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五虎上将谁的智慧最高?我们以三国演义展开讨论。
本文主要探讨五虎将的智慧,对于五虎将的武艺特点,大家都太熟悉了,本文不再啰嗦赘述,如果真想看的话,可以翻一翻笔者之前的相关文章,写了太多。
长文预警:本文六千余字,但都是满满的干货,绝对值得一读,更值得收藏!
智慧第五名:马超。马超固然勇不可当,可惜智慧不足,在高开低走后,逐渐消失在大众面前,最后郁郁而终。
马超兴兵雪恨时,发起了二十万西凉兵,虽然攻破了长安、潼关,也一度让曹操感叹马儿之勇武,但是在渭桥之败后,“止剩得三十余骑,与庞德、马岱望陇西临洮而去”;在羌族潜伏两年之后卷土重来,马超又聚拢了十余万之众,但是在冀城之失后,“只有庞德、马岱五七骑后随而去”。
试看李傕、郭汜那一群乌合之众,在反攻长安时,虽然发动了十万人马,但其中以流民居多,而西凉骑兵不过数万人,却能够击败吕布、攻破长安、杀死王允、威逼献帝,最终登入庙堂、权倾朝野。
对比之下,马超输得太难看了!潼关、渭水,马超输给了曹操,无话可说;那么冀城、历城,马超输给了杨阜这样一个参军,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看一下马超在智慧方面的各种表现:
1.马超围攻长安十日,因城池坚固而束手无策。庞德献计献策,并且连夜登上城楼放火,亲手杀掉守城门将、砍开吊桥,马超才得以攻入长安。
2.渭水之争,曹洪在蒲阪津安排船筏渡河,马超认为应该坚守,韩遂却认为“兵半渡可击”,马超听从,后来曹洪等人撤走。
3.曹操故意在阵前与韩遂叙旧,马超当即疑心不定;曹操用贾诩的离间之计,用故意涂抹不清的书信栽赃马腾,其实这封信的可信度比蒋干那封信低多了,毕竟蒋干那封信是偷来的,而韩遂这封信是曹操故意发送的,但马超当即信了九成;曹洪故意在阵前含糊其辞地向韩遂喊话,马超当即“挺枪骤马,便刺韩遂”,这简直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韩遂是马腾的结义弟兄,而且是特意赶来援助的,但是马超的判断力,实在不像睿智之人。可以说,是马超亲手逼反了韩遂这个最坚实而又庞大的盟军,引发了西凉兵内乱,也最终导致了渭桥惨败。
4.马超二次复出,围困冀城,韦康已经出城投降,马超却把人家灭门了,这也直接坚定了关中诸将誓死抵抗马超的决心!再看曹操的做派,虽然张绣害死了曹昂、典韦,但是曹操还是善待了他!
5.马超灭了韦康满门,却重用了最多智而又忠烈的杨阜(韦康的参军)。庞德说,杨阜曾经劝韦康不要投降,该杀,但马超不以为然。杨阜推荐了好友梁宽、赵衢,马超也提拔二人为军官,庞德提醒,马超不听。
6.马超允许杨阜探亲回家,实属纵虎归山,最终被人家借兵声讨。马超让梁宽、赵衢守冀城,自己率庞德、马岱出迎,城中不留一个亲信,最终被杨阜、夏侯渊击败,冀城也丢了。
7.马超还有一些槽点,比如他血洗了历城的百姓(包括亲手杀死了姜叙的八旬老母),比如他的妻儿被梁宽、赵衢逐个屠戮,比如他还遗弃了庞德!
德不配位,必失其勇!马超的智慧,真的没什么亮点!
头顶威名,却冲动而多变;身怀勇武,却暴戾而凶残;正因如此,马超归顺蜀汉后,被刘备深为忌惮,终身不敢予以重用。在被雪藏了数年后,马超在如履薄冰中郁郁而终,一代神威天将,就此黯然而逝。
智慧第四名:黄忠。黄忠是个敬业的老黄牛,勤恳、忠烈、勇武,不论人之长短,不计位之高低,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黄忠识英雄、重英雄,对关羽惺惺相惜。在黄忠心中,对关羽没有任何芥蒂,他并没有计较关羽的不当言行,反而在关羽死后,亲手暴揍了潘璋,还高叫要为关羽报仇。
黄忠善于察言观色,却不动声色。张郃侵犯葭萌关,黄忠争取到了先锋之职,魏延、孟达、霍峻等人,都认为诸葛亮欠调度。对于这一切,黄忠早就洞察,他对副将严颜说,“你可见诸人动静么?他笑我二人年老,今可建奇功,以服众心。”
黄忠用计得当,连夺三山。这是汉中之战的重头戏,黄忠以反客为主之计,斩杀韩浩、生擒夏侯尚、大败张郃,接连夺下天荡山、米仓山、定军山,最终在法正的计策辅助下,亲手斩杀了曹军西线主帅夏侯渊,一战而定汉中!
