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作为有名的乱世,诸侯间的攻伐、兼并战争非常频繁,所以他们手下的谋臣武将跳槽也很频繁。三国中的很多谋臣武将,效忠过多个主公,但也有不少人,“忠臣不事二主”,即便被俘或者主公被杀,他们也不肯背弃自己的主公。
十、关羽
在人们的心中,关羽就是忠义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刘备是结拜兄弟,对刘备忠心耿耿。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后,前去投奔河北袁绍,关羽遭曹军围困,脱身不得。在曹操的不断劝降下,关羽选择和曹操约法三章:
1、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
2、要曹操善待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
3、只要有刘备的消息,即便千里他也要去找刘备。
即便这3条中的第三条,让曹操很为难,但为了能得到关羽这位当世猛将,曹操还是全部答应了。
到曹营后,曹操对关羽比亲儿子还要好,将赤兔马赏赐给了关羽,还对他是各种厚待。关羽为报曹操恩情,在官渡之战期间,为曹操斩杀了袁绍帐下的两位名将:颜良、文丑。官渡之战后,关羽得知兄长刘备还生还,就要带着2位嫂嫂千里迢迢去找刘备。曹操只能按照约定忍痛放了关羽,但曹营诸将不愿放关羽离开。一路上,关羽过了5个关卡,斩杀了曹魏6员大将。
这才一路艰辛回到了刘备身边。
关羽很忠义,但他曾投靠过曹操,为曹操做过事,所以在三国最忠义的10大名人中,只能垫底。
九、徐庶
徐庶,是刘备的第一任谋士。
曹操得知刘备获得了一位顶级谋臣后,为了削弱刘备的实力,就派人将徐庶的母亲带到了曹营。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徐庶选择了忠,就不能尽孝。而今母亲有生命危险,他为了救母亲,只能离开刘备,去曹营救母亲。临走前,徐庶为报道刘备对他的恩情,将好友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
徐庶到曹营后,其母责骂儿子弃明投暗。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曹操要挟儿子的筹码,徐母当晚就自杀了。徐庶对刘备非常忠诚,他到曹营后,一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来不为曹操进言献策。
八、王允
王允,三国中为数不多的忠于汉室的大臣。
董卓作乱后,王允寄希望于袁绍、曹操、袁术等诸侯,能除掉董卓,匡扶汉室,但很快就让他失望了。十八路诸侯虽然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除了孙坚、曹操在卖力剿贼,其他人基本上是出工不出力,而董卓兵多将广,实力强大,孙坚、曹操无法将其消灭,最终讨伐行动失败。
袁绍、曹操等诸侯都无法除掉董卓,王允作为一个年迈的老人,和董卓这种权倾朝野、手握重兵的军阀对抗,简直是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但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王允没有退缩。王允为了除掉汉贼董卓,匡扶汉室,甘愿牺牲养女貂蝉,以及自己的性命。他利用董卓和其义子吕布都是好色之徒的特点,将倾国倾城的貂蝉许配给吕布为妻,然后又将貂蝉进献给董卓为妾。
为了争夺貂蝉,吕布、董卓反目为仇,最后吕布杀了董卓。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等人率兵反攻长安。他们攻破长安后,为给董卓报仇,杀害了王允,这让朝堂群龙无首,天下陷入大乱。
七、高顺
吕布,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还背叛和杀害过2任主公:丁原和董卓,但是吕布手下的高顺,却是个非常忠义的大将。高顺跟随吕布期间,经常直言劝谏。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吕布虽然知道高顺忠诚,但却厌烦和疏远起了高顺,不再重用高顺。
下邳之战,吕布败给曹操后,其和高顺皆被曹操俘虏。吕布贪生怕死,提出要归顺曹操,但他反复无常,曹操不敢留,将其杀了。高顺,曹操愿意留,但他不肯背叛吕布,曹操只能杀掉他。
六、审配
审配,袁绍的谋士。
官渡之战时,审配曾率领弓弩手大破曹军,但审配的个人力量有限,袁绍最终还是输掉了官渡之战。
袁绍生前,本着一视同仁的想法,将自己的四州之地分给了3个儿子,他死后,3个儿子因为争权夺利爆发了内斗,这给了曹操机会,将他们逐一攻破。袁绍死后,审配选择辅佐袁尚,他帮助袁尚坚守邺城3月之久,但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最后邺城还是被曹操攻破,审配被俘。
审配被俘后,曹操想劝降他,但他宁死不降。审配字正南,但因为袁绍埋在北边,他要求面北而死。
五、张任
张任,刘璋的部将。
刘璋,因为暗弱,让益州的很多人才不满他,想为益州寻找一个明主。张松、法正等人吃里扒外地劝说刘璋邀请刘备率兵入川,帮助他对抗汉中的张鲁,实则是想里应外合,帮助刘备夺取益州。刘备率兵入川后,没有去攻打张鲁,反而制造事端,挑起了战争,想武力夺取益州。
