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人物和三大原因,让张飞在古城彻底误

历史演义灿星河,老乐斗胆鼓唇舌。看到“四个小人物和三大原因,让张飞在古城彻底误会关羽,兄弟龙争虎斗”这样一个标题,也许会让一部分三国迷感到纳闷,因为古城会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但原因不过是关羽有“投降”曹操的传闻,让张飞对他非常不满,直到关公斩蔡阳,才重新赢得了张飞的信任,兄弟言归于好。整体而言,故事还是挺简单的,怎么还出来四个人和仨原因呢?

在讲这些之前,老乐觉得,咱们还得说说古城会的问题。因为在老乐少年时代读三国的时候,对其中的一些设定不是很理解,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让老乐替关羽感到特别委屈,更对张飞的浑浊猛楞不满。既然兄弟情深,为什么三将军连问都不问,上来就打呢?估计有类似疑问的人,不止老乐一个吧?可见,古城会虽然精彩,但因为情节太过粗放,使得三国迷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民间艺人在整理改编三国故事的时候,加入了合理的想象,扩充了很多细节,让张飞冤枉关羽的做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评话《三国》的情节,那些小人物和误会,都源自这套书。

首先,第一个人物是孙乾,评话说孙乾讲话喜欢从头讲起,所以孙乾要替关羽先到古城打探情况,确定古城的“大王”是不是张飞,当张飞看到孙乾后,自然喜出望外,便摆酒设宴,给公祐先生接风。两人边吃边聊,孙乾便先介绍了刘备在袁绍那里的大致情况,而后又说起关羽“降”曹。可是,没等孙乾说到关羽如何用心良苦,历经艰辛千里走单骑,保护二位皇嫂的经过时,因为此前聊得太多,张飞已经喝多了!导致了迷迷糊糊的张飞一听关羽为曹操卖命,立刻火冒三丈,决定直接打将出去。

如果只是孙乾一个人,问题还好办,接下来两个拱火的人物,更是微不足道,但他们却制造了更大的误会,这俩人叫毛仁、苟璋,他们更是评话版的原创人物,《三国演义》里是没有的。但就是这“毛苟”二位,作为张飞在古城的副手,竟然在执行守城的任务中,跟关羽起了冲突,关云长当然不能与他们动手,但一个周仓,也让这毛苟二将吃不消了,只能回报张翼德,说关羽攻打古城了——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那么,为什么关羽会跟毛苟起冲突呢?毕竟他知道,古城有可能是三弟的地盘,关老爷不可能那么冒失,所以,导致第三个冲突原因的人,正是周仓。因为周仓在跟随关羽之前,早就知道古城的厉害。这一点跟《三国演义》的设定大致是一样的,但最大的区别是,《三国演义》中的周仓,知道古城归张飞,可他却不知道关羽和张飞的关系,多少有些不合逻辑。所以评话改成了张飞作为大将,占据古城只是为了暂时等候两位兄长,因此选择隐姓埋名,以免影响名声,而周仓不知道这些,还以为这个古城大王跟自己是“同行”,曾经去“拜山”,结果被打个七荤八素,对古城怨恨极深。也正是因此,关羽才派孙乾先去古城确定情况,同时也是为了照顾周仓的面子,但因为孙乾太磨叽,让周仓等得不耐烦,以为自己靠着关羽这颗大树,报仇的机会来了,这才挑衅守卫古城的毛仁和苟璋。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张飞再怎么怀疑关羽,也是情有可原了吧?因此,大家对比一下两版古城会,是不是评话版在细节处理上,更加合乎人情和逻辑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