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理想的幻灭三国演义迷惘中重构历史

引言:“思治”——乱世中的人心所向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面对残酷的现实,百姓们心中逐渐萌生了一种崇拜英雄,渴望太平的愿望。随着这种愿望日益高涨,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带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将这种“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理想自觉内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这类文学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莫过于《三国志演义》。作者在对历史的事实基本认同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符合千百年来人民愿望的道德标准去进行选择,创作,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奸臣的痛恨以及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仁人义士的渴慕。

央视版《三国演义》

一、仁政之君:亲民爱才

自从先秦时期孟子提出“民为邦本”“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之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政治家都为之奋斗不息,更为人民群众所向往。而仁政王道实行与否最重要的君主是否亲民爱才。小说在展开以蜀国为核心的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故事之前,就把刘备塑造成了一个仁君的典范。

从桃园结义开始,刘备就胸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远大理想。刘备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深受普通百姓的爱戴。当他被吕布打败,孤身奔命的时候“(百姓)但闻刘豫州,皆跪进粗食”后来曹操大举南下,刘备抵挡不住,弃城而走的时候,竟然有十数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一起逃难,虽然自身难保,情势十分危急,但是刘备始终没有想过要抛弃百姓。

桃园三结义

他亲民,也爱才。待人诚信宽厚肝胆相照,所以诸如卧龙先生诸葛亮这样智谋超群之士,关羽、张飞、赵云等这样的勇武之人,都能终生跟随他,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君臣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了理想中的“犹鱼之有水也!”他手下的猛将赵云,就曾经不止一次的明确表示:

“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

刘备

诸葛亮在自己奄奄一息之际,还不忘手书遗诏教诲刘备之子后主刘禅“清心寡欲,薄己爱民;尊孝道于先君,布仁义于寰海”。

这些都在着力表现刘备是一个亲民爱才,能够实行仁政的王道之君,寄托着作者自身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王道的理想。

中兴汉室

二、仁政之臣:忠义不二

要践行仁政王道的思想,实现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仅仅只靠君主一人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忠义之臣进行辅佐。《三国演义》将为人臣子的“忠义”当作是臣子辅佐君主实现仁政的绝对条件。在作者看来,没有“忠义”二字,所谓的“仁”,也就无从谈起。

全书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极其鲜明地以忠义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不管其出身贵贱和性别,也不管其处在什么样的境况,身属什么集团,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大肆渲染,加以褒扬。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和心力,经过高度的理想化把他们塑造成完美人格的化身。

诸葛亮和关羽

诸葛亮的一生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仁君竭诚报效的一生。这一点连他的敌人也佩服不已,赞扬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如在第四次讨伐魏国的战争中,诸葛亮取得了多次以来所没有的胜利,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后主刘禅却误听误信小人谗言,下旨让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诸葛亮回蜀。此时诸葛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不从之,是欺主矣;若从之而退兵,祁山再难得也!”

鞠躬尽瘁

在“建功”与“道德”的两选之间,他还是选择了维护“忠”的人格道德而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建功良机。终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

如果说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那么关羽就是“义士”的典范。

关羽在“兵少食尽”的艰难困境下,仍然死守下邳,决心为义而死。即使后来选择投降曹操,也是从义出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他虽然身在曹营,心里却仍向着以刘备为代表的刘汉。他不为曹操的金钱美女所动,一得知刘备消息便挂印封金,斩将过关而去。

关云长

关羽的义不仅体现在对刘备的情感上,即使自己集团最大的敌人曹操,也是“义重如山”。他为报昔日曹操对他的恩典,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的放走曹操。这在客观上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回报与温情。突破了纯粹的封建道德意义上的“义”,丰富了“义”的内涵。

三、仁政与王道的保障:才能与实力

虽然君主的仁义,人臣的忠义是实现盛世太平的人格和道德基础,但是要想结束乱世,不说以暴制暴,也得以武止戈,这需要凭借军事上的实力和谋略上的才能。从小说描写上概括来说,就是“智力”与“勇力”。

书中对于“智”与“勇”的歌颂,比较起来,小说更突出智慧的重要性。在魏蜀吴三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矛盾斗争中,书中虽然也曾多次展现武力对于斗争胜利的作用,但是早在天下三分之前,作者就借司马徵之口说:

关、张、赵云之流,虽有万人敌而非权变之才;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之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岂成霸业之人也!

诸葛亮画像

司马徽说的经纶济世之士就是指诸葛亮。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但忠臣的楷模,而且是智慧的化身。他未出茅庐,就论三分,向刘备提出了“守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引起东风”;他克敌如神,在深切掌握敌军心理特点的情势下,巧妙地运用疑兵计、伏兵计、反间计等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他随机应变,趋利避害,如在对待东吴的态度上,他采取了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曹操、司马懿、周瑜.吕蒙、陆逊、庞统、姜维也擅长计谋,但是与诸葛亮一比,难免有所不及。

小说将诸葛亮的谋略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是寄托着人民忠贞的智者的渴望。

蜀汉丞相

结语:

《三国演义》把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塑造成政治道德观念的理想化身,是足以垂范后世的仁君、贤相、良将,表明了自己以及广大人民“天下土地,有德者居之”的美好愿望。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中意全知全能超入圣的诸葛亮在狂澜既倒的时候,也只能哀叹:

吾本欲竭力尽忠,恢复中原,中兴汉室,奈何天意如此!

无力回天

小说作者也在最后对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做了无可奈何的总结: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牢骚。

作者编著《三国演义》是企望能在艺术世界重构历史,实现自己的政治、道德理想,可是在“天数”面前,也就是客观的历史发展面前,作者的理想不仅没有实现,而且彻底走向了“幻灭”。

死而后已

参考《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校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