刘璋手下的李严等大臣,觉得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也相继归顺了刘备,但张任始终对刘璋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地率兵抵御刘备,还射杀庞统。刘璋的实力不如刘备,其被刘备击败,大势已去后,选择归顺了刘备,益州文武大臣也跟随刘璋投降刘备,但张任宁死不降,被刘备处死。
四、周瑜
周瑜,是孙策的少年友好。孙策长大后,从袁术手中要回父亲的旧部,回到江东后,周瑜也带兵去帮助他。此时的周瑜,准确来说是孙策的合伙人,两人以兄弟相称,还一同娶了大乔小乔。
年,孙策打猎时,被仇家许贡的门客射杀了。孙策死后,将江东交给了弟弟孙权,还嘱托周瑜辅佐孙权。孙权,曾率数倍之敌的兵马攻打陈登镇守的匡琦城,但却被对手打着溃败而逃。
这让东吴的文武大臣,尤其是武将,并不看好孙权。此时的周瑜手握重兵,且在江东拥有超高威望,完全可以取代孙权而做江东之主,但周瑜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效忠孙权。孙权刚坐稳江东之主,曹操就击败袁尚袁谭,平定河北,率兵南下,准备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孙权的江东。
孙权只有5万兵马,而曹操有数十万大军,号称83万,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也让江东人心惶惶,张昭等江东士族出身的人才,为了家族的利益,纷纷劝说孙权投降曹操,否则生灵涂炭,他们的利益必会受损,但周瑜为了保住江东基业,力主抵抗到底,并在赤壁之战击败了曹操。
赢下赤壁之战后,周瑜在江东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但他毫无二心,而是在计划打压刘备,夺取益州,联合马超对抗曹操等,谋划为江东开疆拓土,夺取天下,同样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诸葛亮
诸葛亮,曾为刘备出谋划策,帮助刘备拿下荆州、益州,实现三分天下,让其地位超越关羽、张飞,成为了蜀汉第一大臣。年,刘备病逝之前,其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张飞已经去世了,整个蜀汉集团再无人能和诸葛亮抗衡了,所以刘备让诸葛亮和李严做了儿子刘禅的托孤大臣,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禅如果不成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自己称帝,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反而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帮助他治理蜀汉江山。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国力恢复后,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就率兵北伐。受限于蜀汉国力,诸葛亮一生数次北伐,都未能成功,但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还病逝于北伐途中。
二、荀彧
荀彧,也是一位忠于汉室的大臣。
董卓之乱,开启了潘多拉魔盒,让东汉王朝陷入了大乱。王允曾想除掉“汉贼”董卓,匡扶汉室,但未能成功。荀彧选择了一条和王允截然不同的路,他选择辅佐曹操,想借曹操之手匡扶汉室。
荀彧到曹操帐下后,劝说曹操迎奉汉献帝,为曹操引荐人才,出谋划策,治理国家,帮助曹操接连击败袁术、袁绍等强敌,统一北方,成为了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曹操实力强大后,就野心膨胀,有了取代汉献帝而称帝的想法。曹操想进爵国公、加封九锡,荀彧站出来反对。曹操意识到荀彧成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后,就以汉献帝的名义给了荀彧一个闲职,将其弃用了。
弃用后不久,荀彧因为不能匡扶汉室,就郁郁而终。
一、姜维
姜维,蜀汉重臣。
诸葛亮去世后,虽然将蜀汉托付给了蒋琬、费祎,但2人病逝后,姜维就逐渐成长为蜀汉新的支柱。
姜维做了蜀汉大将军后,为了秉承诸葛亮的意愿,就开始频频率兵北伐,但同样受限于蜀汉国力,其未能灭掉曹魏,匡扶汉室。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率兵征讨蜀汉。姜维率兵将曹魏主力,挡在了剑阁,但邓艾却由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随后,邓艾在绵竹之战又击败诸葛瞻,威胁到了蜀汉国都成都。关键时刻,刘禅没有组织兵马抵抗等待救援,反而投降了曹魏。
刘禅投降后,就下令让姜维等人也投降曹魏。姜维悲愤地说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被迫无奈,姜维只能率兵归降曹魏。后来,姜维为复国,联合钟会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