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卡友想起童年时所收集的卡片都是一个偶然。
这个偶然可能是在某宝上发现了现代仿制的卡片,也可能由于支付宝集五福所引起的全民怀旧,也可能是因为某些视频制作者譬如老湿来回的煽情。
于是你便打开了度娘,搜索到了如下内容:
小浣熊水浒卡:
水浒卡灵感来源是正子公也的《绘卷三国志》。当时统一大boss的公子拿到正子公也的《绘卷三国原画集》便爱不释手,大boss悲中带喜,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竟被日本人利用并获得如此成功,喜的是从中似乎看到了青少年对这种风格和形式的偏好,冥冥中有商机可循。
97年绘卷三国中透露将在两年后推出《绘卷水浒原画集》,boss决定两年之内拿出中国人自画风的水浒画,以卡片的形式投入面饼,与绘卷水浒画集同期上市,让青少年看到自己国人画的中国风水浒英雄。在统一内部例会发布了这个构思后,负责美工的职工都跃跃欲试,但boss说这套卡片宁可多花成本,从外面请人绘制也不用内部人员,因为统一美工的风格偏向卡通,不适合古典题材的绘制,最后锁定在国画风格上。于是从全国招了四五十名国画高手,聚到一起共同创作,越重要的人物由资历越深的国画大师担当把关,当年画了张画(加上高俅)。后期有人反映再加一些反面人物,才更鲜明更有意思,于是饼干出了另外五个恶人,由于时间仓促且国画师们也相继回去了,所以这五张是统一美工自己画的,自然不如前面的那批作品,仿佛高俅比另外五个恶人更受欢迎从当时就已经注定了!99年,统一正式发行“水浒英雄传”系列题材卡片,风头果然抢过了《绘卷水浒原画集》!
水浒卡的问世是成功的,第一满足了青少年集卡的乐趣,相信很多朋友的将从这里会倒背如流的;第二打开了干脆面的销售市场;第三算是中国本土文化对外的一次有力的捍卫吧!
正子公也《绘卷水浒传》画集封面
不知道百度词条是哪位大神的意淫,且不说将《百花三国志》错以为“绘卷三国”,单单“从全国招揽画师”这一说法就十分的不可靠。
广告圈内人都知道统一企业进驻大陆以后,都是奥美公司负责宣传推广。奥美是业内顶尖的广告公司。我们喜爱的小浣熊形象和其广告,最初均来自奥美公司的创意。像这样的市场营销行为,是不可能邀请数十位画师去完成的。
不过,在知乎上,有一个回答倒是十分的可信。现转录如下,倒也解释了其中部分卡片人物为何如此敷衍。
作者:匿名用户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反对一下百度知道搜到的这个答案。因为本人就是水浒卡项目小组成员,负责平面完稿。这个项目并不是统一自己的,而是代理广告公司奥美上海做的。有卡的品牌是两个:小浣熊,小当家最初别的面里面就有放卡,后来小浣熊也放了卡,似乎是足球卡。不过这已经是我进奥美之前发生的事情了。我进奥美是年3月,主要工作就是给统一做完稿,因为介绍我进奥美的就是专门负责做统一的客户主任,他是我游戏机房认识的朋友,姓黄。姑且叫黄老板吧。黄老板读大学的时候,我正读中专,家里住得比较近,而又都喜欢玩游戏机,因此在同一家游戏机房认识。我跟他都喜欢玩KOEI的历史类游戏。后来十几年后他介绍我进了奥美,做这个项目其实在我进之前半年就开始了,项目主管其实就是黄老板,画师是奥美美术指导李光头,文案是上面某位说的花白头发的文案老大李胖子,当时他还不是白头发。我记得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你可以不是CD但是你必须有CD的派头。大多数时候黄老板兼任文案,因为首先提案发想就是他提的,因为他满脑子都是三国游戏战国游戏,对这些最熟,李胖子就帮忙润色,等我就去之后文案就是我写一部分黄老板写一部分了,你们看到的那些超长的人物介绍就是我写的,而黄老板写的人物介绍没那么长。其实这个工作是业余时间搞的,对外是奥美找人外包,其实做的人都是奥美的,大家懂的我不多说了。李光头是一个还不错的美术指导和一个非常强的插画师。他的工期是每两周交4张或者六张。黄老板给他讲完人物性格,建议动作,给他找完参考资料,还帮他买了正版正子公也画册。大家可以看出有很多人物是参考了正子公也的动作。然后这两个家伙就跟家里说要加班,出去联机打游戏,非得打到要交稿的那一天,然后一晚上通宵赶出来四张或者六张插画。最早的林冲鲁智深那些都是马克笔在纸上画的,画完扫描进电脑,李光头自己修图,电脑画背景。
