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有很多被后世调侃的外号,比如孙权的孙十万,因为带十万兵围攻合肥十天都没有攻下合肥,而合肥的魏军只有八百人,十万人攻打八百人打了十天没有攻下来,因此后世调侃他为“孙十万”。而守城的张辽带着八百人守着合肥没有被攻下,所以后世称张辽为“张八百”。
曹操晚年有偏头痛,他找来当时的名医华佗,华佗说他要把曹操的头锯开来治疗,但是曹操多疑,他可不会让人把自己的头锯开。那个时代科技不发达,别说曹操,是个人也不会允许别人把自己的头锯开。最后曹操把华佗给杀了,曹操因此被后世调侃为“医闹鼻祖”。
金鸡百花影帝黄盖,有个成语叫作“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俩人合伙演的一出好戏,现代人就给黄盖颁了个“金鸡百花影帝奖”,以此来证明黄盖的演技好。
“乌巢酒神淳于琼”,三国演义中淳于琼是个酒鬼,号称“乌巢酒神”,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让淳于琼驻守乌巢的时候,沮授曾出来劝诫,说:淳于琼此人喜欢喝酒,容易误事,那么重要的地方,不能交给他!然而袁绍不听,后来在曹操偷袭乌巢的时候,淳于琼喝得酩酊大醉,因此大败。这是演义中的淳于琼,其实正史中的他并非如此,因为三国演义,他成了这么一副样子。
“长坂坡剑圣”夏侯恩,三国演义中有一章节为,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里边有这样一个情节,曹操部下夏侯恩觉得自己很厉害,他背着曹操,只顾引人抢夺掳掠。不曾想被赵云撞见了,随后赵云一枪把夏侯恩刺死。于是就有了调侃“长坂坡剑圣”的说法。
“万夫不当之勇邢道荣”,邢道荣是三国中虚构的人物,为零陵太守刘度手下武将,被评价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刚一登场,就被赵云刺死。这“万夫不当之勇”可真是太勇了,现在人们开始拿邢道荣说事,这个梗也被玩坏了。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他从哥哥手中接过的是还没有统一的国家,因此他立志要统一北方,进而收复燕云失地。灭了北汉后,赵二觉得自己了不得了,不顾反对,要收复燕云失地,于是展开了宋辽之战,高粱河之战,宋军大败,赵光义大腿上还中了一箭。最后还是坐上了驴车逃了回来,从此以后赵二再也不提北伐之事。车神说的是秋名山赛车的事,之后有人调侃说赵二是高粱河的车神。(这个车神,翻车了,很有调侃的意味)
与赵二有点相似,明朝有位皇帝叫朱祁镇,他的外号叫“大明战神朱祁镇,或者土木堡战神”。事情是这样的,朱祁镇是明英宗,他不听劝诫,率大军征讨瓦剌,但是没见到瓦剌军,撤退的时候,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瓦剌军偷袭,二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朱祁镇也被俘,后世调侃他为“大明战神”。
“位面之子/陨石召唤术,刘秀”,之所以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当初王莽派42万大军围困昆阳城,就在攻城之际,突然天降陨石雨,王莽军阵脚大乱,刘秀刚好搬回救兵,一阵冲杀竟然打败了王莽四十万大军。刘秀人马不过一万多,而王莽军有几十万,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后来人们就说刘秀是“位面之子”,还会陨石召唤术,不然一万多人怎么可能打得过几十万人。
“十全老人——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非常自恋,觉得自己功劳大,给自己评为“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乾隆帝并因此自称“十全老人”。但是,后世人并不认可他的功业,所以人们也经常哪他这个外号调侃他。
“冬泳健将——钱谦益”,明朝末年,钱谦益知道崇祯帝自缢殉国后,想以死明志。他准备跳水殉国,可是他用脚沾了一下水就赶紧缩回来了,因为他觉得水太凉了。现代人认为,他没有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勇气,就调侃他为“冬泳健将”。
“完颜构——赵构”,为什么说赵构叫完颜构,那是因为他做了很多事,都让人以为他是金国人,根本没有宋朝皇帝的样子。
“六位帝皇丸”,历史上有个皇帝,他自己是皇帝,他爸是皇帝,他妈是皇帝,他弟是皇帝,他侄子是皇帝,他儿子是皇帝,它就是唐中宗李显。六个人都是皇帝,所以他被称为“六位帝皇丸。”
除了“六位帝皇丸”,还有“六位帝皇完”,这说的是南朝第一人宋武帝刘裕,刘裕一生杀了六位皇帝,楚国皇帝桓玄、南燕皇帝慕容超、蜀国皇帝谯纵、后秦皇帝姚泓、东晋皇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因此刘裕被称为“六位帝皇完”。
“夷陵战神刘知兵”,同样是战神,刘备被称为夷陵战神。关羽失荆州后,刘备对东吴极其怨恨,于是亲自率军攻打东吴,谁知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回去后不久就病死在白帝城。现代人们称他为“夷陵战神刘知兵”,以此来调侃他不知兵,太上头。
“凯申物流,运输大队长,凯申物流董事长——蒋”他指挥的很多次战斗,好多部队被我们歼灭、装备被我们缴获。所以常凯申被称为物流运输大队长等等。
除此之外,您还知道哪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