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狼烟,吹角连营,动力电池ldquo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合纵与连横,明争与暗斗,一场史无前例的动力电池大恶战,就在眼前!

作者

罗兰

编辑

小白要分析“挑战者”中创新航,必须得从中创新航的前身——中航锂电说起。连遭政策暴击,中创新航步入至暗时刻中航锂电的成立时间是在年,比宁德时代(年成立)还要早。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兵又具有军工背景,中航锂电的业绩起初一直位于行业前列。根据宁德时代和成飞集成的历年年报,年中航锂电的营业收入为4.06亿元,同期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为8.67亿元。后者是前者的两倍,两者的差距还不算特别大。(成飞集成年年报)到了、年,宁德时代的营收分别扩大到中航锂电营收的5.7倍、10.5倍。差距是越拉越大了。这就不能不提到年的白名单政策了。年11月,中国工信部针对动力电池企业首次推出白名单制度。第一批进入白名单的动力电池企业只有10家。只有用了这10家的电池产品,下游的整车厂商才能拿到补贴。宁德时代是第一批进入白名单的,而且还排在名单的首位。排在白名单第2位的深圳沃玛特电池,已在年破产清算。而当时产值位列国内Top10的中航锂电,反而没有进入第一批名单。一直等到年6月,中航锂电才终于出现在白名单中。此时,已经是第四批次了。(来源:工信部《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一批)》)就是这1、2年的时间差,一个有政策扶持,一个没有。宁德时代就已经彻底把中航锂电甩在身后了。-年,中航锂电的营收是持续增长的,从4.06亿元增长到14.21亿元。盈利方面,中航锂电年净亏损0.43亿元,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0.47亿元。年其净利润进一步增长到1.11亿元。以上数据说明,晚进入白名单对中航锂电来说,确实伤了元气。不过,还不至于会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毕竟业绩还保持着增长,盈利情况也持续改善,顶多是发展速度跟不上宁德时代了。而接下来年的一个政策,真是把中航锂电给打蒙了,公司差一点就卧倒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国内政策倾向的是客车、货车等商用车领域。当时政策主要考虑的是排放以及燃油经济性问题。而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成本低,循环寿命长,迅速成为当时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年,国家开始调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首次将电池的能量密度纳入补贴参考指标。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补贴力度越大。并且,补贴重点从商用车领域,转向以轿车为主的乘用车领域。凭借较高的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开始成为整车厂商的首选,并逐渐反超磷酸铁锂电池。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年,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是绝对的主力。到了年,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市占率分别为49%和44%,两者几乎是平起平坐了。进入年以后,三元锂电池的市占率提升至60%以上,磷酸铁锂电池则下降至30%左右。两者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政策推动了技术路线的改变,进而引发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大地震。因为那个时候,很多电池厂商做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自年以后便急剧减少,年有家,到了年就只有69家。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数据来源:高工锂电)前文提到的深圳沃玛特电池,技术路线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成立时间是年,比中航锂电还早,高光时刻,深圳沃特玛的装机量曾是国内Top5。就是这么一家头部的老牌厂商,而且还进了工信部的第一批保护白名单。在新政策出台之后,也是彻底死掉了。死掉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外部环境外,深圳沃玛特在战略管理上出现了失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明知道政策的风向已经变了,还在紧抱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盲目扩大产能,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和深圳沃玛特一样,中航锂电也是靠磷酸铁锂电池起家的,而且面向的是客车市场。公司的经营策略完全与新政策背道而驰,反向Buff给叠满了。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但是企业数量不断减少,这只能说明资源正向少数几个企业集中。这次行业大洗牌中,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基本有三种情况。要么,你两头下注,一手搞磷酸铁锂电池,一手搞三元锂电池;要么,你提前布局,提前进行技术储备,等风口一来,迅速调头转向;再要么,就是你的技术路线本身就以三元锂电池为主。彼时的宁德时代就在做两手准备,同时兼顾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技术路线。而且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尤其重点押注了三元锂电池。(不得不服宁德时代管理层的战略眼光。)既有政策的保护,自己又押对了宝,简直天命所归,没有人可以阻止宁德时代成为宁王了。-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从.8亿元猛涨至.1亿元。而中航锂电的营业收入从14.21亿元下滑至11.8亿元。到年,宁德时代的营收已经是中航锂电的25倍。收入赶不上不说,中航锂电的盈利也出现了大问题:年,中航锂电净亏损3.34亿元;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到7.02亿元。中航锂电从曾经排名靠前的主流厂商,沦落到如今不断亏损的边缘企业。同时,亏损危机还有加剧的趋势。这一次,航空工业的领导们,再也坐不住了。新任女掌门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为了解决中航锂电的危机,航空工业决定更换中航锂电的掌门人。原天马微电子的董事、总经理刘静瑜,于年正式出任中航锂电的董事长兼总裁。年,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重组。军用业务被剥离,航空工业放弃控制权,地方国资接盘。同时,引入了一批外部投资者,如小米集团、红衫资本等,公司的名字也从中航锂电变更为中创新航。天马微电子年年报显示,刘静瑜从年加入天马微电子之后,便一直在天马微电子工作,直至年。算下来也有15年了。这15年里,刘静瑜历任天马微电子的财务部经理、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最后的职位是董事兼总经理。(天马微电子年年报)中创新航的招股书显示,刘静瑜年成为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估价师。年成为注册会计师。年还被航空工业评定为高级会计师。刘静瑜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是会计学。(中创新航招股说明书)以上信息至少说明两点:第一,刘静瑜长期在航空工业系统内工作,是航空工业的老员工;第二,刘静瑜具有很强的财务会计背景。她是从会计这个职业,逐渐走上管理岗位的。之前无任何与动力电池相关的工作背景。刘静瑜接手中创新航之后,迅速做出战略调整。一是将公司的主要技术路线,从磷酸铁锂电池转为三元锂电池;二是全面聚焦乘用车市场,客户重心从商用车转向乘用车。战略上的及时转变,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成效:中创新航的营业收入从年的17.34亿元迅速增加至年的68.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8%。年公司净亏损1.56亿元,年净亏损减少到只有0.18亿元。到了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12亿元。盈利情况持续在改善。公司的产品销量也快速扩张。-年,动力电池的销量从1.62GWh暴增至9.31GWh。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产能方面,中创新航目前有三个核心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常州、洛阳以及厦门。-年,三个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90%。(中创新航招股说明书)虽然公司没有披露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各自的销售收入是多少,但是公司在招股书中所列举的一些核心代表产品,都是三元锂电池产品。比如公司代表性产品——高电压三元锂电池(如下图所示)。基于高电压三元锂电池的单个系统产品,其总电量可达到kWh,能量密度可以达到Wh/kg。年,公司已经量产由高电压三元锂电池组成的模组电池。并且已经成功搭载在公司的主要客户——广汽埃安旗下的Aion-LX车型上。公司说搭载模组电池的广汽埃安Aion-LX,其续航里程可以超过公里。风云君在广汽埃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