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有很多,可是不少都和蜀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541715372409284&wfr=spider&for=pc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流传后世的歇后语。不过,看得比较多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歇后语不少都和蜀国有关。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比较偏向蜀国。《三国演义》里的与蜀国有关的歇后语有: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这是说蜀国诸葛亮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力。这是说刘备的儿子的。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这是说刘备的结义兄弟的。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时期并不一样,因为它是小说演义,所以三分实、七分虚。三分实指的是三国的故事主线,即司马懿后来子孙当了皇帝,成立了晋朝。而故事情节当然是虚的了。而在这些虚构的故事情节里,作者罗贯中对刘备的蜀国用了浓墨重彩,而对曹操、孙权、袁绍等人却描写很少,这是因为罗贯中偏心蜀国。《三国志》里面的描述,是以曹操为主线和正统,《三国志》是史书,它里面有魏国和吴国的详尽资料。可是由于蜀国没有史官,所以《三国演义》里就弥补了《三国志》的缺憾,对蜀国大书特书。罗贯中的编剧能力很强,将蜀国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罗贯中笔下的刘备礼贤下士,诸葛亮智计近妖,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以一当百的名将。可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任何人在历史车轮下都无法改变其轨迹。但是,即便这样,罗贯中笔下的刘禅也非常鲜活。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蜀国成为历史。文人和史官不同,史官忠于事实,而文人忠于情怀。一个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这部作品里包含了作者的情感。罗贯中偏向蜀国,是因为罗贯中的心里拥有一种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情怀。因为罗贯中所生的时代,让他对汉朝非常思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