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此三人背景实力雄厚,手持一副好牌,却打得稀烂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汉末年自黄巾起义开始,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董卓进京挟持天子,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直到最后魏蜀吴三分天下。这其中曹操、刘备和孙权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当然也不乏许多背景优厚实力很强的人。他们一开始就兵强马壮,比曹刘孙不知道强上多少倍,可以说是手持一副好牌,却打的稀烂最终被淘汰出局。他们分别是袁绍、袁术和公孙瓒。
袁绍,字本初,实力雄厚家世显赫,号称是四世三公,可以说得上是背景强大。所以十八路诸侯齐聚一堂讨伐董卓,袁绍即被推荐为盟主。之后袁绍先后占据冀州,最后大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到达顶峰,在当时是最大的军阀了。可这么好的条件,袁绍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却被实力小自己好几倍的曹操给打败了呢?首先,袁绍帐下谋士很多,比如许攸和郭图。曹操攻打徐州城,徐州刺史陶谦派人求袁绍出兵解围,许攸多次劝说,可袁绍却为了小儿子的病情打了许攸几十大板。而且谋士与谋士之间意见不合,内部不团结,尔虞我诈。再者,袁绍的三个儿子手握兵权,可面和心不和,暗地里争权夺势各怀鬼胎,都想成为袁绍的接班人。最后袁绍太轻视曹操,以致于官渡大败。
袁术,字公路,与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出任副盟主,掌管兵马和粮饷。袁术是嫡出次子,袁绍是庶出长子,袁术地位略高与袁绍,而且袁术打心眼里根本瞧不起袁绍。这两兄弟可以说是一对笑面虎,更是面和心不和。袁术在前期可以说是势力首屈一指,从小一帆风顺,最后官至虎贲中郎将。后来长沙太守孙坚被刘表射死,其子孙策投靠袁术,再加上孙坚生前的将领为袁术征战天下,实力不可小觑。孙策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用传国玉玺换回自由和四位大将,回到了江东。而袁术此时犯了致命错误就是称帝,不仅没得到支持,还招来大祸。其他诸侯为了抢夺玉玺,就开始联手攻打袁术,最终一代枭雄袁术死在了传国玉玺。
公孙瓒,字伯圭,出身贵族。从小就机智过人,一路顺风顺水升迁到了中郎将。公孙瓒军事能力很强,在边疆屡立战功,北方游牧民族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捣乱。在当时公孙瓒还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被后人称之为“白马义从”,威震天下。不过后来公孙瓒指挥失误,白马义从全军覆没,公孙瓒势力日渐衰落。虽然公孙瓒军事能力很强,但政治能力很弱,而且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当时刘虞担任幽州牧是公孙瓒的上司,可公孙瓒拒不配合工作还处处刁难。最后两人翻脸,公孙瓒将刘虞送进牢中,最后杀了刘虞一家。刘虞的儿子刘和为了给父亲报仇,联合袁绍在易京大败公孙瓒。公孙瓒也是手握一副好牌却被打得稀烂,失去了与其他人争霸天下的机会。
袁绍、袁术和公孙瓒三人,从小出身不凡,一帆风顺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实力雄厚远非曹操、刘备所比,可三人也许是太顺利了,对许多东西太过于执着,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处理方法不对,再加上指挥失误,终于葬送了自己。总之,要想成功就应该学会“取舍”。大家觉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