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神灵崇拜是很神奇的,它自远古的多神信仰而来,几千年间,人们为自己制造了漫天神佛,动物可以拜,植物可以拜,死去的人,当然也可以拜。
那些有着传奇事迹的人,死后往往会被当作某一种神灵,供在祠堂里,庙宇中,伴随着偶尔显灵的传说,人们烧香磕头,希望他来保护活着的人。
关羽成神的历史大约有近千年了,关羽刚死的时候,蜀国给他的追谥是壮缪侯,他后来成了神,但影响多在民间。自宋徽宗开始,皇帝们认识到这个武将的形象非常适合用来教化部下和民众,于是接手追封,由“忠惠公”,至“义勇武安王”,再到“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最后封到26个字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蜻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至于民间的关帝庙比比皆是,与之差不多数量的,也许只有土地庙,很多地方,土地庙与关帝庙是二而一的。
现在关羽在人们心中,与那些封号有关的神圣地位大大削减了,但作为“财神”,他仍被广大的大小商业主们供奉着。
普通人由人到“成神”,一般是由故事来塑造的,但如果仅就正史中记载的关羽来看,他不但很难称得上“古今来第一名将”,连传记都文字寥寥。
《三国志》中的关羽,是与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传记并在一起,合为一卷,关羽部分仅九百五十多个字,裴松之作注,补充了一千多个字,共两千多字,记述了关羽的十六个故事。
后来发展到宋朝的《三国志平话》,记载关羽的故事到了二十个,再后来发展到明朝的《三国演义》,关羽当主角的故事据统计是二十七个。
神话的塑造,就靠着这二十多个故事了。
关羽是山西运城人,本来他的字是长生,后改名云长。我们现在习惯说“关云长”,试着叫一下“关长生”,很别扭。《三国志》说他是“亡命奔涿郡”,杀了人后亡命江湖,他的改名应该是因为“亡命”出逃才改的。
三国故事里,关羽是与刘备、张飞与黄巾起义军作战而发展起来的,但在史书上,找不到《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与黄巾起义军作战的光辉记录,估计刘关张与黄巾军作战确实是有的,但应该规模不大影响很小,刘备因此得了个县尉,县尉是主管治安的县级二把手,芝麻小官,关张跟着去打工。
此后翻来覆去折腾多年,刘备终于搞下徐州,任命关羽主持全州工作。
后来到了建安五年(公元年),曹操东征,击破徐州,刘备逃到袁绍那去,关羽被曹操抓了。
我们当然不能拿小说当历史来看,但史书记载有限,很多空白空间,用民间故事来填充,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有屯土山约三事,表现得大义凛然但在史书上没有这个记载。不过史书上说曹操对关羽“礼之甚厚。”这说明曹操确实是非常器重关羽。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此前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英雄往事,其将军威名早就树立起来,但史书上说斩华雄的那个人是孙坚,战吕布更是子虚乌有。
此前关羽倒是与曹操打过一次交道,那是曹操刘备联手干掉吕布之时,关羽找曹操,一再提出要把吕布部将秦宜禄的老姿占有下来,结果曹操先下手为强,把秦宜禄老婆据为己有。
仅就这一点看,关羽与曹操审美观趋同,不过有情敌的味道,关羽就为此“心不自安”,某次与曹操一起打猎,人都走散了,关羽鼓动刘备趁机干掉曹操。这件事就看后人怎么理解,按《三国演义》的写法,是关羽忠君爱国,为国除奸。如果往庸俗一路上去想,说这是关羽担心曹操针对自己,准备先下手为强,江湖手腕,也说得过去。
曹操是一个眼光独到的人,招揽天下英才无数,他器重关羽,必有器重关羽的道理。关羽也的确对得起曹操的器重,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征讨曹操,曹操安排关羽与张辽率先锋部队迎击,两军对阵,关羽遥遥看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史书上这仅仅二十个字,关羽的凛凛神威,跃然而出。
