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的出名,源于年他在《百家讲坛》的一档节目,名字叫做《品三国》。
节目中,易中天教授诙谐风趣,讲了很多有关于三国的趣历史和冷知识,一时名声大噪,广受追捧。
此后,他又将《易中天品三国》的文稿无底价竞拍,书籍出版后立即成立热门畅销书,霸占着全国各大书城最显眼的展位。可以说,易中天打造了重新解读三国的“新文化阵地”。
但是,又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易中天在各种场合对展现了他批判的一面: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不靠谱!
易中天他主要有这样两个论点:一是《三国演义》不是一部严谨的作品,很多地方的记载都不符合史实;二是《三国演义》打着忠义的旗号,宣扬着伪善与权谋。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歪曲历史、三观不正!
这样的言论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这部千年罕见的“旷世奇作”,却被易中天从根本上否定,那么,他的论点是否站得住脚呢?
虽然说,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三国演义》在每一个国人心中,或许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这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开创了一代文学先河,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的必读图书。
“三国文化”不仅深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甚至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浓烈的“三国风”,吸引了无数“洋粉丝”。
明代高儒在《百川书志》中高度评价了《三国演义》:“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述百年,概括万事。”可谓评价非常高。
三国演义首先,来探讨一下《三国演义》“歪曲历史”的说法
在易中天的世界观里,《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都可以改编,唯独《三国演义》不行,因为“三国”是有一段“真实历史”摆在那里的,我们要了解这一段的历史,就应该去读《三国志》。
然而“史实”从来就不是《三国演义》所主要追求的。“演义”一词很早就出现,其含义就是“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
既然是演义,就必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增强可读性,从而达到打动读者的目的。倘若像《三国演义》真正像史书一样平淡无奇地记录,恐怕除了历史学者,估计也没有其他人去打开这浩繁的。
《三国演义》从来没有以“正史”来标榜自己,而是以说书式的嬉笑怒骂呈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我们看待《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都是古籍,但它们的成书背景、服务受众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差别。
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写,陈寿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不仅是西晋的史官,还当过蜀汉的官吏,先后任过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等职,但因为受到当时权臣黄皓的排挤,久久不能升迁。
《三国志》的成书时间是公元年-年,距离魏平蜀汉、司马篡权并不久远,因此陈寿有机会获得接近史实的一手资料,有些“大事件”还有机会亲身经历和参与。
比如,陈寿就职于蜀汉后期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手下,并得到赏识。姜维北伐和邓艾、钟会平蜀等一系列战争,正是发生在陈寿任上。
那么,《三国志》是否就能奉为信史呢?
综合而言,《三国志》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我们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正统性问题。陈寿虽然原来是蜀汉官员,但出仕晋朝,因此站在晋朝的立场上来写书,晋又奉曹魏正朔,所以文中对司马氏、曹操等多有辩护。
二是陈寿出身蜀汉,对败亡的故国有感情却不能抒发,所以《蜀书》篇幅最短的原因可能就出自于此。三是《三国志》的“曲笔回护”太多,历来为史学家所诟病,掩盖了一些史实和作者的真实想法,对后人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陈寿历史学在证明“信史”上有着一套完整严谨的逻辑体系,需要不同的史料相互佐证,有时甚至需要考古的材料来加以说明问题。
一个论证下来,无比繁复冗长,对于一般人而言,根本是毫无意义。倘若真要较真,官修王沈的《魏书》、私撰的鱼豢的《魏略》、官修韦昭的《吴书》都早于《三国志》,是否更具史料价值?易中天劝大家要弄清史实,为何不开个一长串书单来加以推荐?
《三国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是在市民社会发展壮大、文化层次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虽然有介绍历史知识、传递价值观的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群众茶余饭后手捧的读物,本身就不是学术性著作。
易中天则站到这个对立面,以还原历史形象为旗号,对三国人物评头道足,说什么要还原真实曹操,正说诸葛亮,替周瑜辩诬,重评司马懿,加上一点所谓“史实”,将《三国演义》拆解的七零八落,据此又得出“要《三国志》,不要《三国演义》”的结论。
这种荒谬的看法,不但混淆了“文学”与“历史”的区别,也忽略了《三国演义》创作的背景初衷,借着多读一本《三国志》,向着群众卖弄不成熟的“历史知识”。
倘若像易中天说的一样,电视剧对照着《三国志》来拍,如此,就没有“桃园三结义”,没有“三顾茅庐”,没有“空城计”等等的经典桥段,有的只是冷冰冰的征伐与政治,那么,“三国”还会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吗?
易中天品三国再来看一下被易中天所抨击的价值观
易中天认为,《三国演义》中所宣扬的“善”是极其虚伪的。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抱持以蜀汉为正室的观念,塑造了蜀国仁、义、礼、智、信、勇的传统价值观,以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一批蜀国的文臣武将为代表。
在曹操南征时,刘备表态“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在逃亡时没有抛弃数十数万樊城百姓,冒着巨大的军事风险缓慢前进,体现了一代仁君应有的形象。
对待自己下属,刘备也是体现了“善”,无论“摔阿斗”,还是“托孤白帝”,都是自古“君臣一心”的典范,深深印入国人心中,数百年间代代的人读之,无不为之动容。
无论历史上的刘备是否真是“大奸似忠”,或者运用权术服务自己的政治目的,但《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的的确确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形象。
刘备设想深身处元末乱世的罗贯中,多么渴望在这个危乱之际有圣人明君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于既倒,重新复兴中华的文明。而这些希望,都隐隐寄托在曾经的叫做“蜀汉”的国家身上。这是这么多么质朴和纯粹的观念!
而关于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形象,也是出于故事情节的考虑而树立的一个“反派”,为的就是反衬正面人物的伟岸形象,这不是小说、影视等惯用的手法吗?基于作品对曹操“奸雄”或“枭雄”的评价,也完全基于文学形象的考量,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关于“权谋”的批判就更站不住脚了。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权谋”正是《三国演义》的出彩之处。中国人对于智慧有一种特别的执念,相比“匹夫之勇”,我们更喜欢“四两拨千斤”的轻巧与灵动。
罗贯中尤其在军事与政治的斗争中,我们推崇用“巧劲”去解决问题。世界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孙子兵法》就记载:“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言简意赅言明了“谋”的地位。
正因为有了“谋”,才有了各种明争暗斗的云波诡谲,才有了以少胜多的必胜勇气,这些才是真正打动读者的地方。
《三国演义》中将实力相对较弱的蜀国设置为“正义”的一方,吊足了所有读者的胃口,让大家期待着,这个偏安西南的一个弱国,能靠着诸葛亮等一帮充满智慧的人,带领蜀国实现最终的逆袭。这是每个人心中灵魂深处最善意的表达。
三国所以,《三国演义》是一部恢弘大气的历史小说著作,构筑了一个“三国”的完整世界体系,体现了当时人民对于圣人明君的渴望、对于儒家文化复兴的期待,客观上传播了三国的历史知识,丰富了三国的文化内涵,在宣扬传统文化、增强国学文化吸引力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国演义》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然站在文学的巅峰,历经褒贬却不褪色,反而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