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辨盘点正史中蜀汉五虎上将的高光时

北京哪个皮肤病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三国志》正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的称号,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然而,《三国志》中又确实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并为一传,是为《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说明这五人在蜀汉集团的地位、功绩大体相当。“关张赵马黄”,受《三国演义》传播的影响,在三国迷的心目中是完美的“武将天团”。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正史中这五人的高光时刻。

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是刘备手下的首席大将。刘备起事时,关羽和张飞前来投奔,虽然正史上没有讲三人”桃园三结义”,但也指出“刘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并凭借其能力为蜀汉集团立下赫赫功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为了突出关羽的形象,给关羽安排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样的桥段,我们来看一下正史中关羽的高光时刻。

关羽的高光时刻主要有:

一、关羽挥刀策马,万人军中,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袁绍麾下众将望之无人敢出阵抵挡。

二、关羽不为曹操待之甚厚所动,“挂印封金”,回归刘备身边。

三、刘备平定益州时,关羽作为都督,统领荆州军事,独当一面。

四、因受毒箭所伤,医生为关羽“刮骨疗毒”,关羽啖肉饮酒,谈笑自若。

五、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几欲迁都。

关羽在正史中的结局和《三国演义》一样,其在曹魏的正面迎击和孙吴的“背刺”情况下,最终为孙权所擒杀。关羽谥号为壮缪侯。

张飞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刘备起事时,和关羽投奔之。关羽年长数岁,张飞以兄长事之。张飞是刘备帐下仅次于关羽的第二位大将。

张飞的高光时刻主要有:

一、长坂坡大战,张飞率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占据水边,拆毁当阳桥,大喝道“张益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军中无一人敢于靠近,刘备得以逃脱。

二、张飞入川时,生擒巴郡太守严颜。张飞欣赏严颜临危不惧,义释严颜,待为宾客。张飞得以顺利一路过关斩将,与刘备会师于成都城下。

三、汉中争夺战时,张飞大败魏将张郃,张郃仅率十余人沿小路逃走,张飞重夺巴西郡。

张飞在正史中的结局和《三国演义》一样,被部将范强、张达所害。张飞谥号为桓侯。

三、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最初跟随公孙瓒,后投奔刘备。赵云相貌堂堂、作战勇猛、为人谦逊、做事冷静、对刘备忠诚。如果三国人物中找一位“最完美”的武将,恐怕非赵云莫属。

赵云的高光时刻主要有:

一、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曹军穷追不舍。刘备抛弃妻儿,仓皇南窜。赵云乱军丛中,怀抱刘备幼子,保护甘夫人,得以脱离险境。

二、刘备平定江南四郡,赵云领桂阳太守。赵云谢绝赵范嫁嫂的请求。

三、赵云因为生性谨严,刘备命其掌管内事。刘备远征西川时,孙权之妹孙夫人欲带刘禅返回吴国。赵云“截江夺斗”。

四、汉中争夺战时,赵云在重围中救出黄忠。并在大营前“偃旗息鼓”,吓退曹军。

五、益州平定后,有人提议将成都的房屋和郊外的田地分给诸将,赵云出言反对,并提议将田地和房屋还给老百姓。

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赵云亲自断后,赵云一军全身而退。

建兴七年,赵云去世,后主刘禅追赠赵云为顺平侯。

四、马超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马超本为一方豪强,曾与韩遂等合兵十万,共犯曹操。后走投无路,投奔刘备。

马超的高光时刻主要有:

一、讨伐郭援时,马超为流矢所中,马超裹伤再战,大败并斩杀郭援。

二、马超大战曹操时,因勇猛异常,令曹操发出“马儿不死,吾死无葬身之地”的感叹。

三、马超投奔刘备后,率部径直来到成都城下,城中震恐,刘璋随即投降刘备。

马超投奔刘备后,并无过多表现。章武二年,马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马超谥号为威侯。

五、黄忠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黄忠本为荆州牧刘表帐下中郎将,一直负责守卫长沙。赤壁之战后,刘备讨伐江南四郡,黄忠归附刘备。

黄忠的高光时刻主要有:

一、随刘备入川平定益州,黄忠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立下大功。

二、定军山之战,黄忠阵斩曹操手下大将,号称“虎步关右”的夏侯渊。夏侯渊时为曹魏西部集团军最高统帅。

黄忠谥号为刚侯。

对于“关张赵马黄”,《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这样评价的:

关羽、张飞被当时人称为万人敌,可谓虎臣。关羽知恩图报,以斩杀颜良报效曹公,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国士之风。然而,关羽刚愎自用,自矜其功,张飞对待手下将士残暴寡恩,是其所短,最终遭人杀害,可谓报应。马超凭借西部羌氐帮助,自负其勇,马氏家族横遭灭族,惜哉!黄忠、赵云威武雄壮,堪为爪牙之臣,属于灌婴、滕公夏侯婴之类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