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无论是统帅能力还是文学造诣方面,曹操都似乎远远超过刘备和孙权。开篇第一回罗贯中就从三个侧面介绍曹操,很大程度上为曹操日后成为奸雄或者能臣埋下了伏笔。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所以也改为姓曹。曹操小的时候“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曹操有一叔父,看见曹操整日不务正业,常常在曹嵩面前说曹操的坏话,曹嵩为此经常责备曹操。日子久了,曹操想到一个对付叔父的计谋:他看到叔父来了,就“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非常惊讶地告诉曹嵩,曹嵩着急着去看时,曹操安然无恙。曹嵩就问曹操怎么回事,曹操就回答可能是因为叔父不喜欢他,所以故意在父亲面前诬陷他,自此,曹嵩就再也不相信曹操叔父的话了。一个小孩而已,略施小计,就解决了自己的麻烦还戏耍了两个大人,那么可见这个小孩是多么有心计啊!
当时有一个叫桥玄的名士,说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的何颙见到曹操也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的许劭看人的将来非常准,曹操专门去拜访他并问他自己的前途如何,许劭不愿意说,曹操再问,许劭就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他这么说,心里非常地高兴。
曹操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官任洛阳的北部尉,刚上任就在衙门口设立十余条五色棒,无论是谁,只要有犯禁的就打他。中常侍蹇硕的叔父提刀夜行,曹操巡夜捉住并且棒打了他,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犯禁,曹操威名远扬。曹操为官一丝不苟,不畏权贵,这种正义之气难能可贵!
这三个细节,足以说明了曹操的心计以及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所以曹操日后称王称霸威胁天子以令诸侯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