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那么多真实英雄,为什么小说家要重点渲

熟悉中国历代演义的,都对隋唐故事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大家都是儿时看隋唐演义,长大后看隋唐正史,也知道李元霸和宇文成都这些人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有没有人想过一个问题:隋唐有那么多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比如作为功臣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作者不去写,而要重点渲染虚构的罗成和宇文成都呢?

这个问题值得说下。

三国演义和历史演义小说的诞生

此前我写过一篇石破天惊:《三国演义》和中国通俗小说的兴起,里面说,虽然今天人们考证出《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罗贯中。

但不知道是明初禁止了这本书,还是印刷术比较落后,明初多年的时间里,《三国演义》这本书无人问津,甚至无人知晓!

从年明朝建立,一直到明朝弘治年间(-),这多年时间里,明朝没有任何一个文人在诗文、笔记中提到过《三国演义》,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读过《三国演义》。

第一个提到《三国演义》的是弘治年间浙江金华一个叫做蒋大器的人,他给《三国演义》写了序言。

蒋大器说,宋元的一些话本,言辞鄙谬,不堪入目,很多士人都厌恶那些评书。可是山东东原一个叫做罗贯中的人,根据《三国志》写作了一个《三国志通俗演义》,语言通俗而且不鄙陋,书成以后,士大夫都争着看,一时间引发极大轰动。

蒋大器的序文告诉我们如下几个问题,宋元话本比较粗鄙,士人们不喜欢看。罗贯中写了一本《三国演义》,大家却都很喜欢看,争相传抄,以便于更多人阅读。

然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千古之谜:罗贯中究竟是元末明初的人,还是明朝中叶的人?

如果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何以明初人们对于《三国演义》没有任何评论?看蒋大器的序言,罗贯中似乎应该是明朝中叶的人,更为恰当点,当然了,还需要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后来,《三国演义》真正大范围传播,是在嘉靖时期,武定侯郭勋,此人虽然是一个权臣,而且结局不好,但是在文化史上非常重要。那个年代刻书,还是雕版印刷(泥活字印刷并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所以需要大量的雕版和钱,所以书籍传播很慢,武定侯郭勋既有钱财,也有兴趣,印刷发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书,一下子就轰动了当时的文坛。

就此,从嘉靖时期开始,中国的印刷行业才真的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如果你得到一本嘉靖本《三国演义》,你大概会看不下去,和今天版本的差距有点像金庸连载版和新修版的差距一样大。

今天的版本其实是清朝毛宗岗父子修改后的版本,嘉靖本文辞更偏文言一点,且里面有大量题名“周静轩”的狗屁不通的打油诗,毛宗岗把这些全给删了,然后更加强调了“尊刘抑曹”的风格,凡是对曹魏有利的,比如赫赫有名的“虎豹骑”,《三国演义》通篇就没提到过,就是不想突出曹魏的厉害,而拼命渲染蜀汉的强大。

此时,万历初年,神魔小说《西游记》正好也开始刊行,和万历年间的《金瓶梅》一起,就被称为“四大奇书”。同时,这四大奇书不仅风行明朝,更有才子对其进行点评,也是一大亮点,李贽点评《西游记》、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张竹坡点评《金瓶梅》,但我们知道,不仅仅是点评,比如金圣叹直接腰斩了水浒,毛宗岗则把《三国演义》好好修改了一番。

为什么四大奇书指的是这四本呢,比如《封神演义》也是万历年间的,为何不在其中呢?

原来这四本正好代表了四种小说题材,即《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的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的神魔小说、《金瓶梅》的世情小说。等到清朝时候,《红楼梦》横空出世,且和《金瓶梅》一个题材,才替代了它。

历史演义小说对《三国演义》的模仿

有人说,说了这么多,都是初中文学常识,大家伙都知道,有什么意义?

其实,这正能说明文头提出的那个问题。

在明朝末年,民众对于小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简直供不应求。

而我们知道,当一个题材火了之后,必然出现大量跟风者。

比如盗墓小说火了之后,年之后的十年,中国悬疑小说界至少诞生了上千本盗墓小说,而且里面必然有一个胖子,有一个绝世高手,显然是对《盗墓笔记》的模仿。

明朝末年就是这样的情况。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当时的两大印刷中心了,就是南直隶的苏州和福建的建阳。

苏州一直富甲天下可以理解,建阳为什么是印刷中心呢?

