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把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合称为江东十二虎臣。和蜀汉五虎上将相似,历史上没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十二将在《三国志》中同传,故而得名。顺便提一句,很多人认为五子良将这个称谓是历史上的,严格来说也不准确,陈寿确实有“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说法,但并没有给出这个组合就叫做“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也不见于《三国演义》,是民间衍变而来的。
十二虎臣的顺序个人认为主要是来自资历,无关官职。比如三朝元老程普,最高只做到荡寇将军,属于杂号。这是因为随着孙权地位的变化,后期将领也跟着水涨船高,而早期的重臣就相对较低。至于功绩,向来见仁见智。
就武力排名而言,我们只能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来分析,毕竟在历史上除非极为勇猛,否则很少有专门的介绍,而且真实战争中斗将很少,基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主将一般也不会经常杀入敌阵,所以不好判断。
甘宁(兴霸)
甘宁第一基本没有悬念,由于罗贯中将刘备和曹操作为正反两方细致描写,而东吴沦为酱油的缘故,使得江东整体武学水平低下,从孙坚到孙皓时期,一个超一流大将都没有。
甘宁是锦帆贼出身,用《水浒传》中呼延灼的话说属于绿林手段,但是这反而让甘宁成了一个多面手。他马战主要武器是大刀,但是平时混战或者水战基本什么都能用,短刀、铁链、盾牌……尤其善射,这也符合船上水战的特点,单论箭术,个人认为甘宁足以位列全书三甲。
我们来看一下甘宁的战绩:
射死凌操砍死邓龙射死黄祖射死蔡壎斩杀蔡中斩杀马延斩杀张顗链砸朱光(砸到后军士一拥而上,乱刃分尸)冷箭射中乐进面颊(此后乐进再未出场,不知道是不是射死了)
如果按照斩将数量算,整部《三国演义》中只有赵云、关羽和张飞比甘宁多。除了这些一对一的战斗或者混战外,甘宁此生演的最出彩儿的一场戏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百骑劫曹营”,冲进曹营,大杀四方,百骑去百骑回,堪称奇迹。此时东吴刚经历逍遥津的噩梦不久,甘宁的这次踹营对东吴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孙权也因此称“孟德有张辽,吾有甘兴霸”。
所以说,甘宁位列十二虎臣第一勇武上将,实至名归,整个东吴能与之比肩者,只有孙策和太史慈。
凌统(公绩)
凌统是很容易被忽视和低估的东吴大将,说到底还是东吴的笔墨太少。由于父亲凌操被甘宁射杀,所以在甘宁投吴后,凌统屡次发难,甘宁则是能忍则忍,尽量不和凌统起冲突。
凌统曾与曹魏五子中的两位交过手,全部不分胜负。一个是张辽五十合,一个是乐进三十合。能够五十合战平张辽,说明凌统具备了一流武将的潜质,不过孙权提前收兵,通常被看作凌统略处下风,而三十合战平乐进,也说明了凌统即便可以跻身一流大将,也属于比较靠后的。
另外,凌统在与乐进大战时,曹操曾命曹休放冷箭,凌统战马中箭被掀翻,眼看就要身死,亏了甘宁一箭射中乐进,至此凌统与甘宁摒弃前仇,结为生死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凌统统兵也很在行,曾短暂替周瑜统军,可见其除了冲锋陷阵,统率能力也不错,不然也不会让心高气傲的周瑜高看一眼。
周泰(幼平)
我相信很多人会把周泰放在第二位,在苏州评话三国的二十四名将打油诗中,甚至都提到了周泰。但是我觉得周泰勇猛、悍不畏死为他加分不少,他的硬实力不会高过凌统。
周泰曾斩杀过战五渣张南,击退过曹仁,并且在乱军中先救孙权后救徐盛,遍体鳞伤依旧死战不退。射死甘宁的蛮王沙摩柯也被周泰二十合斩杀。
看似战绩不错,实则不是很有说服力,冲阵虽然很猛,但是演义中冲阵之后完好无损的也不少,而且联手韩当三十合战平许褚,许褚还游刃有余;夷陵之战,面对后辈关兴、张苞的叫阵也未曾出战。
程普(德谋)、黄盖(公覆)
两员老将的实力伯仲之间,照周泰相比不遑多让,不过各自特点不同。
程普属于“稳”,而黄盖属于“狠”,从气势上讲,黄盖看起来更凶,而从战绩讲,程普更好。
程普使一条铁脊蛇矛,曾在汜水关枪挑胡轸,另外还和江东顶级大将太史慈战三十合不分胜负。而黄盖也有箭射文聘的表现,特别是在赤壁之战,无论怒斥群儒还是献上苦肉计,并为此献身,都让人肃然起敬。
另外,他们都有击败黄祖和蔡冒的战绩,个人认为整体来二人说伯仲之间,如果一定要分排名,程普在前。
韩当(义公)
韩当是十二虎臣的分水岭,在其之上的都是能与一流大将有一战之力的人物,在其之下的基本都实力平平,甚至可以说战五渣。
韩当独自与人斗将的战绩不多,另外还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作为最早一批东吴大将,韩当既没有“老”的交代,也没有获得超然的地位,感觉不像程普、黄盖那样拥有很高威望,整体来说属于二流武将。
丁奉(承渊)
丁奉的实力其实一般,关羽命廖化突围求援时,曾命关平护送。而当时拦截的就是丁奉,结果被关平杀得大败,可见丁奉硬实力不够,不过考虑到关平能三十合战平庞德,而且护送廖化突围是拼死命,所以丁奉的这份战绩也不算太糟糕。
而他的高光期却不可小觑,老年成了扭转乾坤的关键,杀死了韩综、桓嘉。同时,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威震江东都张辽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因此重伤不治。
其实《三国演义》已经拉低了丁奉,在历史上,丁奉是出名的骁勇善战。
董袭(元代)、徐盛(文向)
完全是矬子里拔大个,他们的硬实力未必强得过其他几位,不过有还算有高光的时期,所以排在这里。
董袭没多少戏份,不过杀了严白虎;徐盛属于智将或者说儒将,冲锋陷阵其实并不是太擅长,敌不过冲阵的曹仁,还被围困需要周泰救,不过后期单挑胜过曹休的先锋,被其称作“勇不可当”,可见勉强还能看。
潘璋(文珪)、蒋钦(公奕)、陈武(子烈)
潘璋抵不住关羽三五合,对战黄忠数合之后料敌不过,而且后期面对关兴都犹如惊弓之鸟,被一路追杀,最终身死。
蒋钦同样不三合就抵不住关羽,败阵而走;陈武更惨,虽然在孙策平定江东时,他曾斩杀过两员杂鱼将领,不过在与庞德对战时完全抵挡不了,败逃时还被树枝刮住,使其为庞德所杀。
综上所述,以《三国演义》为基准,我心中十二虎臣的排名及武力值依次为:
甘宁95凌统91周泰89程度88黄盖87韩当84丁奉79董袭77徐盛77潘璋76蒋钦75陈武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