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五虎上将都有一个致命缺点,皆不足

闲暇时最爱读《三国演义》,看谋臣斗志,看武将斗勇。三国武将里,蜀国的五虎上将尤被人津津乐道。然而纵观《三国演义》,其实五虎上将每个人身上都有个致命缺点,不仅断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也毁了刘备匡扶汉室的大业。

威震华夏的关羽——太傲

关二爷“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其勇无敌;“千里走单骑”,其忠可鉴。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骄傲。一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惹怒孙权而痛失荆州。不仅害得自己晚节不保,也辜负了大哥刘备的重托,打乱了“隆中决策”的战略部署。比起魏国“五子良将”的张辽——守合肥,抗东吴十万大军,还差点活捉孙权,实在是相却甚远。关羽做为“五虎将之首”,连一个城池都守不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万人敌的张飞——太躁

《三国演义》里敢叫板吕布而不落下风的唯有张飞。关公如此自负的人都说过:“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长坂桥上一声大喝:“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何等英雄!可以说五虎上将里最勇不过张飞,可是他的致命缺点就是太暴躁。因为暴躁打了曹豹,丢了徐州,害得刘备无家可归。最后更是因为自己的爆脾气被部下所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勇冠三军的马超——太“异”

替父报仇是马超一生的夙愿。投靠刘备似有几分诚心,更多的却是无赖。“替父报仇”如鲠在喉,和刘备匡扶汉室的目标是不同的。可以说五虎上将里只有马超有“异心”。诸葛亮曾评价马超:“孟起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刘备也心知肚明,所以马超在投靠刘备后就被边缘化了的。不可不用,又不可重用是蜀国决策者对马超一生的鉴定。最终马超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老当益壮的黄忠——太老

黄忠投靠刘备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虽然在定军山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一时名声大噪,其实颓势已经渐渐显露。后来曹操发兵汉中,如果不是赵云舍命相救,黄忠早就被曹操围杀了。黄老将军勇则勇,可惜壮士暮年,宝刀已老。

一身是胆的赵云——太“嫩”

黄忠是素有威名的老将,马超是将门的虎子,关羽、张飞跟随刘备多年屡立战功,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阿斗时才崭露头角。“长坂坡败走”是刘备的“耻辱史”,避之不及,怎么会大肆宣扬赵云的功劳呢?所以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赵云的军功就很有限了。其他“四虎”分别封了前、后、左、右将军,魏延都被提拔为镇远将军,而赵云仅仅封了个杂牌的翊军将军,和关平,张苞俩个子侄辈的“军衔”差不多少。可见其军中资历太浅,还太“嫩”了。正是因为他“太嫩”,排在他前面的将军一抓一大把,论次排辈,赵云每每出征都没能被委以重任,这种情况一致延续到诸葛亮北伐时期。五虎上将里唯一完人,却因自己资历太浅的缺陷而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关羽、张飞武艺虽强,名声虽大,但守一城池尚有偏差;马超虽勇,却缺乏匡扶汉室的忠心;黄忠虽忠诚不二,又廉颇老矣;赵云虽忠勇,奈何不被重用。如此看来,五虎上将皆不足为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