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确实有不少吃牛肉的场合,但是还没到经常吃的地步,全书总共也才出现12次吃牛肉的情节。
水浒里出现肉食大多以鸡、鸭、鹅、鱼、猪、羊为主,出现牛肉是特定场合表现特定含义的。
而《三国演义》是历史章回体演义小说,小说主题和重点是谈谋略,吃饭的场景都很少描写,更别说吃牛肉了。
下面分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施耐庵是个吃货,罗贯中好动脑筋
《水浒传》不仅是一本暴力美学,更是一部美食宝典,整部小说充斥着大量的美食和吃饭的场面。
好汉们相见,坐下来先吃一顿再说,比如智取生辰纲七星聚义,晁盖、吴用、刘唐、阮氏兄弟前前后后吃了好几顿大餐。
宋江、戴宗、李逵在浔阳江畔相会,别的不多说,吃饭第一。
到江边当然是吃鱼了。宋江嘴巴够刁,只“呷了两口汁”,立马就吃出这鱼不是今天现捞的,不新鲜就不吃了。
王婆帮西门大官人设计引诱潘金莲,先是找潘金莲做衣服,然后再叫西门庆准备酒菜,边吃边聊,在酒桌上培养感情。
忠义堂将排座次,这么大的场面,什么座次不重要,吃喝最重要,于是“当日众人歃血饮酒,大醉而散”。
武松打虎前要吃,鲁智深拔柳树后也要吃,林教头风雨山神庙还要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可见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是个典型的吃货,才会在整部小说从头到尾穿插吃饭场景。
这么多的吃吃喝喝,其中有吃牛肉的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反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个典型的学术派,尤其喜欢用脑。
罗贯中身处元末明初的乱世,早年是张士诚府中的谋士,曾经多次参与战争决策。
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时局与智谋而非个人的勇武。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不少“万人敌”,但决定大战胜负的都是智谋。
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本典型的谋略书。
相传清兵入关前,得到一部兵书,还是残本,努尔哈赤日夜研读,大受启发,还将它传给后人。
后来清兵入关后,才发现这部残本兵书原来就是《三国演义》。
传言真伪尚且不论,清朝确实将《三国演义》翻译成满文,要求将领们必须研读。
近代日本商界更是广泛研究《三国演义》,从中悟得商海经营策略,可见商场的确如战场。
《三国演义》成了一本“活兵书”,描写极少。
为数不多的一次,是吕伯奢准备请曹阿瞒吃全猪宴,结果猪还没杀,曹操先把吕伯奢全家杀了。
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演义》跟吃是挂不上边了,所以就更别说吃牛肉了。
二、吃牛肉是小说艺术加工的需要
《水浒传》描写的是一群性格豪爽,好打抱不平的英雄好汉。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方能体现好汉们的英雄气概,如果换成“大碗喝可乐,大块吃土豆”,英雄顿时气短。
古代祭祀,牛、羊、猪是最高规格的牺牲,称为太牢。
而牛是三牲之首,本身就比羊和猪威武霸气。
因此大块吃牛肉更能体现梁山好汉们的威武霸气。吃牛肉,牛啊。
走进店里,大喊一声“小二,打十斤酒,切二斤熟牛肉”,豪气啊。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描写吃牛肉是为小说的艺术加工服务的,从而让小说人物性格更饱满,特点更鲜明。
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的人物形象,重点是要突出其有谋略的,所借用的道具就不能是牛肉了。
因此才有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庞统的小扇子扇来扇去,关羽捧着部《春秋》在读啊读的。
三、吃牛肉在古代是犯法的
中国古代中原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牛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古代要用来耕地犁田,所以是明令不准杀的。
早在西周就有“诸侯无故不杀牛”,只有在统治者用太牢祭祀天地祖宗时,才会杀牛,所以吃牛肉的机会少之又少。
到了汉朝,生产力提高,但是想吃牛肉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意思是只能等牛老了耕不动地了的时候才能宰杀。
即便如此,也要事先到官府报备,经过同意后才能杀。
所以汉朝末期的三国时代,吃牛肉也是不可能的。
到了《水浒传》所处的北宋时期能不能吃牛肉呢?
北宋初年的《宋刑统》规定: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
到了南宋时期,处罚和量刑更为严重,“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
宋朝所有的牛都是登记在案的。
如此看来,宋朝也是不能吃牛肉的,也是违法的。
但《水浒传》整篇吃牛肉描写竟达12次之多。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作者施耐庵有意为之,《水浒传》描写的故事就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群好汉起义的经过。
吃牛肉为的就是表现好汉们的反判精神和藐视朝廷法律的气魄。可惜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结语
《三国演义》没有提及吃牛肉很好理解,而《水浒传》中吃牛肉充其量只是众多吃食的一种,也没有经常出现。
即便好汉吃牛肉其实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作者这样写只不过另有一层深意罢了。
最后提一句,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先生也是个吃货,他研究制成的东坡肉做法流传至今,很好吃。
注: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