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演义》,斗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因为这个设定被后来的小说争相效仿,使得很多人误以为斗将就是历史上战争的主旋律。
虽然战争中大量斗将情节与事实不符,但确实增加了演义小说的可读性。
虎牢关之战:吕布斗三英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先是华雄在汜水关为关羽所杀,之后八路诸侯赶奔虎牢关。董卓一方,天下无双的温侯吕布终于出场了。
名将方悦、穆顺接连被吕布秒杀,北海大将武安国使开五十斤铁锤,也仅仅十合就被砍断手腕。之后十八路诸侯合兵,向来以骁勇著称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亲自持槊挑战吕布,数合就遮拦不住。于是,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张翼德飞马而出,一声“三姓家奴”成功从公孙瓒处把吕布的仇恨拉了过来。
二人酣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舞动八十二斤冷艳锯助战,兄弟二人双战吕布三十合不能取胜。刘备使开双股剑加入战团。
终于在三兄弟共同的努力下,吕布遮拦不住,回马败走。这一战吕布虽然败了,但也证明了天下第一名不虚传,能力敌关张联手二十合,除了吕布,整部《三国演义》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位。
另外,吕布貌似也是所有古典小说中唯一以为靠败仗奠定武力第一人地位的大将。
徐州之战:张翼德战吕布张飞每次看见吕布斗特别的亢奋,自从吕布到徐州投奔刘备以来,张飞一直喊打喊杀,特别不待见吕布,言语侮辱不断,而吕布却忍气吞声、处处忍让。
直到吕布和刘备主宾关系易主,张飞依旧不加收敛,率人抢了吕布的战马。吕布终于忍无可忍,二人展开了虎牢关之后的第二场激战。
百合不分胜负,刘备恐张飞有失,鸣金收兵,而吕布素知张飞之勇,也不加追赶。
这一战,似乎是一次交接。随着张飞的不断成长,加上吕布年纪增大和沉迷酒色,曾经的人中吕布已经不再举世无双,起码此时的张飞对比吕布已经不遑多让。
凭此一战,使得张飞成了天下第二的大热门,但我不认为张飞是不二人选。很多人说整部书只有张飞两次对战吕布不败,可问题是除了关羽,其他超一流大将基本也没有两战吕布的机会,所以无法确定能否取得张飞同样的成绩。
葛陂之战:许褚对典韦这是许褚的出道战,与典韦大战一日不分胜负。很多人因此认为许褚能战平典韦,所以足以进入超一流大将之列。
但是我认为,这一战不是典韦成全了许褚,而是许褚成全了典韦。纵观许褚一生,超一流猛将对战过吕布、赵云、庞德、马超,全部都是平局。而典韦由于去世的早,所以除了描写,战绩并不多,最好的也不过是一打四击退了吕布麾下四个杂鱼和宛城战死,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奠定典韦的武力地位。恰恰是因为许褚战绩多,而又战平了典韦,使得典韦可以跻身超一流大将。
许褚虽然对超一流战绩不错,但是对一流也没什么优势,五十合拿不下徐晃,河北战也拿不下高览,所以如果典韦等同于许褚,那么民间那句“一吕二赵三典韦”实在有些言过其实。
穰山之战:赵云退张郃很多人说赵云没战绩,不知道理论依据是什么,对超一,赵云战平过文丑和许褚,对一流更是击败过张郃,要知道,《三国演义》中武将的差距并不大,并不是每一个超一都有在公平对决的情况下击败一流武将战绩的。
穰山之战,刘备溃败,赵云在厮杀一夜的情况下,突袭枪挑高览救下刘备,之后从高览镇守的后军直杀到张郃镇守的前军,三十合将其击退。
不过或许是为人太过低调,在穰山之战取得不俗战绩的赵云并没有被世人熟知,直到后来大战长坂坡才扬名天下。
白马之战:颜良胜徐晃作为河北第一大将,颜良拥有超一流对一流最佳战绩之一,全书能与之比肩的,只有吕布对夏侯惇、赵云和马超胜张郃。
在秒杀宋宪、魏续两个战五渣,小试牛刀之后,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使得曹军诸将栗然,包括许褚在内的曹军诸将,再无人上前挑战。不得已,曹操只好接受程昱的建议,请出了不想动用的关公。而曹操和程昱也只是认为关羽可敌颜良,而不是胜。
当然了,关羽不负众望,给了曹操一个惊喜。
渭水之战:马超败张郃马腾满门被曹操所杀,只有侄子马岱脱身,远在凉州督军的马超闻报大恸,联合韩遂起兵报仇。
除了在大战场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外,马超还在斗将中表现惊艳。先是八九合击败于禁,接着仅仅二十合就杀退了张郃,让曹操赞叹不已。不得不说,能够认可和称赞敌人,也是曹操的优点之一。
长沙之战:黄忠对关羽声望如日中天的关羽在诸葛亮的激将之下,仅带五百人马就去打长沙,结果被年过花甲的黄忠一百回合打平,全无优势可言。在关羽用拖刀计时,黄忠马失前蹄,而关云长不屑如此斩杀一员老将,所以义释黄忠。
黄忠感念关羽的恩德,投桃报李,在二次对战中箭下留情,关羽也因此得以幸免。二人可谓惺惺相惜。
当然了,在刘备恩封五虎将时,关羽曾因与黄忠同列而拒绝接受官职,让人感觉前后矛盾。实际这是因为小说虚构情节与历史事件融合不好造成的,也不算奇怪。
襄樊之战:庞德斗关公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关羽自从斩杀颜良、文丑后确实是飘了,再加上后来镇守荆州,成了守护一方的封疆大吏,于是变得更加目中无人。
与庞德开战前,觉得杀庞德是污了宝刀,但是大战之后认为庞德是他的好对手。因为两人大战百合不分胜负,还是关平恐关羽年老有失先收的兵,应该说此时的关羽虽然不再巅峰,但我们也看得出庞德过硬的实力和誓死一战的决心。
延津之战:文丑退徐晃、射张辽很多人认为文丑的武艺在颜良之上,因为他曾独斗徐晃和张辽。这应该是看书不仔细或者人云亦云造成的。
从结果看,确实是文丑更好,但是张辽落马是因为中箭,而徐晃只是料敌不过败走,并非完全战败。所以具体看来,文丑的战绩还是无法与颜良媲美。
神亭之战:太史慈对孙策一流大将的巅峰对决,最后自然是平局收场,我们要佩服太史慈的胆气和孙策的光明磊落,比较可惜的是孙策英年早逝,太史慈在之后也表现平平。
很多人一定会奇怪,像关公斩颜良这样的经典之战没有入选。这主要是因为我选出的十个战绩全部都是公平斗将,并且通过斗将可以证明具体实力水平的,所以像张辽、甘宁、关羽等人的经典之战最终没能入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