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面所写的很多人和事,与正史的记载完全不符。有些甚至完全相反,比如下面三件:
第一:孙坚和华雄之战。
华雄,是董卓手下的都督。三国演义里面,华雄一出场就打败孙坚,斩杀了孙坚的大将祖茂。之后在虎牢关下,杀了诸侯大将俞涉、潘凤等人。最后武圣关羽出手,一刀斩了华雄,这就是著名的温酒斩华雄。
但是在正史上,华雄却是孙坚斩的,祖茂也没有死。三国志里面的记载是:孙坚移屯梁东,
被董卓的军队攻击,孙坚率领数十骑溃围而出。孙坚常戴赤帻,于是脱帻令部将祖茂戴着。董卓麾下骑兵争相追赶祖茂,故而孙坚从小道得免于难。祖茂被赶得困迫,于是下马,以帻冠挂在烧柱之上,自己伏身草中。董卓之骑兵望见,围绕数重,发觉是柱,乃去。孙坚收拾败兵,再战于阳人,大破董卓军,枭其都督华雄。
明显不是关羽杀了华雄,而是孙坚斩了华雄。那个时候的关羽,应该跟着刘备在四处游荡,没有参加这次战役。罗贯中为了吹捧关羽,便帮他从孙坚那里抢来了这一件大功劳。
第二: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里面单刀赴会的是关羽,说关羽为了荆州之事,只带了周仓一人、一把青龙偃月刀过江,与鲁肃会面。见面之后,鲁肃直奔主题,索还荆州。关羽把话题叉开,鲁肃却步步紧逼。关羽以刘备继承汉室土地为由,严辞拒绝,周仓道:“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
关羽变色而起,从周仓手中夺过大刀,假意叱退周仓。关羽装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带着杀气说道:“今天饮酒,我已醉了。莫要再提荆州之事,担心我这刀伤了故旧之情。改日我再请到荆州赴会,再作商议。”鲁肃挣脱不得,被吓得魂不附体,埋伏好的东吴将士不敢轻举妄动。到了船边,关羽这才放了鲁肃,拱手道谢而别,鲁肃半晌才缓过气来。这里的鲁肃,就是一个懦弱、胆小之徒。
正史的记载却截然相反:刘备一直拒绝归还荆州,孙权命令强行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攻陷三郡之后,关羽率军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为了维持联盟,邀请关羽会谈。鲁肃都部下担心对方会摆“鸿门宴”,鲁肃毅然只身去见了关羽。
双方相见之后,鲁肃不顾危险,据理力争。席间关羽的一个部下说:“夫土地者,惟得所在耳,何尝之有”,鲁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鲁肃的一番慷慨陈词,令关羽哑口无言。最后,孙刘两家达成协议: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鲁肃不但赢得了谈判的胜利,还维护了孙刘联盟。
第三:诸葛亮和曹真的两次大战。
在三国演义里面,魏国的大都督曹真,屡次三番的败在诸葛亮的手中。最后,还因为诸葛亮的一封信,曹真被活活气死。不仅如此,曹真还远远不如司马懿,就是一个无能之辈的形象。
然而在正史里面的记载,却是曹真两次打败了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曹叡亲征至长安,派遣曹真为都督,率领诸军驻扎在郿城。曹真派右将军张郃进军援救,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与此同时,曹真亲自率军在箕谷击败了赵云、邓芝的偏师。诸葛亮担心遭受夹击,被迫退兵。
此战之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曹真命部将郝昭、王生驻守陈仓,修筑城池。第二年春天,诸葛亮二次北伐,攻打陈仓。郝昭早已有备而战,诸葛亮久攻不克。蜀汉军队兵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曹真因此战之功,被增加食邑。
由此可见,诸葛亮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打赢过曹真。当然那个时候,司马懿也没有出现在战场之上,就谈不上什么空城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