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些历史人物的光辉太过鲜明,往往容易忽略了其他的人物。而这些在后世偏冷门的人物,可能也是当时各自政权的重要人物,与当时的各种重要事件息息相关。从这些冷门人物上也能看到当时历史的变迁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个相对冷门的人物——李福。李福是益州豪强出身,其父却死于刘焉的屠刀之下;后来加入刘备集团,在诸葛亮临终之前商议军国大事,得到一个模糊的路线。益州豪强与刘焉的矛盾提到三国时期蜀汉内部的政治派系的问题,一定少不了益州派和东州派。二者之间曾经有过非常尖锐的矛盾,而促成这个矛盾的就是益州割据政权的始作俑者——刘焉。在东汉中平五年(即公元年),刘焉认为东汉对地方的统治已经难以维持下去,于是向东汉朝廷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以兼有行政权和监察权的州牧取代只有监察权的州刺史。刘焉自己则被任命为益州牧,取代当时的益州刺史郤俭。东汉时期的地方长官回避制度中有一条:地方长官不得由本地人出任,地方长官佐吏多为本地人。刘焉是荆州江夏人,他到益州可谓无根无蒂。有一些跟随刘焉进入益州的人物,比如吴懿、吴班等人,现有的力量也极其有限。刘焉上任的时候正赶上益州闹黄巾军,刘焉就不敢进益州,州吏贾龙消灭益州黄巾后才接刘焉上任。从这个情况就可以看出,刘焉在初期并不能控制益州,而最大的阻碍就是益州本土的豪强大户的势力。而东汉末年的乱局,导致关中三辅地区和荆州地区的一些流民不断地涌入益州。毕竟益州封闭的环境较外界来说还是比较安稳的。而这些人被刘焉招揽起来,成为完全属于刘焉的一支力量。因为他们和刘焉一样,在益州都没有根基。只有依附在刘焉身上才能与益州本土大户竞争。同时这些人力量薄弱,又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之间联系有限,不会对刘焉本人构成威胁。这批人就是所谓的东州士,现在也被称为东州派。在三国时期,以外来势力压制本土势力是很常见的事情。江东集团前期的主要力量就是江北淮泗集团的人物,这批人物逐渐凋零之后才渐渐以江东士人为主;蜀汉时期各个派系的政治地位也是荆州派系高于东州派系,益州派系则是弟弟中的弟弟。但是他们的做法都不像刘焉那样激烈。刘焉希望用严酷的手段震慑益州势力,他借助东州士的力量借故杀死王咸、李权等十几个益州豪强。这个李权就是李福的父亲,在当时为临邛长。官至尚书仆射的李福,益州派系的重要人物李权死于刘焉的屠刀之下,没能够在汉末三国的乱世中产生影响力,他的儿子李福却是蜀汉的比较重要的人物,当然也是得分和谁比较。至少在弟弟地位的益州派系中,算是一个重要人物,做过江州都督和尚书仆射。江州都督是蜀汉四大镇戍之一,虽然不在前线,但也有居中调度和镇抚内部的责任;尚书仆射是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尚书台的二把手。当然在蜀汉长期用权臣录尚书事、平尚书事的情况来看,尚书仆射的档次还要往下降低一些。蜀汉不置记注官,导致史料极度匮乏,很多重要人物都因为没有足够的史料而无法立传,比如说吴懿。李福并不算特别重要的人物,也没有个人传记,他的事迹多见于蜀汉大臣杨戏所作的《季汉辅臣赞》以及陈寿为其补充的内容当中。李福自孙德,益州梓潼郡涪县人。梓潼郡是刘备在消灭刘璋之后分出来的,究其根本的话应该是广汉郡人。刘备消灭刘璋,李福陆续作为刘备的书佐、西充国长、成都令。成都是刘备集团的政治军事中心,从李福在刘备时期的仕宦经历来看,他应该是比较受刘备的重视的。在刘禅时期,李福从成都令出为巴西太守,官职虽然提升,从县令提到郡守,但是离开了政治中心;然后李福从巴西太守调为江州都督,掌握江州一带兵权;接着李福入朝作为尚书仆射,上文也提到过是尚书台的二把手,尚书令空缺时就是尚书台长官;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执政,李福以前监军的身份作为蒋琬的司马,最后卒于任上。整体上来看,李福算是蜀汉政权的重要人物,但又没有到最顶尖的一批。比如江州都督虽然是蜀汉四大镇戍,但本来就在庲降都督、永安都督、汉中都督之间,重要性远低于其他三个镇戍;再比如诸葛亮作为丞相总揽蜀汉大权,尚书台中又有李严、陈震等尚书令,李福身为尚书仆射也不会有太高权重。但是在受压制的益州派系中,很少人能够进入尚书台成为主要官职,李福在益州派系中也算是比较有牌面的了。李福与诸葛亮临终的对话关于李福的事迹,最为著名的大概是李福与诸葛亮的一次对话,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个桥段。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即公元年),诸葛亮对曹魏发动第五次北伐,但是在与司马懿互相对峙的过程中油尽灯枯。这个时期蜀汉尚书令似乎处于空缺阶段,那么李福就是尚书台长官,被刘禅派到前线探望、侍奉诸葛亮,并且询问军国大事。李福到诸葛亮处待了一段时间,分别后几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诸葛亮坚持不下去,该由谁来继任?于是李福马上动身返回。诸葛亮明白李福的来意,向李福推举自己的长史蒋琬;李福询问蒋琬之后该由谁来执政,诸葛亮又推举自己的司马费祎;李福再想询问费祎之后的人选,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而蜀汉政权后续的情况也正是按照诸葛亮的遗命。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成为大司马录尚书事,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蒋琬执政期间安抚了诸葛亮去世带来的震动不安,提升了姜维在军事上的地位,制定了从上庸东征襄阳的计划,但是因为太过激进被废止;蒋琬去世后,费祎成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权重与蒋琬相似。费祎执政时期休养生息,恢复蜀汉国力,同时也允许姜维以小股部队进行北伐。等到费祎去世之后,蜀汉就有些乱套了。姜维虽然有录尚书事的资格,但是政权都在陈祗、董厥、诸葛瞻、樊建等人手中。在姜维执政时期蜀汉也被曹魏消灭。李福与诸葛亮的对话出自《益部耆旧杂记》本意是记录李福的事迹。不过从这番对话上更明显地看出诸葛亮的远视了。参考文献:《三国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