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见《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前半段《用奇谋孔明借箭》。说的是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决意设计斩之,请他监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日内造齐,并立下了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吩咐军匠人等,故意拖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予齐备。
鲁肃来诸葛亮处探听虚实,诸葛亮向他借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到了第三日四更时分,大雾弥漫,长江之中,对面不见人。诸葛亮命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往北岸进发。接近曹营水寨,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在船上擂鼓呐喊。
诸葛亮剧照曹操传令:“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且不可轻动。可拨弓弩手乱箭射之。”于是集合水寨,旱寨的弓弩手约一万余人,尽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诸葛亮又教把船调回,头东尾西受箭。待至日高雾散,命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了箭支。
诸葛亮命各船上军士齐声喊叫:“谢丞相箭!”曹操追之不及,懊侮不已。诸葛亮就这样不费半分之力,得了十万支箭。鲁肃说:“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诸葛亮说:“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鲁肃拜服。周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三国演义》有诗赞之日:
诸葛亮“草船借箭”之事,讲起来确实很神奇,但并不见史书记载,而且有些地方也是不合情理的。
第一,故事又是在周瑜要杀害诸葛亮的背景下发生的,而周瑜不会这样,辩已见前。
第二,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敢于这么干,如此胸有成竹、镇静从容,是因为他算定了届时必有大雾,自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不过,诸葛亮把天气预测得这样准确,是不太可能的。我们不否认诸葛亮有一定的天文、地理以及气象方面的知识,但根据当时的科学水平和观测、计算等手段,能如此准确地判定气候变化吗?这是把诸葛亮神化了。如果他没有太大的把握,三天之后没有大雾,借箭不成,岂非要人头落地?
诸葛亮剧照第三,就算当天确有大雾,你能保证曹操一定要下令乱箭齐发?如果他命令士兵在江边严阵以待,刀出鞘,箭上弦,引而不发,诸葛亮的箭到哪里去借?即或曹操真的下令放箭,在大雾之中也瞄不准,假如落在船上的箭只有五六万支直至八九万支,不足十万之数,诸葛亮岂非又要脑袋搬家?
孙坚借箭也不见史书记载
《三国演义》上还写了一个孙坚借箭的故事,见第七回的后半段《孙坚跨江击刘表》。大意是:袁术命孙坚击刘表,刘表命黄祖领江夏之兵为前驱迎击孙坚。孙坚率船队杀奔樊城。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孙坚的船队傍岸,下令乱箭齐发。
孙坚剧照孙坚命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的箭已放尽,孙坚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当日正值顺风,孙坚命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持不住,只得退走。孙坚率军上岸,三面夹攻,黄祖大敗。
这个情节也不见史书的记载。但其中的数据有参照作用。孙坚的一个船队,一连三天,船数十次傍岸,不过共受箭十数万支;诸葛亮只有二十只船,不过几个时辰,就受箭十万有余,对比之下,这个数字也太玄乎了。
孙坚剧照孙权借箭:故事的原型
古代还有一个孙权借箭的传说,说是发生在建安十八年(公元)的濡须之战中。见于《魏略》的记载,说是孙权乘坐大船来观察曹操的军事部署,曹操下令弓弩乱发,箭落人船上,船的一面偏重,快要翻了:孙权因而下令回船,再以另外一面受箭。两面箭的重量平均了,船也就安稳了,于是开船而归。
孙权剧照这件事《三国演义》没写,《三国演义》上所写的孙坚借箭和诸葛亮借箭大约都是从“孙权借箭”的传说移植过来的。《三国演义》先把这个故事移植到孙坚身上,再移植到诸葛亮身上,前后作了两次处理。
第一次的“孙坚借箭”,其情节比较简单,大体上和“孙权借箭”的情节差不多;而等二次的“孔明借箭”,则经过一番细:致的改编与加工,它的传奇性更浓,艺术感染力也更强了;从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其原型“孙权借箭”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