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三国演义为什么被誉为经典从幕后

今天,结合94版《三国演义》幕后的几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我和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为什么这部电视剧能够被誉为难以超越的经典。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如果算上其创作时间,距离今天已经将近30年。30年,是一个颇为漫长的岁月,可以见证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然而直至今天,这部电视剧依旧在观众心目中拥有深刻印象和无上的地位,剧中一幕幕经典场景和生动的人物角色成为了观众经典的记忆。接下来我要分享的这三个小故事中,或许可以帮助大家窥探出94版《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奥秘。第一个小故事,是和“杨修之死”有关。对于《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大家都不会陌生。头脑聪明的杨修,接连窥探曹操内心真实想法,遭到曹操的猜忌,最后落了个被斩首的可悲下场。关于这段故事,原著中的描述很简单: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在这段戏中,有个情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杨修黯然在走出营帐后,紧接着又是一个蓦然回首的镜头。这个回首镜头,着实地将杨修临死之前的那股愤懑、遗憾表现的非常传神,而且也令观众对杨修因恃才傲物而遭来杀身之祸的下场油然而生一股同情之心。小时候看这个片段,虽然印象深刻,总觉得演员的这个表演妙不可言,却始终琢磨不出其中的深刻原因。直到前几天,由杨修的饰演者毕彦君回忆当时拍摄的情景,才令我恍然大悟。当时在拍摄“杨修之死”最后片段的时候,导演对于这段戏份并不看重,按照导演的设想,杨修被斩这段戏只需要拍一个“杨修”远去的背影即可。由于当时《三国演义》拍摄节奏紧张,出演“杨修”的毕彦君还在剧组的另一个拍摄地,出演剧中的另一个角色李儒。为了加快进度,导演一度还考虑用替身来完成。后来,在毕彦君本人的一再坚持下,导演最终还是决定由他本人亲自把“杨修”最后的戏份演完,以求完美。在拍摄过程中,进展非常顺利,因为这段戏份并不复杂,一遍就通过了。不过执着的毕彦君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原来在拍摄过程中,恰好是阴天,画面的光线视觉并不饱满。拍摄结束后,天气放晴了。于是毕彦君再次和导演商议,希望把这段戏份重新走一遍,他希望把杨修最后的时刻演绎地更加完美一点,不希望留任何遗憾。最后导演被毕彦君的这股执着劲头打动了,便重新安排了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毕彦君临时又设计了让“杨修”回头的戏份,让“杨修”在回头那一瞬间,把那股怨恨、懊悔、无奈、苦涩的复杂感情全部流露出来,便成就了这个经典镜头。在了解了这样一个拍摄故事后,我终于明白,“杨修”的那个回头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仅来自于演员的精湛演绎,更是凝结了《三国》剧组不断苛求自己、和艺术较真、和自己较劲的那股劲头。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和现成模式可以套用,唯有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精雕细琢,才能打磨出艺术的光芒。第二个小故事,是和剧中饰演诸葛亮的唐国强有关。当年,在《三国演义》剧组物色诸葛亮这个重要角色演员时候,海选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男演员,唐国强并不是最佳人选,甚至反对他的呼声特别高。不少观众在听闻将由唐国强饰演诸葛亮后后,还纷纷向剧组打电话、写信,明确反对他出演诸葛亮。因为在这之前,唐国强由于种种原因,演艺生涯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观众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少负面影响。那段经历可以说是唐国强非常苦涩的一段岁月。一直给予唐国强坚定支持的,是总导演王扶林。王扶林在和唐国强接触后,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他感觉到唐国强在经历了过去的坎坷和压抑后,正在积极努力寻求一个突破自我、重塑自我的时机,这种迫切的追求和满腹经纶的诸葛亮默默地躬耕南阳,却一腔热血,期待明主,以施展自己一身抱负的心志是高度契合的。在王扶林的力排众议下,唐国强得以出演了他整个演艺生涯中,极为重要的“诸葛亮”角色。大家知道,剧中诸葛亮的文戏是非常多的,经常需要诵读大段的台词。因此,唐国强的《三国》剧组生涯中,最常见的情景就是仰卧在自己那张狭小的行军床上,背诵台词,无论寒暑、日夜。最近,抖音上有一段94版《三国演义》的插曲《卧龙吟》,描绘了诸葛亮在冰冷的油灯下,苦读经书韬略,仰观俯察天下大势的情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诸葛亮潜心苦读的情景,正是唐国强为了艺术追求,暗自发奋努力的缩影。可以这么说,唐国强并不是在演戏,而是在戏里戏外中,将自己活成了真正的诸葛亮,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交融在一起。这种奇妙的交融,促使唐国强为我们塑造了迄今为止,最为成功、最为神似、最为经典的诸葛亮的形象。而这一切,源自于《三国》主创人员尤其是总导演的独具慧眼。第三个故事,是和《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有关——《历史的天空》。《历史的天空》作曲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谷建芬老师。然而,直到前几天我才知道,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出自一位女词作家——王健老师,编曲是出自我国著名的音乐人李一丁老师。著名音乐家谷建芬老师著名词作家王健老师著名音乐家李丁一老师也就是说,这首磅礴悠远、荡气回肠,充满浩然正气的歌曲,居然是三位女性音乐家携手创作而成。的确是令人意外!谷建芬老师在解读创作《历史的天空》历程时,说道,她们创作的《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充满了豪迈大气。对于片尾曲,她希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对三国的风云历史进行咏叹与感怀。在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涌现出的是一个个英雄人物,正是英雄人物主导了波澜壮阔的战争与兴亡。当三国一统,历史的大幕缓缓收起,以一个女性细腻的视角对这段风云变幻进行诉说,对这些英雄豪杰进行追忆、凭吊,在表达仰慕情意的同时,油然而生的还有一股股淡然升起的忧伤。这种伤感更能够与读者在阅完《三国演义》后的掩卷沉思产生奇妙的共鸣。因此,谷建芬和王健等创作老师对于这首片尾曲的定义就是“貂蝉的眼泪”——凭吊英雄豪杰,莫过于一个柔弱女子黯然落下的泪水。正是在这样的基调之下,一曲《历史的天空》应时而生,成为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咏叹歌曲的巅峰。《滚滚长江东逝水》与《历史的天空》,一刚一柔,一仰一抑,将豪迈与柔美结合在一起,成为电视剧《三国演义》最好的注解。除了《历史的天空》,谷建芬、王健、李一丁,三位老师还联袂创作了电视剧中的《卧龙吟》、《貂蝉已随清风去》、《淯水吟》等主题音乐,同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老艺术家们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细细地品读出土她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发自肺腑的敬意,这种敬意最终转化为创作的匠心,从而为我们打造了这一曲曲不朽的音乐作品。艺术追求,宛若黑暗中闪耀的光芒,这种光芒永远不会消逝,反而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闪亮。致敬经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