插画好了以后,统一的人也不看,由黄老板自行决定画面是否需要调整,确定后把电子文件给我做完稿。六张正反面一天完成,我还有外快可以捞,当然是很感谢黄老板的。李光头的稿费是大约是一张元,后期他一直想加价但是统一企业不同意,渐渐地就不怎么想画了,因此后期黄老板找了好几个代笔的,其中包括时任奥美视觉形成包头儿,时任奥美插画师邬大触,上海美术影片厂动画师曲先生,连环画画家未名氏这四人。实际情况是这四位画的效果都不如深受日本动画影响的李光头,而这四位交的图,背景都是我在电脑里“制作”的(其实是拼凑的)。大家看到质量参差不齐,其实就是李光头在画画时有没有用心。刚开始的几张绝对是兢兢业业,马的毛都画得很细致,而后面的武将的马匹就不愿意画了。到了后期,紧赶慢赶再加上抓壮丁,终于搞完了这个项目,那么究竟参与的大伙收获了什么呢?统一企业绝对是收获最大的,小当家当年赚了多少亿来着?直接把这些利润造了一栋办公大厦。小浣熊当年销量翻多少倍,我已经忘记了。黄老板收获了统一企业给他的公开表扬信,贴在奥美通知栏里,称赞了他的杰出贡献,除此之外就只有可怜的一些外包费用。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按我了解他的为人,基本都给我们几个分掉了,自己没剩下几个子。李光头获得了极大的自信也磨练了他的技术,但是他并不想让自己朝插画师方面继续发展,因此他后来做创意总监去了。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创意才华略微不如他的插画才华。四位代笔先生分别收获了一笔稿费。曲先生中规中矩(代表作摸着天杜迁),包头儿画功得到极大的进步(代表作神机军师朱武),邬大触因为表现不佳而灰心丧气(代表作双枪将董平、神火将魏定国),而连环画画家未名氏画的镇三山黄信和百胜将韩韬则被我评价为“什么鬼”。
而本人则获得了万把块稿费,上司的好评以及稳固的职位,但也因此我后来想要在公司内部调动时我老板死咬着不肯放人,让我平白损失了好几次发展机会。不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对于这个答案,还是很让人信服。同时,作者也对网友的提问做出了一些回答,比如小浣熊后期的卡片问题:
高俅等四大恶人是原版,后来的三国风云也是李光头画的,再后来的隋唐英杰也是李光头画的,晁盖是统一厂里自己找人画的。这个项目中,我们广告公司没有版权,统一公司自己可以任意怎么搞,所以广告公司不能出画集设定集手办啥啥的,全部都不行。
还有关于卡片背后的数值:
基本是按我们自己心目中的喜爱程度,参考了光荣游戏水浒传1的数值,那时候国产游戏数值策划什么我们都接触不到,没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
同时也提到了统一公司的战略重点:
不能只靠情怀,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可靠的盈利方式。众筹是不靠谱的。年后我们私下有重制的想法,结果是画了一张花荣高清重制版,因资金问题搁浅。年邀请其它新生代画师做重制,改进一些当时觉得不太炫的人物形象(例如史进、武松)。曾画了某两张高清重制版,画面完成率60%-80%,提案统一企业搞重制Campaign,因统一方便面部门的战略侧重点不同而遭婉拒。
还有后期的三国卡:
扬名4个月前
有个想不懂的问题,假如都是李光头画的,那为什么从水浒的一代到三国,再到隋唐,画风变化那么大,而且到后期的隋唐简直就是抄袭港漫,如果是出自同一个人的话,不应该画风变化那么大。而且三国的画风和人物设计也是遭人诟病,完全看不到花荣和徐宁的那种风采。
匿名用户(作者)回复扬名4个月前
重新翻了一遍三国卡,发现我之前记错了,三国卡是李、曲、包等几个人合画的,但是那时候李光头已经不在公司了,有一部分的画和他一贯的风格不太一样,比如李典、晏明。田丰、陈武、徐盛、李傕、郭汜等等这几个我都没印象,不知道谁画的,也许是统一公司自己找了另一个工作室画一部份的人物,那时候我没有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