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有这样一部作品:诸葛孔明去世后穿越21世纪的日本,然后成为一名鲜为人知的小歌手的经纪人,带她在音乐界打了一天,精通打碟和RAP,每天在涩谷街唱跳RAP。也许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什么神经病?
毕竟,想整出个烂活很容易,但要控制一个足智多谋的历史角色并不容易。那么,什么是优秀的反穿越呢?
在谈论这部《派对浪客诸葛孔明》之前,我们首先要谈谈它的一位老前辈——九五至尊。
作为香港TVB电视台是两大穿越神作之一,《九五至尊》讲述了雍正皇帝被刺时的突然故事-穿越21世纪的香港,并以自己的智商和气度终于在商场打出一片天。
(“大清亡了”就是出自该片)这部剧受到好评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对历史人物穿越本身下太多的笔墨,而是从言行和姿态上塑造了人物,然后用一些只有本人才能这么说的语言习惯讲述一个完全现代的故事。
(如果不是反穿越,这种台词只会显得)利用反穿越角色的独特历史地位,配合优秀的现代剧情,才是既不写崩角色又能展现反穿越魅力的方法。
以上的要求,《派对浪客诸葛孔明》都做到了。
听起来很恐怖对不对,来,听我细说。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本对于东亚文化圈影响过于深厚的历史小说,而诸葛孔明,则可能是其中塑造的最有魅力最有人气的一个角色。
用鲁迅的话来说——多智而近妖。
孔明作为一个过于高智商以至于鲁迅都看不下去了的高人气角色形象,一旦写崩那少说得吃三斤臭鸡蛋。
而从漫画和动画的口碑来看,很显然,这臭鸡蛋是送不出去了。
无论是穿越后非常淡定的融入了当地环境,还是四个小时了解世界常识甚至理解了什么是区块链,我们的丞相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彻底的融入了现代社会,各路电子产品和信息得心应手,并且很快开始利用它们获得自己需要的情报。
丞相精通音律的特典也展现的淋漓尽致,第一次来到酒吧时就意识到了BPM的概念,并很快掌握了音乐节奏对观众情绪调动的技巧。
至于酒吧打工这种小事,那就不提了。调个饮料收割银,对于丞相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而后面的剧情里,无论是动画中已经做出来的“石兵八阵”和“无中生有”,又或者接下来大家会见识到的“草船借箭”,无一不是完美符合历史兵法的现代娱乐战术。
孔明甚至还是究极社交牛逼症,出门溜达几圈就能给女主拐来强力的外援,大晚上走在涩谷街上能从这头打招呼到那头。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人不认识这条街上的“孔明哥”。
他甚至还能说着英语去RAP战挑战三连冠RAP高手。
原作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作者对孔明恐怖的厨力,以及对其本身的尊重。正如同作者在动画前的访谈所说:
“孔明穿越本身就是噱头,但是孔明本人绝对不是搞笑的点,不然的话《三国志》的读者们就会觉得‘啥玩意?啊’,所以是带着不能让他们感到违和的心态来制作动画的。”
什么叫尊重原作啊!
而且不仅如此,原作者的厨力恐怕比绝大多数国人都要强。在日语里有个环境,那就是只要有关三国的东西,统统叫“三国志”,《三国演义》也叫做《三国志演义》。所以说大部分讨论“三国志”的人,水平其实也就停留在看过《三国演义》的水平。
如果说在第一话孔明得知蜀汉已灭,天下终归司马家时的苍凉之色是每个知道三国的人都能画出来的东西,那么当三国迷老板质问孔明为什么要派马谡守街亭时的剧情,就真的有点东西了。
(上来就是送命题)孔明的回答是这样的:
这段内容无论是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又或者是日本主流的新版《三国志》里都没有没有的,那么它的出处是哪里呢?
答案是——《三国志-蜀书九-马良传》的第六节: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衆拔谡,统大衆在前,与魏将张合战于街亭,为合所破,士卒离散。”
他真的,太懂孔明了。
最重要的是,抛开孔明不谈,这作品依然牛逼啊!通过种种细节,我们了解到了作者到底有多厨孔明,但是咱毕竟是来看动画的。你说这是孔明P辅佐女主走上歌手之路的动画,那四舍五入不就也是个偶像片。偶像片嘛,归根结底两大核心竞争力:妹子可爱么?歌好听么?这你可就来对地方了。
动画剧情开场就是一小段LIVE,直接展现女主的舞台风范,像这样的高质量LIVE动画几乎每一集都能看到,不仅是女主月见英子,就连作为反派的女歌手,其舞蹈动作和歌词都非常专业,临场感极强。让人完全不会感觉主角的解说是在尬吹。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漫画中,音乐和舞台的表演可以说是非常华丽的。这种“吹太狠”的内容,经常会让观众对动画化后的内容产生巨大的落差感。
动画组能把这部分属于动画特有的内容做好,也算是圆了漫画观众在原有载体上只能接收停滞的画面信息,而不能将声音和音乐,彩色且动感的画面信息的遗憾。
而说起遗憾,孔明的故事绝对算一场令日本读者痛心巨大的遗憾。
有多痛,痛到以《三国演义》为原型翻译、再创作的日版《三国志》的文人吉川英治将故事的结尾定在了孔明星落五丈原。
孔明努力了一辈子,但最终没能看到统一与和平,他的事迹被翻译被传播到了日本,他的故事也获得了相当多人的感动,吉川英治本人也说过:“我没办法接受孔明的离开,所以翻译工作才潦草的结束,停在‘孔明星落五丈原’这里。”
所以,你看。
作者创作这份作品的初衷,好好地写在了作品的开头。
这段对于孔明来说略微出戏的台词,实为作者创作的初衷。
如果丞相能去一个和平的世界,他能过上轻松快乐的生活吗?他能没有压力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吗?
《派对浪客诸葛孔明》不就来了。那一天,日本人们终于回想起了孔明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