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的《三国演义》,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尤其是对于三国迷来说,可能还看过很多遍。为什么会反复看呢?因为太好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情节、场面等,尤其是台词,很多都是半文言文,保留了原著精髓。
在豆瓣上,《三国演义》评分高达9.5分,超过10万人打分,其中超过78%的人给出了5星,而将近18%的人则给出了4星,可见此剧的魅力。
然而,央视《三国演义》到底好在哪里呢?除了人物形象符合原著,台词复古有感染力,结构严谨,战争场面宏大、真实等原因外,我个人觉得,许多编剧创新的内容,以及一些改编,都非常优秀。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个例子:关羽和张飞的较量
在原著中,关羽是猛将,张飞也是猛将,两人相貌威武,力大无穷,戏份极多,战绩也有很多。对于二人的不同寻常之处,作者只是通过描述他们相貌,就带过了。
比如说张飞,就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而关羽,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读者一看,就知道他们不简单。
但是,作为电视剧情节,这样就太简单了。因为关羽和张飞都是很重要的角色,即便有旁白或者他人转述,最多也只能稍作介绍,不够直观。
为此,编剧进行了改编,给他们增加故事,让情节丰富,又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关羽和张飞武艺高强,为后面两人斩将擎旗做好铺垫。
增加什么样的故事?就是两人较量的故事。
张飞有肉不卖,关羽搬开石磨,让小二割肉分给大家,随即张飞来找茬,跟关羽打架,最后刘备制止了二人。
这段故事相当精彩,尤其是呈现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关羽举起磨盘,证明了其力气大;而张飞抓了绿豆,几下磨成粉,也能说明张飞的力气很大。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绿豆个头小,很硬,抓一把使劲握住,很难磨成粉。
两人后来打了起来,又是腾挪闪跳,又是把栏杆砸碎,又是扫堂腿翻跟头等,一眼能看出来他们武艺之高。而关羽能一掌打退张飞,又能看出来其武艺比张飞略强一些。
最后刘备分开二人时,则是刘备武力的证明。毕竟,原著中刘备善使双股剑,也曾骑马斩将,对付吕布,武艺肯定不错。
最关键的是,这段故事还看出了关羽仁义,疾恶如仇,他把肉分给老百姓,偏偏让那个买猪肉的人掏了钱,并把这些钱撒给了别人。而张飞则是慷慨激昂,豪迈义气,跟关羽、刘备是不打不相识。而刘备则格局更大一些,识英雄重英雄。
而且,张飞把猪肉放井里,不是不想卖给别人,也是为了交接豪杰。否则,他不会交待小二“谁能搬动磨盘,猪肉就免费送人”。
而当小二跟他报告关羽搬动磨盘时,仔细看看张飞,他是跳着来的,还哈哈大笑,连问“在何处”,显然很开心,而不是愤怒。至于捏碎绿豆,和关羽打架,则是进一步试探和领教。
这一点,张飞后面也说了。
其实这反应的是张飞有心计,说他不是有勇无谋之人。这也是铺垫。毕竟后文有张飞义释严颜、用马尾拴树枝荡起尘土迷惑曹军,以及智败张郃等故事。
至于他们的形象,其实在这段故事里,一直在暗示过观众。
小二又瘦又矮小,直接突出了关羽的高大。而关羽和张飞身体高大、强壮,跟周围的老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其实是不断强化对比,加深观众的印象,只是读者未必知道,但脑海中已经对他们有了深刻印象。
第二个例子: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在原著中,张飞、关羽和刘备结义很简单。
刘焉发榜文招兵,刘备看到后叹气,张飞就问他为何长叹。刘备一看张飞气势雄壮,就问他姓名,张飞则简单介绍。然后,刘备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有志破贼却没钱。张飞一听,就说自己有钱,会帮助刘备,两人开心地去喝酒了。
在酒馆,关羽也来了,说自己要去投军。刘备看到关羽高大,相貌过人,邀请他同饮,关羽也简单说了自己经历,三人于是决定结义为兄弟。
故事就这么简单,前后也就四百余字。如果再去掉容貌描写以及琐事(比如结义),真正的情节叙述还不到三百字。
如果按照原著来拍,刘关张三兄弟结义的故事,可能不到三分钟。时间短也就罢了,关键是观众肯定接受不了。
为什么?太随意了啊!
你想想,刘备看到张飞和关羽,说了三句话(没有前面分肉打架之事),然后就决定结义了,是不是太随意了些?搁谁谁能受得了?放古代也许可以,说书人多说几句交待清楚就行,但是作为电视剧情节,却不可以,刺激程度不够。
对此,编剧进行了改编和扩充这段故事,于是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段故事改得太好了,没事我就看几遍。
剧中,刘备分开较量中的关羽和张飞,几句话一说,三人同到张飞家饮酒,还都说要报效朝廷。张飞也说听刘备,要他怎么干就怎么干。
关张都很热血,观众此时情绪也被调动了,按说这时候,三人似乎可以结义了。但是,转折又出现了。
刘备叹了口气,说“有一人原是汉室宗亲,祖先刘胜本是孝景帝第七子,后来家族没落”,又说“十五岁游学,常思上报朝廷,下安黎民”,结果到了二十八岁,只能空怀壮志,心中滴泪。在张飞追问下,刘备才说这个人就是自己。
这种转折,效果不错,很吊人胃口。但导演为何让刘备说那么多话呢?
一方面是交待刘备特殊的身世,他的志向和这些年来的经历,说明刘备早有大志,只是没机会,他缺少条件;另一方面也是说明刘备的真诚和仁义,他是真心和关张结义,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骗感情,更不是来骗张飞家钱的。
这段话足以说明,刘备以诚待人,尤其是结义兄弟,他就是这样的人。还有就是奠定了“一龙二虎”的地位,刘备眼光更高,注定了他是大哥,是领头人。
用真心才能换得真心,事实上刘备也做到了,三兄弟也确实不错,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最后也算成功了。尤其是三兄弟的情义,自始至终都没变过。
在台词方面,编剧也很用心,原创台词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
比如结义之前,关羽几次说话,非常有水平,符合他的身份,他喜欢读《春秋》等书,肯定有文化。而张飞则不然,虽然有计谋,但整体还是个粗莽之人,就只会说“俺也一样”。如果他们台词互换,就完全不对了。
从演技方面来看,则更是如此。
你看关羽说话时,张飞那渴望知识的小眼神,似乎在说“你搁哪学这么多词”“二哥好有文化”。网上,很多网友也戏称这是“读过书和没读书的区别”。
还有三人打造兵器,训练军士,这些镜头也十分棒。尤其是张飞耍丈八矛,刘备拿起双股剑,关羽捋胡子时,简直帅炸!剧中的音乐也特别经典,《这一拜》歌词动人,催人泪下,传唱至今还是有很多人喜欢。
如果完全按照原著来拍,去掉这些故事,现代观众会很难接受,而且剧情会像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主次。
比如原著中说,三人结义后,训练乡勇,缺马和好铁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大商人张世平和苏双,两人“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
但是,电视剧中没拍这些镜头,直接就说关张训练军士,打造兵器,省去了不必要的环节和人物,突出了故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