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最为美化的人物当是马超难怪刘

北京最好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狮盔兽带,银甲白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腰细膀宽,声雄力猛……《三国演义》对于马超是颇为厚爱的,几次都是闪亮登场。究其原因,实则是除了孙刘之外,能与曹操较量许久的军阀就唯有西凉锦马超了。

《三国演义》也因此将马超塑造成了一个为汉室尽忠、为父亲尽孝的忠孝两全的无双人物。但实际上,事实是正相反的,也就是马超的人品不咋地,他的父亲马腾就是因为马超不肯舍弃割据造反而被牵连致死。

对于这样的人,刘备即便是为了政治目的收归麾下,也是不敢大用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反咬自己一口。所以马超投奔刘备之后,基本上属于被闲置阶段。当然也是他死得早,没赶上诸葛亮的北伐,不然借助他在西凉的威望,很可能会大放异彩也不好说。但谁又知道他得势之后会不会又跑回西凉自立呢。

现代人眼中马超的形象都是帅帅的

“如今,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马超为子。”

三国时代,虽然英雄豪杰改换门庭如走马灯一般,对于“忠”已经不做什么要求,但是对于“孝”这种基本人伦,从“举孝廉”的任官制度开始,东汉朝已经把“孝”提升到“孝治天下”的高度,并以此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

而且三国时也重视宗族血缘关系,比如刘备,仅仅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就使得不管是刘表还是刘璋,这些割据地方的汉室大佬都对其青睐有加。

而马超呢?《三国演义》中的忠孝之人,实则是不忠不孝之辈。

“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三国志》里的这句话,是一老妇人骂马超的。这位胆气逼人的老妇人是汉朝任命的历城守将姜叙的母亲。

汉朝任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曹操名为汉相,并没有改朝换代,所以许都汉室朝廷仍是天下正统。马超反叛就是不忠,就是叛逆。

凉州一直是东汉的火药桶

马超的父亲是马腾,西凉割据军阀,后来并据有关中一地,但早在曹操还没击败袁绍的时候,名义上就已经接受了朝廷任命,并且后来还帮着曹操消灭了袁绍在并州的势力。

年,马腾放弃割据入京,成为卫尉。

十三年,征为卫尉,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又拜超弟休奉车都尉,休弟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超独留。

马超之所以还能留在关中统领马腾原来的手下,当然是以马腾等人带有的“人质”身份为前提的。你爹妈兄弟都在许都,想造反也得考虑一下他们的性命吧。这应该是曹操想到的制约马超的办法。

结果三年后,曹操准备征伐汉中,因为马超等西凉人占据的三辅之地直连汉中,所以马超和韩遂等人就惴惴不安起来,认为曹操是假道伐虢,是来对付他们的。

当了三年的土皇帝之后,马超自然是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地盘和军队,竟然不顾京中族人的生死,直接造反了。

韩遂是和马超父亲一辈的军阀,当时也是有儿子在京中为官也就是当人质的,马超怕他不愿意造反,就跟韩遂说,

“如今,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马超为子。”

堂而皇之地说,马腾那个爹我不要了。

“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羌汉杂居的西凉地区就是东汉末年的火药桶,而西凉军阀自从政治中心移到许都中原之后,在关中三辅地区就拥有了绝大的实力,即便是平灭了袁绍势力的曹操,也主要是安抚为主。

不过这一次不管曹操抱着什么心思,西凉的火药桶又被点着了。

三国演义说的可是马超为父报仇兴兵讨曹

马超不说其人品,军事能力是绝对有的。

周瑜: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後患。

诸葛亮:“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

杨阜:“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

马超这一反,曹操的所有战略意图都被打破了,只能亲征马超。

初,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而后就是曹操拿一手著名的反间计了,就是给韩遂写了一封涂改过后的招降书,马超连亲生父亲都能舍弃,自然是不会相信别人,自相猜疑之下,就很难再抱团了。

韩遂请与公相见,公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同时侪辈,於是交马语移时,不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

曹操一开始还是并没有想对马腾一家下杀手,但是马超逃窜回凉州之后做得过火了。

在围攻凉州治所冀城时,马超抓住了出城求援的凉州别驾阎温。

温曰:“夫事君有死无贰,而卿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之后的五月份,马超不仅祸乱凉州还引来了汉中张鲁的援军,曹操终于杀了马腾一家。

八月份冀城投降之后,马超却又支使张鲁部下杀了凉州刺史,这一下惹恼了本在观望中的凉州士族。第二年,经过一番串联,在骗得马超率军出城之后,凉州士族就接管了冀城,杀掉了马超的妻儿。

而马超则突袭了历城,杀了造他反的杨阜和姜叙等人的家小。这才有了姜叙的母亲死前那一骂,“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道尽了西凉士人对马超的观感。

“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让人们知道了马超的忠孝,可是马超真正的所作所为却让他人寒心。

马超想要联络独据益州的刘璋,刘璋本也想找一个外援钳制汉中张鲁,但刘璋的手下对他说了,“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简单点,就是马超不仁不义,小心他背后插刀。

而张鲁虽然为了抵抗曹操,出兵帮过马超,而且马超从凉州败退后,张鲁也收留他,甚至知道马超孤身一人的,还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又有人说了,

后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

也就是连老爹和兄弟宗族都不爱的人,还指望他忠心对你?