我们看一下黄忠智慧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死忠韩玄。韩玄是个典型的刻薄恶毒而又平庸无能的领导,黄忠为他卖命,他却毫不爱惜羽毛,动不动就要喝斩,如果不是魏延抱打不平,黄忠就被他砍了;韩玄还是个鱼肉百姓的贪官恶吏,他激起了广大民愤,当魏延振臂一呼要登城杀贼时,竟然有数百名百姓一齐涌入。韩玄这种宵小之徒,黄忠竟然对他不离不弃地死忠,甚至在魏延献城投降后,黄忠还要避而不出,实在不值!
2.弹劾魏延。攻雒城,魏延抢功,不守约定,去攻打泠苞的营寨,想要独吞两份功劳,结果惨败,黄忠营救了他。在刘备面前,黄忠弹劾魏延,说他违了军令,可斩之。但是,魏延是刘备面前的超级红人,刘备也袒护了魏延之过。在领导面前弹劾他的亲信,不是自讨没趣吗?这件事,老黄不太明智!
其实,自魏延斩韩玄以来,这是黄忠还人情的最好时机,他完全可以对魏延的抢功僭越之举不予追究,既能在军中留下美名,还能让魏延感恩倾心,堪称一举两得。这下好了,你救了人家,人家还要跟你记仇!
3.过于气盛。葭萌关,诸葛亮智激,只三言两语,就把黄忠气得胡须倒张、白发倒竖,接连拽折两张铁弓;此时的黄忠六十八岁,因为有严颜、法正等人辅助,得以成就大功。战猇亭,小关张屡立大功,刘备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矣”,黄忠就带着五六人冲到东吴阵营去了;此时的黄忠已经七十五岁,孤身犯险,最终被东吴四将围攻,又被马忠暗算。黄忠不服老,令人钦佩,但以古稀之年而过于气盛,实不可取,也最终因此丢了性命。
智慧第三名:关羽。关羽智勇兼备,但也有诸多缺陷,有时深明大义,有时不识大体,虽然能够恭敬谦让,但更多的是嚣张狂妄。
关羽的睿智和计谋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关羽喜读春秋,知大义,对于汉室一生忠贞,对于刘备终身追随;节操为本,秉持忠义,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关羽心怀赤诚,不忘根本,不因曹操之新赐而忘刘备之旧赐,不因曹操之盛情而忘桃园之真情;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封金挂印之后,曹操盛赞为“真丈夫也”!
关羽明事理、知进退,当曹操想要乱其君臣之礼时,关羽在二位夫人户外秉烛达旦,毫无倦色,令曹操为之钦服。
关羽能够为刘备分忧解难,当征讨袁术时,刘备就说“早晚与你议事”;关羽能够体察刘备的意图,当斩杀车胄后,关羽并没有一刀砍了王忠,而是以诈败计将其生擒,并对刘备说,“知兄有和解之意,故生擒过来”,以关羽之高傲,诈败王忠这种三流角色,实属难得。
当诸葛瑾前来讨要荆州,而且拿出了刘备的书信,但关羽知晓刘备、诸葛亮的苦衷,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诸葛瑾呵斥而退。
攻取襄阳,关羽令廖化、关平诈败诱敌,然后亲自截住了曹仁,一鼓而下襄阳;攻取樊城,关羽听闻于禁驻扎在罾口川,立即让众将准备战船,还说必能生擒于禁,令众将疑惑不定。
不管是在品德层面,还是智慧层面,或者是军事机谋层面,关羽都有过人之处。但是,解白马、战延津之后,随着事业的功成名就,随着身份的水涨船高,关羽逐渐变得骄狂起来,等到了镇守荆州、假节钺之后,就直接暴露了各种缺陷。
马超新降,关羽不顾荆州之重任,竟然要入川比武,幸亏被诸葛亮以谦卑、捧高之辞委婉劝阻;黄忠位列五虎大将,关羽枉顾黄忠的武力之高和功劳之大,竟然说出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幸亏经过费诗一番合情合理的开导,才羞惭顿悟;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官居南郡太守,是荆州二号人物,但关羽根本不拿正眼瞧他,动不动就要喝斩,还留下狠话,“吾得胜回来之日,二罪俱罚”,可能正是这句话,让糜芳最终投降了东吴。
诸葛亮交割荆州印绶时,关羽自持勇武,如果曹魏来犯,则全力拒之,如果魏、吴联合侵犯,则分兵拒之,诸葛亮叹道,“如此则荆州休矣”,然后留下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指导方针。但是关羽过于狂妄,并没有东和孙权,反而痛骂江东才俊,把孙权等人统统贬低成了鼠辈,因此树敌太多,东吴几乎所有人都想捅他一刀。
此处补充说明一点,关羽攻取樊城,并非擅自违背了诸葛亮的“北拒”方针,而是明确收到了刘备、诸葛亮的授意,“送官诰与云长,令先起兵取樊城”。
关羽失败的根源,还在于他对孙权的态度,过于盛气逼人,最终遭遇孙权的背刺,而又骄傲自大,被陆逊的糖衣炮弹所迷惑,最终被吕蒙袭取了荆州,兵败身亡。
此外,华容道一事,关羽虽有义薄云天之美名,但对于他自身的思虑来讲,并不可取。关羽仅限于义字当头,至于诸葛亮对刘备分析的天下大势,能不能杀曹操,他并没有深入思考,他只是顾及曹操昔日的恩情,不忍心为难张辽这位朋友,仅此而已。你看人家徐晃怎么说的,“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关羽是一个形象丰满的复杂个体,其实,如果我们站在关羽的高度,可能比他更狂!我们不能因为他的骄狂,就否定他的逆天战绩,更不能因为他的兵败,就否定他的过人才智。
智慧第二名:张飞。世人对于张飞,误解太深了!
