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有4国并存,为什么三国演义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王室衰微。又设州牧一职派往各地,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兼军事长官,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许多势力逐渐崛起并互相争夺权力,经过多次的联盟和背叛,最终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势力:魏、蜀和吴。这段时期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但是大部分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也只是部分而已。

实际上,当时有四个国家,分别是魏、蜀、吴、燕。其中,燕国存在时间太短,再加上罗贯中的“抹杀”,因此通常将其称为“三国”。

三国阶段的标志主要包括三个历史节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曹丕称帝。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斗,曹操以弱胜强,最终战胜了袁绍,这场战役也是曹操势力崛起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原地区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圈”。

而赤壁之战则是三国鼎立的开端,曹操在这场战役中战败,刘备和东吴的联合获胜,这场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成为了三国鼎立的开端。

在年,曹丕称帝,这标志着三国时代的正式来临。

所谓的三国时期,其实并不是以国家是否称帝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势力本身作为评判标准。

在魏蜀吴三大势力存在之前,三国局面已经被认可,因此后世出现了《三国志》这样的史书和《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不过两者记载的内容有很大差距,其中《三国演义》为了增加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真实历史的事件,例如过五关斩六将、空城计等。

与此同时,《三国演义》也忽略了一部分历史,因为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三国”而是“四国”,除了魏蜀吴之外还有一个燕国,只不过燕国的势力相对弱小,存在时间也短,再加上几乎没有参与中原地区的战斗,最终才被罗贯中选择了忽略。

在动荡的时代中,想要站稳脚跟,必须拥有一块完全由自己管理的地盘。东吴以江东地区为发展基础,曹操在统一北方后才彻底稳固,而蜀国则是在获取荆州和益州后,才有了和曹操对抗的资格。

那么,三国之外的第四个国家燕国,又是在哪里扎根呢?

燕国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和河北省,其开创者是公孙度。

公孙度是汉朝官员,他并没有太强的家庭背景,在那个讲究士族门庭的时代,他不管怎么努力,始终都只是一个“小角色”。

然而,公孙度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机遇。随着董卓逐渐势大,公孙度突然发现董卓的账下竟然有一个自己的老乡:徐荣。

在封建时期,同乡的感情却是非常深厚的。即使两人之前并不认识,只要确认了同乡身份,就可以立刻“亲如一家”。

公孙度通过徐荣的举荐得到了董卓的赏识,并得到了辽东地区的管辖权,来到辽东后他大肆杀戮,成为了辽东地区名副其实的“霸主”。

《三国志》记载:“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康为伍长。度到官,收昭,笞杀于襄平市。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

事实上,公孙家的势力远早于刘备。如果不是因为领土太小并且没有参与中原地区的混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可能会变成四国鼎立。

在成功占据辽东地区后,公孙度的野心逐渐显露出来。由于辽东地区两面濒海,只有四个郡,公孙度把扩大领土的目标放在了游牧民族身上,当时的高句丽、乌丸等地都遭受了公孙度的攻击。不仅如此,公孙度还在黄巾军与各路诸侯混战的时候,占领了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半岛的一部分地区,准备向中原地区进军。

随着势力不断增强,公孙度的野心再也掩饰不住了。就在董卓拥立汉献帝的时候,公孙度决定称王。

然而,公孙度的高光时刻只能到此为止。随着中原势力不断更替,曹操完成了北方统一的使命,彻底断绝了公孙度进入中原的梦想。尽管公孙度的后人也曾试图联合孙权反抗魏国,但辽东地区的基础显然不足,公孙家始终无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

随后,公孙氏的后人公孙渊自立为燕王,与魏国彻底决裂。经过激烈的战斗后,燕国被灭,三国之外的第四个国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在燕国独立之前,公孙家的势力一直是以“臣”为主,所以可以将公孙家看做是魏国的下属势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燕国就被灭了。如果不是公孙渊曾短暂称帝,建立燕国,史书中绝对不会出现类似“四国”的描写。

公孙氏的势力范围一直以辽东地区为主,几乎没有参与中原地区的争斗,其影响范围和游牧民族相差无几,对时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就像诸葛亮的主要战绩——七擒孟获,在魏国和吴国看来,只是解决了一个内部的小型叛乱,收缴了一个小股势力而已,完全不必上纲上线。

此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从未提及燕国相关内容,大概率是因为燕国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没有厉害的武将,没有精彩的战斗,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这样的情况自然“不配”进入书中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