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一身都是胆,这是刘备对赵云的评价。除了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之外,赵云至少还有两次单枪匹马杀入敌阵的经历。一次是米仓山救黄忠。当时,黄忠在定军山刚斩了夏侯渊,士气正盛。不料中了张郃与徐晃的埋伏。《三国演义》这样写道:见张郃、徐晃两人围住黄忠,军士被困多时。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赵云的七探蛇盘枪,乃脱胎于百鸟朝凤枪,岂是浪得虚名。赵云不但救出了黄忠,又救了同样身处重围的黄忠副将张著。然后才徐徐后退。退到自己营寨之后,他并没有听从军师建议继续后退,而是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见到赵云,张郃、徐晃不敢上前。直到曹操亲到,急催督众军向前。众军听令,大喊一声,杀奔营前;见赵云全然不动,曹兵翻身就回。看来,赵子龙的确浑身是胆。否则曹兵还没打,怎么就全吓得撤退了呢。结果赵云把枪一招,壕中弓弩齐发。曹操拨马就走,主帅先跑了。那么赵云还有第三次单枪匹马杀败敌人全军的记录。这次战斗就是发生在凤鸣山。上学时候,大家都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那么诸葛亮写出师表的背景是什么呢?当时,诸葛亮刚刚完成南征,七擒孟获之后,蜀国军队开始进入了修整期。与此同时,魏国的国主曹丕死了。曹睿继位成为魏国新主。曹真被封为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此四人成为曹丕托孤四重臣。恰好雍、凉二州缺人守把,司马懿主动上表乞守西凉等处。曹睿从之,封司马懿提督雍、凉等处兵马。司马懿被重用,诸葛亮十分不安,他通过反间计成功让曹睿解除了司马懿的兵权。诸葛亮大喜。他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决定北伐。这才有了著名的《出师表》。诸葛亮北伐,把能征善战的将军们基本都带上了,这其中就包括镇北将军、都亭侯魏延。这可惹恼了一人。书中这样写道,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此人正是赵云。孔明说:“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其实诸葛亮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当年的五虎上将,随着马超的病故,赵云已经是硕果仅存了。这个时候的赵云,其实都已经七十岁了。诸葛亮不带他去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一向低调含蓄的赵云这次也犯了脾气。他说,丞相,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诸葛亮只能安排赵云为先锋了。为了保险起见,他让一向行事比较稳妥的邓芝给赵云当副手。再说曹睿这边,听说诸葛亮北伐了,于是马上安排迎敌。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为了给父亲报仇,自告奋勇挂帅出征。曹睿应允。就在凤鸣山,身为蜀国先锋官的赵云遇到了夏侯楙的先锋部队——韩德。韩德有四个儿子也一同出征。赵云哪里会把韩德等人放在眼中。第一战,赵云就擒杀了韩德四个儿子。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我们看,赵云虽然带着邓芝等人,但打起仗来,他特喜欢单兵作战。邓芝一看赵云大胜了,率领蜀兵掩杀过来,韩德部队大败而走。这个时候,夏侯楙的主力部队也到了。听了韩德的哭诉,夏侯楙说,我亲自战他。凤鸣山第二战开始了。夏侯楙戴金盔,坐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两军对垒,韩德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纵马轮开山大斧,直取赵云。云奋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于马下,急拨马直取夏侯楙。赵云前面一冲阵,邓芝马上指挥蜀军掩杀过来。就这样,魏军输了第二阵。面对赵云,夏侯楙也是一筹莫展。他问属下:“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这时,一个叫做程武的人说话了。程武是程昱的儿子。当年曹操帐下有六大谋士,分别是:郭嘉、贾诩、程昱、荀彧、荀攸、司马懿。关于六大谋士,还有一个段子,要不咱们先分享分享。有人不认识荀彧,读成“苟或”。有人不认识程昱,读成“程立”。有人认为,前面五个人的智谋加在一起才能与司马懿相匹敌,合称为:苟立郭贾胜司懿。这个小段子其实相当冷。咱们继续说程武。程武不愧是程昱的儿子,智谋也非一般。他给夏侯楙出了一个计策,那就是在凤鸣山摆下大阵。其实,这个阵法跟当年韩信九宫山困住项王的十面埋伏阵非常相似。基本就是通过数将连败,诱敌深入的战法。后来薛岳根据这个大阵发明了天炉战法。果然,赵云中计了。在赵云中计之前,邓芝也给出了提醒。他说:“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老将军防之。”子龙说:“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赵云孤军深入,结果陷入敌军重重包围。那夏侯楙在山上指挥三军。赵云投东则望东指,投西则望西指,赵云始终不能突围。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且待月明再战。却才卸甲而坐。这里,就是电影《见龙卸甲》的故事来源。面对此情此景,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没错,当年关羽走麦城时候,场景也是如此落寞与凄凉。周围到处都是魏军,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这时候的赵云,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就在赵云感觉孤独无援的时候,忽东北角上喊声大起,魏兵纷纷乱窜,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持丈八点钢矛。云视之,乃张苞也。接着,又一彪军从外呐喊杀人,为首大将提偃月青龙刀。云视之,乃关兴也。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亮才是真正的大神啊。从赵云赌气说要碰死在阶前的时候,诸葛亮就知道,赵云必将有此一劫。有人说了,你这不事后诸葛亮吗?没有发生的事情怎么证明呀。当然有办法证明,这个证据,其实就是关羽。当年,刘备入川受阻,急招诸葛亮入川。诸葛亮安排关羽镇守荆州。孔明擎着印曰:“这干系都在将军身上。”云长曰:“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见云长说个“死”字,心中不悦;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孔明是谁呀。当年,关羽说了这个死字,他知道乃是大不祥之兆。结果后来关羽被东吴与曹操联手杀害。孔明鞭长莫及,没有能及时救助关羽,成人生一大憾事。而此刻赵云就在自己身边,岂能不救之?那么如今赵云出征之前,也说了一个“死”字。未卜先知的诸葛亮没有置之不理,他及时安排了张苞、关兴二人前来接应。这才让杀得“卸甲而坐”的赵子龙逃过了一劫。也让常胜将军的美名没有被断送在凤鸣山。《风林话古论今》专栏,文:风林秀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演义》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