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国城已经成了无锡的一处旅游景点。
周瑜指挥若定。
刘备做造型。
张飞、刘备、关羽的亮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吕布和貂蝉。
著名的“空城计”桥段。
周瑜、诸葛亮、鲁肃拍摄幕后喜笑颜开。
《三国演义》里的日晷、青梅酒、煮肉等细节的高度还原被观众津津乐道。
94版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由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新京报记者日前专访蔡晓晴、张绍林、张中一。他们回忆起过去自己兢兢业业导戏的故事,也对今天影视圈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蔡晓晴:为拍黄巾起义跑遍北京郊区
蔡晓晴在拍《三国演义》之前,拍过《三家亲》《蹉跎岁月》《中国姑娘》等现实题材剧,从没拍过历史剧。“如果说从没做过的事就不做了,那就会无所作为,什么也干不成。”蔡晓晴做了大量案头工作,“首先把作品读透,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主要人物、各方面的人文风俗,脑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把小说、剧本的内容变成影像化的形式。”蔡晓晴负责拍摄的部分是第一集《桃园三结义》到第七集《凤仪亭》、第24集《跃马檀溪》至第44集《回荆州》,共计28集,“哪位导演拍哪一部分,都是领导小组来安排的。”
关羽胡子稀密长短都反复琢磨
由于年前的影视作品拍清代的比较多,“当时我们对东汉三国的氛围不是很了解,从皇宫到百姓的生活场景,美术做了大量工作。”
《三国演义》里人物形象的诞生,除了演员本身的表演塑造之外,化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关羽,他的胡子比别人的费劲很多,因为小说上描写得太具体了,他的外号就叫美髯公,他的胡子、头套、眉毛都是化妆师勾出来的,工作量很大,勾多少?多稀多密?多长多短?修成个什么样的形式的?都反复琢磨,才呈现出观众看到的形象。”
在服装设计上,服装设计师也做了大量的考证,“根据人物出现的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服装,比如刘备、关羽、张飞一开始全部都是草民,到后来刘备是主公,关羽、张飞则是将军,服装都是有变化的。”
王允貂蝉密室谋划为选址拍了两遍
王允和貂蝉在密室谋划,要离间吕布和董卓父子。据蔡晓晴回忆,这场戏原本在一间小屋子里拍,当作王允府里的密室,基本演员的身后就是墙,结果拍出来的效果就是人贴在墙上,没有景深,效果不佳,“那场戏拍完之后,包括貂蝉的发饰和王允的服装,怎么看怎么别扭,于是申请了重拍。”
这场戏蔡晓晴跟领导小组申请了重新拍,后来貂蝉和王允在王允府的亭子里商议,亭子下面是水,“这个环境就有纵深和透视的关系,另外水的反射会有光影,光影在貂蝉的脸上晃动,衬托了人物的心情,演员不用去多演,就可以表现人物内心的动荡。另外这场戏人物的妆发也重新做了,后来改了之后才觉得这个路子是对的。”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也是临时搭的景,在延庆官厅水库边上的康西草原,“在空地上搭的虎牢关,拍完之后一两年时间,风吹日晒的,那个景就没有了。”
此外,黄巾起义的画面选在了延庆的天漠,“这场戏的选景也费了很长时间,我们几乎跑遍了北京郊区。因为拍这种戏,首先必须在荒郊野地,其次不能有电线杆子,否则就穿帮了,再次从画面的意境来讲也要符合,不是说看着一个荒地就可以了。”
后来在无锡建了三国影视城,受苏联电影影响很深的蔡晓晴表示,“我当时看《战争与和平》,羡慕人家可以拍出那么宏大的场景,后来看到我们能为拍一部电视剧专门建这么大的景,所以当时就觉得为了对得起那么好的景,也只能往好里拍。”
张绍林:技术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激情
张绍林是94版《三国演义》的分集导演之一,“空城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秋风五丈原”等观众非常熟悉的故事,都是出自张绍林之手。
大家要休息,我伸出肿得老粗的腿
