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和地位的历史演义小说,其中对于各人物之间关系和形象的描写别出心裁,于细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对比。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是其文学性较强,对于历史并非完全实录,其中还夹杂了作者个人超越现实的理想,因此,《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会存在一些个人主观理想。
下面将以《三国演义》这部书为基础,谈谈其中三个不同类型的“忠义代表人物”,即吕布、徐庶和诸葛亮,这三个人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与刘备有合作或君臣关系。
三国演义(上下册)(四大名著原著大字本:《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52.46购买(一)吕布:不忠不义,见利忘义
吕布的弓术、武力、骑术等都远远超出他人,这也是人们称其为“人中吕布”的原因。然而,他却没能和曹操、刘备、孙权一样分得一分天下,甚至最后死于曹操之手,他的一生在三国历史上只能算是一段插曲。吕布有勇无谋,而且见利忘义、再三背主。在小说中,张飞一句“三姓家奴”就是对吕布不忠不义的最好解释。
他先跟随并州刺史丁原,并认丁原为义父。后因丁原和董卓起了利益冲突,董卓抓住了吕布见利忘义的的把柄,就唆使吕布杀了丁原,并再次认董卓为父。而后,王允为除掉董卓,用金钱美色引诱吕布,让他和董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吕布除掉了董卓。一个两次杀掉自己干爹的人,无论是在重视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还是如今的社会都是不道德不合法的,是要受到谴责和制裁的。
吕布手刃董卓后,逃出长安。兴平元年,他又与陈宫合谋,袭夺曹操的兖州。曹操回师,击破吕军。吕布只得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去投徐州。徐州刘备见他狼狈且有归服之心,于心不忍,于是将他收留。不料没过多久,他便趁刘备出兵讨伐袁术而袭夺了刘备的徐州。而后曹操又率大军来打徐州,最后众叛亲离的吕布在白门楼被曹军生擒。
曹吕二人相见,吕布开口献媚“明公何瘦”。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为不能早早将你击破。吕布急忙表白“明公所忧不过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吕布在这生死关头极具谄媚之态,而曹操亦不是易饶人的主,加上刘备在一旁忽悠,吕布自然是活不了了。
吕布心中压根没有忠诚这种概念,打工的时候跳槽不算还要杀老板,以致于再打工谁都不想要也不敢要了。自己创业,有肉就吃,有地盘就抢,哪个势力给好处就跟哪个势力一伙,永远把眼前一点蝇头小利攥在手里。所以,吕布失败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见利忘义且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
(二)徐庶:忠孝两难全,坚守心中忠义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成为刘备账下谋士,徐庶尽心辅佐刘备,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曹仁率重兵攻打新野,刘备无计可施向徐庶求救,徐庶排兵布阵命,彻底击败曹仁。后在与刘备逃亡途中,在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所掳,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在徐庶进曹营后几乎不献计,后来就有了熟知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其实徐庶曾经向曹操献言两次,但事实上却都暗暗帮助了刘备,徐庶进曹营第一计,长坂坡活捉赵云。这样才给了赵云于千军万马之中突出重围的机会,否则的话,漫天飞箭,任凭赵云再厉害也不可能七进七出。另外一次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庞统巧设连环计,曹操以及手下谋士都没有看出来,就徐庶一眼识破了这套计谋。徐庶非但没有阻止曹操,反而说此计可行。(根据历史,徐庶位列三公,应该是受到曹操重用的,所以这里对于徐庶的分析仅限于三国演义里的徐庶形象)
徐庶在进入曹营后,始终没有做过一件损害刘备利益的事,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合格的前任”的典范了吧!在“忠义”这方面,徐庶有他自己的定义,至少他是一个心中有“忠义”观念并力所能及去做的人。相比于吕布的不忠不义和见利忘义,他有自己对于忠义的操守,他依然秉持自己最初的信念,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三)诸葛亮:自古至今“忠贞”的代表
《三国志演义》里塑造的诸葛亮有诸多优秀品格,其中“忠贞”这一品格颇受争议,很多人认为他是“愚忠”,但诸葛亮真的是“愚忠”吗?
在《三国志演义》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诸葛亮忠于刘蜀集团,但他识时务明大义,他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在《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是经过刘备“三顾茅庐”和“先生不出,如苍生何”的恳请,才同意出山的。罗贯中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竭力突出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他既是刘备的主要辅佐,又是刘备的精神导师:“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
在刘备面前,诸葛亮总是直言进谏,如刘备言行不当,或正色批评,或严厉劝诫。如此举止,正反映了其“帝王师”心态,那绝不是一个“愚忠”的人能够拥有的大义凛然,诸葛亮堂堂正正,哪有一点奴颜膝婢、唯唯诺诺的“愚忠”的样子?
诸葛亮一直恪守“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他既是支撑蜀汉政局的擎天栋梁,又是拥尊“相父”的刘禅的精神靠山。首次北伐前,他上《出师表》,谆谆叮嘱刘禅:“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而刘禅却听信谗言,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诸葛亮面见刘禅后,先是戳穿“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的托词,指出:“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接着不无愤慨地质问:“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对此,刘禅始则“默然无语,继而赶快认错:“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最后,诸葛亮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里有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但决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片面忠于刘备父子,其中更有兴复汉室,拯救黎庶,重新统一全国的宏图大志。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忠义”可以说是博大的,他忠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忠于国家和人民,而且,他把此种“博大的忠义”发挥到了极致,怎能不令人叹服?
综上,罗贯中对于吕布的不忠不义、徐庶的坚守心中忠义以及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的描写有其独特的影射意义,不忠不义是没有好下场的;忠孝虽难全,但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保持初心,坚守节操;把忠贞发挥到极致即是无愧自己,无愧他人,无愧国家和人民,至于荣辱,随风即可。罗贯中对于这三种类型的不同程度的忠义代表人物的描述,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以及当时社会状况的的反映。
罗贯中对于吕布的描写是以插曲的形式进行的,就像吕布在三国的历史上也像插曲一样,虽然勇冠三军,获得“人中吕布”的称赞,但是其朝秦暮楚、不忠不义的性格特征让他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徐庶更像是打酱油的角色,虽然描写篇幅不多,但也足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对于忠义的坚守让我们动容,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诸葛亮毋庸置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他大义凛然、忠心耿耿,倾尽毕生心血将忠贞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忠贞令人叹服。
这三个人看似大不相同,仅有的联系也许只有刘备,但是却能够引发我们无限的联想和思考,这应该就是罗贯中的才气使然吧!于细微中隐藏鲜明对比,于无形中洞见世事真理,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