虽然没让马超当女婿,但是张鲁还是给他找了个媳妇,并且几次出兵满足马超想要打回老家的愿望,可惜次次无果而终。

这一次,正赶上刘备以帮着刘璋对付张鲁的名义入川,就驻扎在葭萌关,于是马超又活动心思了。

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

刘备被刘璋邀请入蜀北击张鲁却在葭萌关起兵攻刘璋

刘备是枭雄,仁义都是《三国演义》吹出来的,不然他也不会抢了邀他助权的刘璋的益州,当然不能否认人家有光明正大的理由,那就是兴复汉室,在这个大名义之下,什么仁义道德都可以暂时忽略。

所以一听马超要来归降,已经和刘璋撕破脸的刘备大喜,马上派人迎接马超,并让他一起进攻成都,这也是马超入蜀后立下了的最大的功劳。

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在刘备心中,马超的来投有着更重大的政治意义,就是他刘备得人心啊,于是为了树立榜样作用,刘备在官职上毫不吝啬,当然都没有经过汉朝廷授权的。

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而在刘备想当王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得天下人望的,马超这位外来的西凉大佬排在了劝进的第一位,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

刘备自封为王后就封了马超为左将军,武官序列只在关羽之后。在刘备这里,马超就是一面想着要招纳四方来降的旗帜。

但在兵权方面,刘备没有给马超多大的权力。

二十二年冬十月,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

史料所载,马超入蜀后参与的军事行动仅此而已。入蜀七年间,马超前期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驻扎在汉中左近。

阳平关马超塑像

马超在刘备手下虽然有着表面上很高的地位,但实则与闲置无疑。当然,除了信任问题之外,理由也有主要两点吧。

一、马超是外来户。

刘备手下大致分成几个派系,一个是随他四处流浪的老班底,也就是关羽张飞等徐州中原人士,二是诸葛亮为代表的的荆州人士,三是入益州后的带路党等最先投诚的益州东州派,然后就是益州本土派。

而马超不管你跟曹操死磕成啥样,到了益州就是外来户,而且还是没根没底的。

比如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诸葛亮一看信就知道关羽这是在挑毛病啊,于是回信安抚他,

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二、关羽大意失荆州

马超在蜀算是站稳脚跟应该是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后。但全取益州和汉中之后,按照隆中对的规划,是从荆州和益州两方面北进中原。就在夺取汉中后,关羽也发动了攻势,水淹七军,活捉于禁。但是不久就被东吴袭取了荆州,关羽被杀,整个荆州落入了东吴手中。

刘备图谋两年这才出川争夺荆州,但是马超是西凉人,马战行,让他在荆州作战,那就没什么施展的余地了。因此马超并没有追随刘备攻打荆州。

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

马超对于被刘备“雪藏”心中还是有不满的,年也就是荆州易主后,有一个叫彭羕的怀才不遇的人一天找到了马超。找他干嘛呢,想鼓动他造反。可见马超叛来叛去的行为早就落在有心人眼中了。所以枭雄刘备自然也是对马超一直有所警惕才对。

彭羕应该是告诉马超自己被调离中枢的事,结果马超说了一句很可能也代表自己心声的话,

“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

马超替别人失望,自己是不是也一样失望呢。反正彭羕一听就顺杆往上爬,“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就是明晃晃地鼓动马超造反了。

这时候《三国志》总结了一下马超的境遇,就是“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

随即马超就将彭羕告发了。

年刘备称帝,仍然给马超很高的荣誉,“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年,马超死,年仅47岁。

勉县的马超墓祠

按照马超的年纪,在蜀军中还应属于中坚力量,尤其是关羽张飞黄忠等皆陨落之后,可惜没赶上诸葛亮北伐,就看诸葛亮重用姜维,就知道诸葛亮的想法是夺占凉州三辅之地然后夹击关中。而在西凉等地威名更重的马超应该是北进先锋的不二人选,至少放出去又能搅和一通,让曹魏焦头烂额。

马超是三国时期优秀的军事人才,但是其人品实在是值得商榷,历经背曹、背张之后,能入刘备帐下也不过是凭借他西凉军阀大佬的身份,给了刘备一个四海归心的假相。有鉴于他的经历,刘备不敢重用他也属正常。因为很多人都对马超评价过了,“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

马超自己应该也是后悔过,在汉中张鲁处时,他死去冀城的妻子的弟来给他祝寿,结果马超捶胸吐血,说,一门百口一天同死,现在就剩下我们俩了,还有什么可庆祝的。

而在他死之前仍是对家族死光而念念不忘,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只不过一切都晚了。但幸好有本《三国演义》,才使得马超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光辉形象,没被万人唾弃。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