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历史第篇:从历史记载及小说论曹操、关羽及诸葛亮。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他生在元末明初,距离三国时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罗贯中的籍贯、生卒年代和一生事迹,至今都已经无法追溯。那么《三国演义》是如何产生的呢?又为何能如此风行?
从唐朝起,中国就已经有一个“说书人”的行业,到宋代是更加流行。民间说书人在都市的酒楼、茶馆和乡间的以白话口语对群聚的百姓说故事,然后向听众收取小钱以养家糊口。说书的内容大多数取材于历史故事,不同的说书人各有各的话本。同时也有文人开始将这些话本收集整理,写成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就是这样产生的,中国另外有《水浒传》及《西游记》等著名的章回小说,也都是这样产生的。
在中国古代,由于帝王提倡儒家思想,人民也一向重视伦理关系,“忠孝节义”是大部分人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三国时代发生许多感人的历史故事和事迹,不但符合“忠孝节义”的标准,又迂回曲折,极具戏剧性。在说书人的时代,三国故事已经得到许多民间老百姓的共鸣,大受欢迎。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其中情节的安排,气氛的渲染,背景的刻画,动作语言的夸大,文字的生动活泼,都是一流的,所以写书一气呵成,民间争相传抄。《三国演义》因此又进一步对后世发生极大的社会教育力量,影响之深远,无与伦比。
明朝以后,中国流行戏曲,《三国演义》的许多情节又被引用为戏曲的素材。清朝初年,京剧及地方戏也有许多剧本是取材自三国故事。有人统计,在京剧的戏码中,取自三国故事的就有一百四十八出。进入二十世纪现代社会,华人世界的漫画、卡通人物、电影及电视剧也还是常常从《三国演义》吸取养分。到了网络时代,电子游戏和在线游戏盛行,《三国演义》的故事也是最常被拿来使用的主题。《三国演义》的影响因而是历久弥新,从来不曾消退过。
《三国演义》不只影响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整个华人社会,也影响到日本和韩朝。日本战国时代及江户时代早期的武士们,无一不崇敬并刻意模仿三国故事里面的人物。在朝韩的高丽时代及李氏朝鲜时代,关圣帝庙也是到处可见,《三国演义》无疑也塑造了日本和朝韩古代社会的价值观。
说到《三国演义》的内容,无疑大部分出自《三国志》。《三国志》是由一位曾经在三国时代任职蜀国的陈寿(公元——年)在西晋时代写成的。由于几乎是同时代,陈寿的态度又十分严谨,历来的史家都公认这部书是二十五史中极为杰出的一部正史。不过也有人批评这部书写得过于简要。
南北朝刘宋时期,也就是三国时代结束后约一百五十年,有一位名叫裴松之的历史学者奉命为《三国志》作注释。裴松之博采群书,所列的参考史料达到二百四十几种,其中有正史、杂史、传记、笔记、家谱、文集等,十分多样而丰富。裴松之最后完成的注释文字竟然比本文多三倍。然而也正是因为裴松之的注释如此面貌丰富,使得罗贯中能够从中取材,而让《三国演义》的内容更加吸引大众。不过罗贯中笔下的三国人物已经和陈寿笔下的人物有很大的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