原来那个时候还是雕版印刷,需要大量的竹木,建阳那边正好树木多,方便雕版,所以聚集了大量的书商。

所以说,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读者看完了一遍又一遍《盗墓笔记》,却发现没书可看了,那些跟风之作也可以暂时解解馋。

同样的,明末的读者读完了《三国演义》,很感兴趣,就想找来类似的看看,却发现没有,他们恨不得汉魏唐宋每一个朝代都有一本演义。

没有怎么办呢?书商自己写。

所以,我们知道,署名罗贯中的还有一本叫做《残唐五代史演义》的书,里面文辞鄙陋,而且大段照抄三国,我想,应该不至于是罗贯中的原著。

比如这段

(曹)操又指曰:“麾盖之下,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相貌威严。公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非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五·云长策马刺颜良》

这是关羽刺颜良前的描写。我们再来看《残唐》里的有关内容:

时,晋王指曰:“麾盖之下,横枪立马者,王彦章也。”思继亦随指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思继与晋王曰:“臣虽不才,愿领兵出战!”遂披挂绰枪上马,直出阵前,挺枪直取彦章。——《残唐五代史演义·第三十八回·彦章智杀高思继》

对比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曹操与李克用说的话几乎一摸一样,王彦章和关羽的描写用词都一模一样,这不就是抄袭吗?如果说是罗贯中写的,我没见哪个作家自己照抄自己的。

所以,当时的伪作和书商粗制滥造的书非常多。这里要说到明末一个书商,熊大木,他就是建阳人,家里祖传是印书的,书坊名为“忠正堂”,后来他发现,书面上的人最喜欢历史演义,但是书籍太少,他就自己写。

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录,熊大木所写的有《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

如果大家觉得他只是粗制滥造,那就错了,此人博览群书,文笔也了得,更有鲜明的爱国情怀,所以他也留下了精品,就是著名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俗称《杨家将演义》。

提到《杨家将演义》,大家就熟悉了,虽然比不上三国,但是也属于精品,而且影响也很大。

到了清朝的时候,历史演义越来越丰富,就在这种情况下,也诞生了一些精品,那就是《隋唐演义》。

其实,明朝时期就有很多的《隋唐志传》了,熊大木自己也写了一本。

但是苏州才子褚人获觉得这些人写的都不好,他潜心研究隋唐历史,最终写成了《隋唐演义》。

后来清朝又有一个鸳湖渔叟写的《说唐全传》,那个书模仿《水浒传》更多一点,还引出薛家将和罗家将的系列。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隋唐演义》的故事是从隋炀帝开始,到唐明皇结束的,一个李杨因果循环的闭环故事。

我们今天熟知的隋唐英雄其实来自于《说唐全传》,而不是隋唐演义,只不过这个故事被人们俗称为隋唐演义,这个名声更大。这就好比日本人喜欢看《三国志》,但是这本书是吉川英治改写《三国演义》而成的小说,和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不是一回事。

大家可以看下《三国演义》和《说唐全传》两部书的人物,有着很相似的巧合。

桃园三结义——瓦岗寨结义

刘备——李世民

诸葛亮——徐茂公

关羽——秦叔宝

张飞——尉迟恭

马超——单雄信

吕布——宇文成都

大家这么一看,是不是很类似?

这是因为明末的小说家很多都熟悉历史,但是未必知道如何写小说,现成的模板就是《三国演义》,所以就照着《三国演义》来临摹,所以就带着三国的特色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很熟悉陵墓历史,但是不清楚如何写盗墓小说,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照着抄《盗墓笔记》,也写一个胖子,一个武功高强的小哥,然后三人组一起下墓,照着学吧。

而我们知道,《三国演义》塑造颇为成功的人物就是赵云,首先,赵云赵子龙名字好听,然后使一杆长枪,形象也很好看。

这样的偶像派肯定人气高啊。

所以,后世写演义小说,一定要找一个类似于赵云的,也必须写一个。

就像诸葛亮这样的军师,隋唐时期没有类似的,小说家甚至把李绩将军用了字,变成了徐茂公,也要扮演诸葛亮。

隋唐时期找来找去没有这样的人,鸳湖渔叟就想到罗士信,有着悲剧人生,且兵器也类似,于是把他塑造成为虚构人物罗成。

罗成,其实就是赵云的翻版,一样的装束,一样的兵器,一样的武功,甚至电视剧中也是一样的演员,就像张飞、李逵、樊哙和牛皋总是一样的演员一样。

所以,回到开头,为什么小说家要重点渲染虚构的罗成,就在于对《三国演义》的模仿。这是因为《三国演义》中赵云极具人气,而隋唐时期缺少这样一个类似的人,学着写三国的人,就虚构了一个,就是罗成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