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刘反曹,立场鲜明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

《三国演义》是一部影响广泛的历史演义小说,有很多不了解历史的普通人,甚至会把这本书中的内容当成正史来看。自从《三国演义》出现后,《三国志》反而成了这部小说的附庸,只有史学家会去正史中寻找历史真相。《三国演义》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有多种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中的立场非常鲜明。整部小说中贯穿了“拥刘反曹”的立场,让读者看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泾渭分明的爱与憎。罗贯中把正史改编成演义小说,他抛开了史书的客观性与严谨性,他的创作传递出“非黑即白”的价值观。这本书的开篇有一首《临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来,罗贯中用一种“轻松”的态度书写历史,这就决定了他在创作中需要树立符合大众欣赏口味的价值观。对于封建文人来讲,忠君卫道在他们的道德领域中是不可动摇的,于是才有了罗贯中在创作中确立的立场。有了立场,就相当于有了作品的核心思想。小说中的一切情节展开,都围绕“拥刘反曹”展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笔,到“三国归晋”结束。在这几十年的历史中,值得书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罗贯中通过他设置的立场,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就会知道,谁是“正派人物”,谁是“反面人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读者快速地产生代入感。有了代入感,读到特别复杂的情节时,也能快速领会小说的内容。简单讲,罗贯中简化了历史的复杂性,他通过人为地确定立场,让读者快速理解他的作品。这种写作上的技巧,影响了很多小说家。一直到近现代,还有很多小说中的人物塑造通过设定“正、反派”来完成。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三国演义》中只要是设定立场特别清楚的人物,看上去塑造得都很成功。对于没有特别明确立场的人物,看上去总觉得有些不够饱满。比如刘禅这个人物,按照小说脉络来看,他应该是正派人物,但是《三国演义》“非黑即白”的写作手法,实在不利于塑造这个人物。导致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刘禅这个人物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他的出现,只是情节的点缀,而不情节的推动者。三国演义(红皮书精编本)精选¥.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当然了,优秀的小说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创作小说人物的时候用性格带动情节。比如《红楼梦》中,几乎没有什么“正派人物”或“反派人物”,只有“活生生”的人物。从这个角度看,罗贯中的写作技巧不足,也造成了他用人物立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拓展阅读从一首《绝句》看杜甫的理性与感性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不仅仅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隽永是一种滋味,也是一种风格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散文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