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林海雪原,现代战争题材的经典之

年9月曲波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一时间大受好评,杨子荣、少剑波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随之多家出版社争先恐后将其改编成连环画,先是湖北人民出版社拔得头筹,出版《少剑波智勇救同志》,随后天津、上海、江西、山西等地出版社相继跟上。

其中最为出色的无疑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年推出的6册版本,绘制者是罗兴和王亦秋两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这一版——

第一册:《奇袭奶头山》。

第一册内容讲的是人民解放军为巩固东北解放区,派出以少剑波为首的小分队入山剿匪。本册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大概要属战士们飞索横渡、神兵天降的一幕了。

第二册:《三路进兵》。

本册讲的是小分队在苍茫辽阔的林海雪原上,先捉住绰号“一撮毛”的敌匪副官,然后兵分三路。其中一路由杨子荣单枪匹马深入敌匪老巢。

第三册:《深入虎穴》。

本册十分精彩,杨子荣智勇双全、逢凶化吉,成功打入敌匪内部,当上匪首“座山雕”的团副。同时小分队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大队,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好准备。

第四册:《智取威虎山》。

这是整套书中最经典的情节。杨子荣面对身份即将泄露的危机,从容镇静,先借座山雕之手除掉泄密之人,扭转危局,又利用大摆酒席的机会,和小分队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敌匪。

第五册:《将计就计》。

本册讲的是,成功歼灭座山雕之后,少剑波将计就计,杨子荣继续以座山雕团副的身份诱敌,将敌人引入民兵大队的埋伏圈,林海雪原上的各路敌匪纷纷溃败。

第六册:《大破四方台》。

本册讲的是,残余敌匪企图逃进长白山,等待机会反扑。小分队战士们毫不放松,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两面夹击,最终将逃窜在长白山天险四方台上的敌匪头目全部歼灭。

这套《林海雪原》连环画之所以经典,一则源于情节上的精彩,比如小分队飞渡天堑,杨子荣孤军深入等等。尤其是杨子荣在敌匪老巢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的桥段,被后来的影视作品模仿,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成龙的《A计划》,也已成为经典。

二则源于罗兴、王亦秋两位画家的良好合作和精湛画功。罗兴出生于年,建筑设计专业出身,其绘画风格刚劲硬朗、独具魅力;王亦秋出生于年,曾参与连坛经典《三国演义》的绘制,《马跃檀溪》即出自他笔下。

两位画家在创作《林海雪原》时,花费三个月的功夫在东北搜集素材、体验生活,因此他们笔下的雪原风貌和人物装扮均贴切逼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东北战地环境的苍凉、复杂、艰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