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名著《三国演义》很好看,而如今,全国各地也建起了很多与“三国”有关的历史文化古迹,它们往往突出的是三国故事里的某个场景,关联出某个人物,成为一方文化美谈。像在湖北武汉蔡甸郊区,就有一座三国文化古城诸葛城,粗看之下,古城规模肯定不小,但实际打卡,境况迥然。诸葛城分山庄和遗址两处地方,处在蔡甸区云峰大道沿线,位置僻静,鲜有人知,映衬出飘然意境来。
和多数与文化典籍关联的景点一样,诸葛城的位置,建在了武汉郊区僻静区域。从市区出发前往打卡,要走的路线很绕,自驾的话,首先要到汉阳或者蔡甸区近三环线、四环线西段的地方,分别有g段出口、汪家嘴立交出口,无缝转到东风大道上,之后一直向西,来到全力三路处便可以向南行驶,经车谷大道转云峰大道,最后在特警基地处向南走小路,到底后便是目的地。也可以乘坐公交车,在黄陵镇北后街北段起点附近下,之后顺着黄陵北后街一直向南,来到黄陵渡口后往北走,穿过绕城高架桥,算是一条近路。
也就是说,无论从云峰大道还是黄陵北后街进入诸葛城,之后抵达的都是一条无名小路。还好小路的路况尚可,走机动车与小电瓶车都没有障碍,且全程平坦,像是无人区。在北段走会先看到一座诸葛城的山庄,初来乍到,多数人会误以为这就是历史古迹,但并非如此。山庄规模很大,修筑有专门的马路通到门口,但因为周边都是新开发的空地,建筑和行道树欠缺,所以整体意境上非常单调,没有那种古朴的氛围,也没有景点应该有的底蕴,就像是工业园里的某座临时厂房。
由于来的时候不巧,诸葛城还没有营业,大门紧闭,加上周围鲜有人抵达,给人荒芜僻静的印象。绕着山庄走一圈,看出来它的规模并不大,且规划建筑的类似一座公共文化园,比如围墙和大门是复古风格,而内外的建筑很少。透过围墙发现里面的设施并不密集,有山有水,山是山丘,水是小池塘,还有栈道亭台,布局悠然。当然,最核心的是有一座诸葛亮的雕像,外观装饰有金色,高度有几米,羽扇纶巾的颜值,非常有辨识度。
不过,对小编而言,欣赏到的诸葛城视角,没有一点古风意蕴,这也是所有复刻建筑的通病。从诸葛城前走过,周边仅有的几座工厂板房建筑点缀,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平坦无遮罩,没有意境;高大的电线杆非常坏风景。有意思的还有,诸葛城所在的区域属于通顺河的中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所以目之所及,都是一马平川,只有城市交通的高架桥南北拓展而去。桥下的马路,有泥泞的小路,有水泥大路,行人非常稀少,给人十分沉寂的感觉。
也是在查询诸葛城的文化背景时,蓦然在地图上发现它其实是有真实历史遗迹的。也就是说,这座诸葛城要分成目前存在的山庄和一边的古迹,山庄虽然是后来复刻的,但古迹仅此一份,是真实的原生面貌。据说,三国故事里记载,长坂坡之后,刘备并未逃到樊口,而是到了这里,并隐匿着重整旗鼓,但这个说法也有很多不符常理的地方,值得商榷。循着小路继续向南走,过一条岔路,看到有路牌指引,还有几座山丘,那边就是诸葛城遗址。
走过去,果然有两座诸葛城的文保单位牌子。牌子用砖墙建筑垒积,高度有限,也不显眼。碑刻正面装饰了石灰,上面写出了诸葛城遗址的来源、现状,读来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想。再看碑刻以下的地势,由两块河渠的堤坝组成,一边还有一座不高的丘陵,属于很稀少的地貌。丘陵上长了很多灌木丛、树木,冬天来临,多数是枯萎的状态,如果不说遗址,这里就是很常见的荒废山丘罢了。
一座诸葛城,规模与知名度其实有限,对很多人而言,它只是一块印在地图上的符号而已。实际打卡走一圈,除了复古的山庄建筑,诸葛城的遗迹甚至都不能凑出一块土丘来,沧海桑田变迁下,让人觉得十分意外。不过,现在诸葛城所在的蔡甸区,正全力打造三国文化区域,建造休闲公园和建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其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