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至,一年中最温柔最有诗意的节日如约而至。
今天《诗门》带大家读一首古老的祭祀月神的文章《楚辞·东君》: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在古代,唯一能在黑夜里给人们照明的除了火以外,就是月亮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祭月之后,分胙、饮宴、赏月,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中秋节的习俗。
有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是因为古人认为十五为月中,过了十五,月亮就会“沦降”,祭祀的目的就在于让月神长久的存在,所以不会在开始坠落的这一天祭祀月神哦。
同一轮明月照古今,照你我。祝愿大家月圆人满,安康快乐!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