之间的战争。刘备本来是一无所有,在得到了张飞、公孙瓒等人的资助下,才慢慢积攒了区区人马。后来救援陶谦,得到了陶谦的支持,实力稍微有点起色,但相较于其他诸侯,实力依然很弱小。在这时候,刘备刚刚获得徐州,本来应该休养生息,先搞定徐州的地方贵族。可没想到的是,刘备根基不稳的情况下,竟然跑去和袁术大打出手。这是为什么?实力弱小的刘备为啥要去攻打实力强大的袁术。这显然是一场毫无逻辑的战争。袁术关于刘备东征袁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中了荀彧的驱虎吞狼之计。也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的名义下诏,命令刘备讨伐袁术。在《三国演义》中是这么记载的。“却说玄德在徐州,闻使命至,出郭迎接;开读诏书,却是要起兵讨袁术。玄德领命,送使者先回。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计。’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遂点军马,克日起程。”刘备在得到天子的命令后,虽然知道是计策,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忠臣无法不奉诏。于是“玄德分付了当,乃统马步军三万,离徐州望南阳进发。”曹操从《三国演义》的记载来看,刘备因为不得已而攻打袁术,而袁术本来没想跟刘备交恶,却不得不应战。照这种说法,刘备仅仅因为天子诏书就去攻打远比自己强大的袁术,这种说法显然是不靠谱的。让刘备主动去攻打袁术,这无异于以卵击石。刘备虽然没有那么精明,但还不至于做这么愚蠢的事情。而所谓的奉诏也是笑话,如果天子随便下啥命令,刘备都得听从,那如果直接宣刘备晋见,刘备去不去?分析到这里,可以发现《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征讨袁术的盱眙之战确实没有逻辑性,不能使人信服。这是这场战争的第一个诡异之处,战争没有逻辑性。第二、明明是西征,战场却变到了东边对于袁术来说,本来自己一向就瞧不起刘备,没想到刘备竟然还敢主动攻击自己。对此,袁术大怒,立马决定反击刘备。《三国演义》中写道“袁术乃大怒曰:‘汝乃织席编屦之夫,今辄占据大郡,与诸侯同列;吾正欲伐汝,汝却反欲图我!深为可恨!’乃使上将纪灵起兵十万,杀奔徐州。两军会于盱眙。”袁术大将纪灵仔细分析,就能发现《三国演义》的这一段记载不仅毫无逻辑可言,而且关于战争地点的记载则更加的诡异。在小说中,袁术的根据地在南阳。对照地图就能发现,南阳其实在荆州的北部,徐州的的西边。因此,如果刘备要征讨袁术,那么他怎么着也得往西进军,或者西南进军。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刘备和纪灵竟然是在盱眙大战。这一点《三国演义》里面的地点和正史《三国志》的记载是一致的。刘备盱眙在今天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它的位置是在淮河下游的洪泽湖南岸。在汉末三国时期,它位于徐州的东南方向。按照小说中的描述,刘备带兵西征,可是半路上却在徐州下邳城的东方与袁术的军队在盱眙大战。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吧。明明是西征,咋就能在东边和敌人大战呢?不论怎么解释,《三国演义》的这一段记载都是很可笑的。第三、原因揭秘为了找准这一诡异事件的真相,只能在正史中去寻找答案了。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的“备东击术”来看,刘备是往东进军,而不是像《三国演义》中的西征。不过,如果刘备是东征而不是西征,那就很好理解和袁术大战于徐州东边了。说白了,罗贯中将这一段中刘备的进军方向搞错了。可是罗贯中为啥会将此事搞错呢,明明是西征,战争地点却又写成东边,这么大的漏洞就不怕被人笑话吗?这就与刘备东征袁术的真正原因有关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其实,据《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记载“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就可以解答这一切疑问了。很显然,并不是刘备吃饱了撑的,知道自己弱小还要去招惹强大的袁术,而是因为袁术先来找茬,自己不得已迎战罢了。而《三国演义》之所以要让刘备娶西征袁术,则是因为作者并没有交待袁术侵占徐州东部的事实,但又不想凭空捏造大战的地点,因而造成了这种诡异的战局。
单选
你喜欢刘备吗
喜欢不喜欢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