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邵巧治正在策划新学期厦门市小学的阅读活动。新学期,厦门各小学将在阅读评价上再出新招,而这些新的评价方法的实施和启示源于上学期举行的一场有7万名小学生参加的阅读比赛。这是厦门市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阅读比赛,比赛已过,但其留下的思考却值得借鉴。
一场7万人参加的阅读比赛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先看儿童版,再看原著,里面能看到英雄的豪情,还能看到英雄的勇敢,更有智慧。”来自厦门市思明区群惠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张骏懿向评委介绍了自己的书单,并讲述其中《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的感受。这是厦门市小学生语文阅读风采比赛决赛的场景。
此次比赛由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前后历时近4个月,共经历4轮赛程。第一轮由全市7万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线上初赛,在“厦门市中小学阅读平台”上进行。平台除了能进行阅读闯关比赛,还能在线上阅读整本书籍。第二轮由各区属学校以及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分别开展比赛,最后按比例推荐共名选手参加第三轮全市笔试,评出一、二、三等奖。而在第四轮,按笔试成绩组织获得一等奖的94名选手参加面试,角逐特等奖。最终,来自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实验小学的孙启恒等19位选手获得特等奖。
比赛的主要组织者邵巧治介绍,比赛不与学生升学挂钩,也不与学校考核挂钩,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多读书,推动教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