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说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落幕故事

白癜风如何得的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4.html

《三国演义》对曹操之死的描述,似在呼应前文情节,也有着善恶果报的暗示。在小说中,关公死于孙吴之手,孙吴为转嫁祸端,使刘备失弟之恨转向曹操,将关公之首级献给了曹操。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曹操之死确实也与关羽之死或明或暗地纠缠在一起。“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至洛阳。

(孙)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正月二十三),王(即魏王曹操)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这段短短的叙述中,“正月”、“庚子”相互呼应,暗含时间间隔之短;“洛阳”出现两次,曹操回到洛阳,项羽头颅亦传至洛阳。

史书虽未言明其中的关联,却给小说叙述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果然,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之死成为作家寄寓道义因果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这样描述:曹操厚葬了关公,每夜合眼便见关公。

选择木材时误砍了梨树之神,夜梦梨树神索命,自此经常头痛。华佗为曹操治病,欲开颅,曹操怀疑华佗为奸细,怒杀华佗。目不见物,但见自己所杀之人(伏完、伏皇后、董承、董贵妃等)立于阴云之中,最后,一世枭雄曹操就在这种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中死去。

在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之死这一情节中,集智谋、道义与传奇色彩于一身的卧龙先生说:“吾本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

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诸葛亮的自述与交代后事,透露出其天命如此却心有不甘的心迹,即使生命逝去,也要以一缕幽魂支撑起蜀国的战斗力量,诸葛亮在自述命数中抒发悲哀,小说极致地凸显他的智谋超卓,几乎无人能够战胜他,可是在天意面前却显示出一个英雄强者的哀弱无力。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这一情节表面看是彰显诸葛亮死而不死的智慧威力,实际上隐含着英雄的无力感、不安天命的悲慨,从而唤起读者浓郁的悲情,形成英雄命运悲剧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几位英雄之死,其因由与结果都各不相同,有的死于罪孽,有的死于仇恨,有的以死赢得尊严,有的以死殉道,有的因死而觉悟,有的死而不甘。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具有预兆伏线、蓄成文势、渲染悲剧气氛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