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翻译家杜光林。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缅甸电视台就开始播放中国的《西游记》及《包青天》等电视剧,孙悟空、包青天等角色在缅甸可谓家喻户晓。”在9月22日举行的国际出版论坛孔学堂国学分论坛现场,缅甸翻译家杜光民如此谈论中国文化在缅甸的传播情况。
论坛上,中外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这一主题,纷纷就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杜光民不仅分享了中国文化在缅甸的传播情况,并表达自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
杜光民说,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早在中国唐代,缅甸的使团就访问过中国古都长安,且很早就有中国人定居缅甸。与全球的华人一样,缅甸华人也过春节以及其它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在缅甸具有广泛影响,中国电视剧在缅甸更是受人喜爱。”杜光民谈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缅甸电视台就开始播放中国的《西游记》及《包青天》等电视剧,孙悟空、包青天等角色在缅甸可谓家喻户晓。
他表示,除了电视剧,缅甸人也很喜欢中国优秀传统书籍,如“四大名著”。其中把《红楼梦》翻译为缅甸语的翻译家,当时还获得了缅甸国家文学奖翻译奖。虽然缅甸人对《三国演义》《西游记》也较熟悉,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完整的翻译。
不仅是传统文学,以鲁迅、老舍、郭沫若、矛盾等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在缅甸也广受欢迎。如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屈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缅甸的作家和翻译家介绍给缅甸读者。后来钱钟书的《围城》在缅甸出版,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