在斩颜良之前,曹操曾安排关羽的好友张辽,试探过关羽的心意,关羽非常坦诚地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离开关羽后,张辽非常为难,但还是如实禀报了曹操,没想到曹操不但不发火,反而更加欣赏关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现在关羽斩颜良,为曹操立了大功,曹操知道关羽要走,密集地加以赏赐,关羽则将曹操的赏赐一一封还,写了封告辞信,匹马出行,千里寻故主。
关羽挂印封金,放弃大好前途,去追随漂泊江湖的刘备,义薄云天,忠贯长虹。
曹操明知道关羽不愿追随自己,却能由衷地表示赞赏,任由关羽离开,却不派人追击,以成全关羽的忠义,如果没有心怀天下、雄视四海的气量胸襟,根本不可能做到。
关羽挂印封金,成就了自己的忠义之名,同时也成就了曹操识才重才爱才惜才的美名。
也算是史上一段著名佳话。
关羽离开曹操,重归刘备后,再经历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为关羽设计了一段极度经典的情节:华容道义释曹操。
华容道上,关羽将“义”这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关羽华容道上放行,以报答曹操当年任由自己离开的恩情,曹操当年放行的胸襟度量,就显得太单面了。
不过华容道之事,史书并无记载,仅存在民间故事中。
更显关羽武勇的刮骨疗毒,则为史书明文记载,当时关羽伸出手臂,任由医生割开臂肉,在骨头上用钢刀刮削,另一只手则照样拿刀割了熟肉,举了酒樽,与各位将军们大吃大喝,“言笑自若”。
刮骨疗毒后不久,关羽一生军功巅峰到来:水淹七军擒于禁。这一战让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不得不考虑迁移国都,以避其锋。
但是这个水淹七军,其实基本上是天灾,与关羽的谋略并无多大关系。当时关羽攻打襄樊,于禁率军来救。于禁是北方将领,主要在北方作战,对南中国的水灾泛滥不够了解,扎营扎在了低处,连续十多天暴雨后,汉水泛滥,直接把于禁的大军给淹了。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关羽决汉水之堤的事。当然关羽扎营选在高处,也体现出他作为大将的眼光,不过,水淹七军的主要功劳,严格来说并不在他。
于禁的七军被淹没时,曹操方面出现了一个叫庞德的著名将领。
庞德这个人大半生跟随马腾马超,战绩赫赫,后来马超投了西蜀,庞德却降了曹操。
庞德降曹操之时,并无功勋,但曹操是个极能识才用才之人,史书上说是“(曹操)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
这样单方面地施以恩义,真的是要看人,如果受者是地痞流氓,他会以为理所应当,施恩者一时不周,受者就会勃然不满,就像那个经典故事里面所讲:一位富人每天都会给家门外一个乞丐十元钱,忽然有一天因事忘了给,第二天,乞丐揪住他,勃然大怒地喊:“昨天我那十元钱,你为什么没给!”,
但如果受者是真正的人才,他会感恩,并以全力甚至生命报答。
庞德是卓越的将军,曹操对他的重视,让他有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庞德在此战之前,便常常说,他与关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襄樊前线战阵中,庞德亲手射中关羽额头。但在水淹七军的大水之中,他被关羽生擒,不降被杀。曹操知道后,为之流泪。
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后,关羽的威名达于顶点。
但也正因为这个,曹操与孙权两方面似乎有默契地对关羽形成两面夹击,吕蒙白衣渡江,尽占荆州,关羽终于兵败走麦城,后来与儿子关平遭遇吴军截击,同时殒命。
而那个被他杀掉的庞德,有个儿子叫庞会,发誓要为父报仇,多年后,在钟会、邓艾的灭蜀之战中,庞会随军出征到成都,将关羽后代满门,杀了个干干净净。
当时的关羽,肯定想不到自己的后代子孙,将尽灭于庞德儿子之手。
作者:庄曜先生
三国志(易中天亲题书名推荐版,新增三国地理形势图、人物关系表、大事年表)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