在张绍林正式加入分集导演的队伍之后,工作人员带着张绍林到三国城外景地参观,其硬件设施令张绍林无比激动,“我拍《杨家将》的时候,一集才投资10万块钱,等到了《三国演义》剧组,我发现拍一集戏就花多万元;我拍《杨家将》都是借的景,借座庙,借个公园,没想到拍《三国演义》专门建了一个三国城。当时把我给激动的,到剧组报到后一个星期都睡不好觉,有一种创作的冲动,感觉机会来了。”
张绍林的激动不光停留在嘴上,更体现在行动上。干起活儿来非常拼命且有激情,他用河北话“恨活”形容自己,就是指干活恨不得一下子干完,“我都是摄像、导演、摄影一肩挑。”
“技术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激情。”这是张绍林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的一点。“技术活儿让人感觉不到作品的感染力。我们是用画面来叙述故事,用心和不用心,用几份热情,都能在画面中体现出来。”
为了拍《三国》,张绍林跑遍了半个中国,“在北京拍、在延庆拍、在涿州拍、在青海拍、在云贵川三省交界拍,至少拍了两三个月,春节都是在云南贵州广西交界的地方过的。”张绍林不但自己在片场拼命,而且带着全组人一起拼。“有一次我蹲在那儿拍司马懿的戏,一位副导演跑到我身边,说导演,大家累得不行了,能不能休息休息。我把我的腿伸出来,脚脖子肿得老粗,一按就是一个大坑。他看了以后没再说要休息,默默地走了。”
爱用“烟雾”,增加历史感、厚重感
拍摄的时候,张绍林爱用“烟雾”,为的是增加历史感、厚重感,在气氛上烘托故事。“现在有些历史剧拍摄得太‘干净’了。烟雾的增加,使古代战争的烟火画面增强了战争的惨烈。”张绍林自豪地说,“每次样片送回去,王扶林一看就会表扬,没想到张绍林能拍出这种气氛。”
著名的空城计,在小说中很夸张,似乎诸葛亮天生只要弹琴就能应对,但张绍林把它变成一个人在无奈下的冒险,“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在想不出来点子的情况下,一丢扇子,正好砸在琴上,这种无意之举让他产生了弹琴的想法。而在城楼上弹着弹着琴,突然一根弦断了,诸葛亮的汗都出来了,旁边的童子也很紧张。这些细节都让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更合理。”
这种处理,避免了鲁迅批评的“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张绍林也一直在把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人性化。例如“诸葛亮禳星”,小说里是魏延进屋把灯踢翻,诸葛亮觉得是魏延破坏了他的事。张绍林觉得这是诸葛亮办了一件错事,要修复回来。于是张绍林将情景设计为:诸葛亮禳星那天刮大风。魏延来报告军情,闯入帐篷,风一刮就把灯吹灭了。这个处理减轻了魏延的过错,也批判了诸葛亮的主观臆断,塑造了诸葛亮的复杂性。
张中一:打破规矩给“卧龙吊孝”加戏
张中一是94版《三国演义》的分集导演之一,拍摄了“卧龙吊孝”“姜维之死”以及大结局“三分归晋”等经典片段。古人说“文以载道”,在张中一看来,《三国演义》最终的结果就是两句话——“探古今成败之理,究天人盛衰之变”。
诸葛亮哭周瑜,真哭还是假哭?
“卧龙吊孝”是《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之一。早在94版《三国演义》开拍之前,“卧龙吊孝”就已经有了戏曲、评书、电视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但这段故事一直以来争议颇多,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假哭,他去吊孝是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有人认为诸葛亮是真哭,因为他有政治气度,吊唁周瑜是出于惜才。如何让这段熟悉的故事感动观众,对导演张中一和诸葛亮的饰演者唐国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经过慎重的考虑,张中一让唐国强记住四个字——真心凭吊。
据张中一介绍,“第一,诸葛亮想要巩固孙刘联盟,必须打消东吴将士认为他‘气死周瑜’的想法,他只有真心凭吊才能感动东吴的将士们,才能真正完成政治目的。第二,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他和周瑜其实是惺惺相惜。”
吊唁纸钱,剧组女同志剪了一天一夜
