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临终前,留下三道遗令,其中一道被考古

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发生在曹操临终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陈群和曹洪。原文如下:(曹)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曹洪等顿首曰:“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当霍然。”操曰:“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寿六十六岁。时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也。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病情加重,自觉命不久矣,便将曹洪、陈群、贾诩和司马懿等人招来托孤。曹操认为自己戎马三十年,歼灭群雄无数,只可惜还来不及剿灭孙权和刘备。同时,曹操在众人面前再次确定了曹丕的继承人地位。之后,曹操又名随从将自己收藏的名香等物品赐给妻妾,并叮嘱她们要勤习女工,多造丝履。除此之外,曹操又下令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七十二疑冢。在作出这一系列的交代之后,曹操病重而亡。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纵横天下”,意为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语出元代陈以仁所著杂剧《存孝打虎》第一折中的“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小说中描述的曹操对于未能剿灭孙权和刘备的遗憾,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据《三国志》及相关史料载,曹操在临终前一共发布了三道遗令,其中没有一处提到孙权和刘备。《三国志武帝纪》中,曹操的遗令是这样:“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这道遗令的核心其实就是两个字:薄葬。在《通典》中,也记载了曹操的一道遗令。这样遗令是这样:“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这道遗令的意思与《武帝纪》一样,也是薄葬之意。另外,在《文选》中还有一道曹操留下的遗令。曹操在这道遗令中提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这也是成语“分香卖履”的由来。至于小说中提到的曹操遗命设立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根据民间传说而改编出来的情节。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因为就在《文选》提及的曹操第三道遗令中,有着曹操葬地的明确记载:“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这就说明历史上的曹操根本没有设立疑冢。而从曹操墓的发掘过程来看,不仅地点就在西门豹祠堂附近,周边也并无所谓的“七十二疑冢”,也印证了曹操遗令的真实性。参考书籍:《三国志》、《文选》、《通典》、《三国演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