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国演义》作为我国传统四大名著中的一部,一直以其对战争内容的细致描写、对汉末三国时期人物的刻画而被世人熟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后人总结出了《三国演义》中的二十一位英雄,分别被称为“四猛、四绝、十三杰”,这些人都有谁呢?
四猛:张飞、典韦、许褚、周泰
张飞是“四猛”之中的一位。张飞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是蜀国的五虎将之一。张飞的二哥关羽就曾这样评价张飞:“某何足道哉,三弟张飞比我猛多了”。刚出场的张翼德就怒鞭督邮,而中年的张飞与正值巅峰的马超还能大战一天一夜,可见其勇猛过人。
典韦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臂力过人。恶来是古时候数一数二的猛将,而典韦被称为“古之恶来”。在濮阳与吕布作战,直接打败了吕布麾下的六七位将军,就连他最后为救曹操而死时,死了很久也没有人敢接近他,可见他是多么的勇猛。
许褚是曹操的部下,他因为善战被称为“虎侯”。与东吴作战时,他一连击退包括韩当、杨昂在内的数十名将领,在潼关“裸衣斗马超”也成为了书中最经典的桥段之一。
相比前三位来说,周泰的武力值可能并不高,但是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忠心耿耿,英勇护主。在宣城,孙权作战失败,大军溃散而逃。周泰三番五次冲入阵中,最后将吴主孙权救出,自己却“身中数枪”,可见其勇猛。
四绝:关羽,赵云,黄忠,文鸯;
关羽不用小编多说,以一个“义”字被世人敬仰。这里讲的并非他的义绝,而是他使刀很绝。关羽的兵器就是著名的青龙偃月刀。关羽带着这把刀南征北战,创下不少绝世奇功。
枪绝赵云,蜀国五虎将之一。他最擅长的是枪法,持一把银枪驰骋天下,书中对赵云枪法的描写是:“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丧命于赵云枪下的有名有姓的将领就多达几十。
箭绝这个名号当属黄忠。作为老将,在年迈之年还能百发百中,长沙之战竟能精准射中关羽头盔,七十岁的黄忠还能拉开三石的弓箭,可谓老当益壮。
“鞭绝”文鸯,在乐嘉之战中与邓艾连战几十回合,在被魏军包围的情况下竟能用鞭突围而出,在使鞭的人中,他算是数一数二的。
十三杰:吕布,马超,张辽,徐晃,颜良,文丑,庞德,夏侯惇,孙策,太史慈,魏延,甘宁,张郃。
这十三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勇士,在这里由于篇幅限制,作者选择介绍他们比较著名的事迹来论证他们的英勇。温侯吕布,面对刘关张三个人的攻击都不曾畏惧,以一敌三,刘关张三打一也未曾胜利,吕布的武力值可见一斑。
锦马超在中期横空出世,先是与张飞大战一天一夜未分胜负,又与猛将许褚争斗。马超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好不狼狈!这便是马超的实力。
张辽是五子良将之一,威震逍遥津这场战役让张辽一举成名,直打得吴国军士丢盔弃甲,吴国小儿到了夜里一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不敢啼哭。
徐晃是曹操极为器重的将领。他使一把板斧,战平许褚,也曾战败过关羽。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甚至许褚、徐晃也曾败在他们的手下,但是却被关羽挑落马下。
庞德骑着一匹白马,被称为“白马将军”。他力敌曹营众将,甚至受到了敌人的表扬,还用计射伤关羽,实在是有勇有谋,只可惜最后被拖累而死。
夏侯惇最著名的事迹就是:“拔矢啖睛”。有箭射到他的眼睛中,他竟然拔出来吃掉了自己的眼球。在伤了一只眼的情况下他还能与关羽对打,实力不俗。
孙策被称为“小霸王”,曾经单人独马挑落太史慈,这是他生平最高的战绩。而太史慈则以“善射”闻名,他的技术可以做到“箭射八方、应弦而倒”。
魏延虽然不是五虎将,但是他是“五虎之下第一”。他可以与庞德激战,诱杀张郃,还生擒了孟获和他的夫人,最后由于被诸葛亮认为“有反骨”而死。
甘宁是被孙权认为可以和张辽匹敌的将领。张辽威震逍遥津之后吴国萎靡不振,是甘宁百骑劫魏营涨了吴军士气。张郃是魏国人,刘备认为他比夏侯渊强十倍,曹操也认为他是韩信再世,可惜最后被乱箭射杀。
总结:其实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这么多人,《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英勇过人的名将,比如周仓、吕蒙、于禁、乐进等等。《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旷世奇书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书中对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