这场戏正式开拍的时候,张中一设计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诸葛亮在周瑜的灵堂外高喊“公瑾,我来迟也”,随后才是诸葛亮带着侍从素服出现。这个开场采用了古代戏曲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张中一叫它“第一声雷”。为了营造氛围,诸葛亮的四个侍从举着四根大杆,杆头挑着大串的纸钱。诸葛亮哭诉道:“公瑾,你慢走啊”,四根大杆一抡,满天都飞舞着纸钱。据张中一回忆,那个时候使用鼓风机不方便,于是他想到利用鞭子的原理,把杆子上系上绳子,再把纸钱都串到绳子上,像甩鞭子一样让纸钱飞舞起来。这四杆子的纸钱,剧组里的女同志剪了一天一夜。
接下来诸葛亮进入灵堂。“按照原本的故事发展,在诸葛亮出现之后,几个东吴大将准备刺杀他,之后赵云上前把剑打掉,戏就打住了。矛盾已经到了顶点,没法解决。而这个矛盾的解决方式大都是采用外力——鲁肃从台阶上走下来,请孔明先生进殿。在现在的影视剧里,许多矛盾也都是这样通过外力冲散的。”张中一说,他很感激唐国强主动提出建议:在剑掉了后,诸葛亮双手捧起剑,交还回去。“这个主意太好了!不通过外力,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情怀来化解矛盾。这个举动把这场戏提高了一个层次。”
于是,张中一在现场修改了方案:诸葛亮拨开赵云,从地下慢慢俯身捡起剑,双手捧给东吴大将。东吴几个将领被镇住了。再拍一个近景,唐国强慢慢抬起头,眼含泪水,复杂的感情就表现出来了。“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台词就是诸葛亮是诚心来凭吊周公瑾,你们要杀就杀吧!这里包含着诸葛亮的胸怀、气度,大智大勇,同时还有一些委屈。这个镜头是我们这场戏的核心镜头,唐国强理解得很好。这场戏虽然只修改了几个镜头,但它做到了从人物性格出发,塑造出了诸葛亮大智大勇的真诚情怀。”
第二个阶段是诸葛亮哭周瑜。这段台词很长,如果让演员一直站在那儿念,就显得呆板无趣。于是张中一想了一招:在不违背汉代习俗的前提下,用四幅帛画(类似于西汉墓出土的“绯衣”),分别画出周瑜刚出山、娶小乔、赤壁之战、孙刘联盟的四个人生阶段,让诸葛亮对着画一边走动一边吟诵,这样拍出来的画面便好看了起来,观众也就不觉得台词冗长了。
第三个阶段是这场戏的高潮。在诸葛亮送完帛画后,用古琴弹起周瑜创作的《长河吟》,在诵完“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知音何方”后,突然弦断,众人痛哭,诸葛亮更是哭得不能自已,一边喊着“公瑾,慢走”一边跌跌撞撞地奔向灵台,以头撞棺,喊道“公瑾,我来也”。这时,镜头切到之前想要刺杀诸葛亮的几个东吴大将,他们早已放弃刺杀,也跟着诸葛亮一起痛哭……
而这段戏之所以能如此打动人心,其实源于张中一的一个大胆突破,“按照汉代的礼节礼仪,人是不能上灵台的。但是当初考虑到这场戏,少了那口气就顶不起来了。我们还是决定打破这个规矩,让诸葛亮哭着,跌跌撞撞地上灵台‘哐哐’撞棺,以此达到高潮。”
一声雷、四幅画、一个突破。张中一靠这三个设计完成了“卧龙吊孝”,他对这场戏也比较满意,“这场戏真正地凸显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还有他的人文情怀。我就是花了点工夫折腾这事儿。”
从“姜维之死”到“姜维不倒”
除了“卧龙吊孝”,把经典的“姜维之死”设计成“姜维不倒”的,也是张中一。而这也是张中一觉得在94版《三国演义》中最难处理的一场戏。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姜维是被乱箭射倒,不幸心痛加剧,自刎而死。姜维死后,魏军剖开了他的肚子,发现“其胆大如鸡卵”。张中一很犹豫要不要这么拍出来,“我觉得这么拍太血腥,对于塑造姜维的形象也没有意义。”
于是在94版《三国演义》中,魏军把姜维团团围住,姜维拿起剑慢慢倒退,靠在柱子上,大喝一声,用剑穿透自己的肚子,把身体牢牢固定在柱子上,双手张开,双目圆睁。紧接着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此时司马昭身边的谋士邵悌向前,对着姜维的遗体说道:“蜀国之灭,绝非将军之罪,实是后主无道而致啊!”又一声惊雷过后,姜维垂下了脑袋和双手,闭上了眼睛。
这场“姜维之死”感动了许多观众,也让张中一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观众看完之后一定不会追究‘胆大如鸡卵’在哪儿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徐美琳张赫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