有些人机谋百变,人尽皆知,比如诸葛亮、司马懿;有些人大智若愚,人莫能窥,比如刘协、刘禅;而有些人智慧狡黠乃至聪明绝顶,你却根本注意不到,比如张飞!
场景1:关羽生擒王忠之后,张飞要去生擒刘岱,刘备怕张飞伤了刘岱的性命,张飞当即说,“如杀刘岱,我偿他命!”在与刘岱的对峙中,张飞故意买醉,还以苦肉计鞭打了一名亲信,安插他到刘岱营中“告密”,谎称要连夜劫寨。张飞早就料到了刘岱的布置,兵分三路出击,最终将刘岱生擒。刘备心悦诚服地赞叹道,“翼德今亦用智,吾无忧矣!”
场景2:当阳桥,张飞让二十余位骑兵将树枝拴在马尾上,成功地上演了疑兵之计,让文聘的大军不敢轻举妄动,让曹操及麾下诸将狼狈撤走。
场景3:攻巴郡,严颜死守不出。张飞挑选了数十位亲信,派去山中砍柴打草,以便寻觅绕过巴郡的捷径;严颜派了三四个小兵扮做打柴的军士,混入张飞寨中。张飞在寨中大耍酒疯,装作中了那几名“伪军”之计,决定连夜拔寨而起,“伪军”立即跑去向严颜告密,严颜当即决定去截断张飞的后军辎重。当夜,严颜中计,张飞猛然现身,大叫道“我等的你恰好”,然后将严颜生擒!
义释严颜,张飞用上了攻心计,甚至不惜纳头便拜,最终感化严颜,因此能够在入川道路上昂头轻进,沿途四十五城望风而降,竟然赶在走水路的诸葛亮之前与刘备会师。
场景4:巴西战张郃。第一次交手,张飞在后山上遍插旌旗以作疑兵,张郃当即心虚,不敢恋战而走。第二次交手前,张飞坐在寨前饮酒至大醉,还派人到成都催酒,刘备大惊失色,诸葛亮却笑着发送了五十瓮“军前公用美酒”,并对刘备说,“主公与翼德做了许多年兄弟,还不知其为人耶?翼德自来刚强,然前于收川之时,义释严颜,此非勇夫所为也!”张郃连夜劫寨,张飞以稻草人诱敌,然后黄雀在后,大败张郃,至于张郃的两路救兵,早被张飞派出的魏延、雷铜给杀退了。第三次交手,张飞又亲自探索路径,厚待几位逃难的百姓,获悉了绝密情报,他让魏延攻打张郃的前寨,自己带精兵从梓潼山小道直插瓦口关后背,在张郃面前神兵天降!
上述精彩绝伦的用计,试问哪位武将能够相提并论?曹仁、夏侯渊、魏延、甘宁等人,恐怕未必能及吧?即便是很多谋士,也会自愧不如吧!
此外,张飞还有很多闪光点。
张飞嫉恶如仇。看到卢植含冤被囚,他就要杀人解救;看到督邮作威作福,他就狠抽了几十鞭子;看到董卓傲慢无礼,他就要提刀宰杀逆贼,如果刘备不制止,就没有后来的天下大乱了;看到吕布卖主求荣,他就痛骂三姓家奴,还对刘备说“除此贼以绝后患”,如果刘备听从了,就不会有后来的徐州之失了。
其实在徐州期间,还就得张飞这种人镇住吕布,才能为刘备挽回场子,这一点似乎比“低调”的关羽要强一些。
张飞礼贤下士。对于诸葛亮,从最初的误解到后来的折服,以至于唯命是从,从未敢有任何差池;对于庞统,从愤怒转为敬重,甚至下阶再拜道,“先生大才,小子失敬”!但凡猛将,都比较轻视文人,但张飞竟然在庞统面前自称“小子”,仅此一点,不用说关羽了,就是其他名将们,能够做的到吗?
张飞情商颇高。赵云碍于身份,在孙夫人面前进退失据,但是张飞直接把周善砍了,还斥责孙夫人道,“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直接让孙夫人语塞。
张飞有政治头脑,比其他四虎更有远见,在五虎将的后代中,张飞的子女们结局也是最好的。
张飞表面上看似莽撞,实则扮猪吃虎,内心极其精明,让人根本察觉不到,张郃就被他蒙蔽了。张郃看到赵云、马超就逃命,但他认为张飞有勇无谋,竟然扬言“视张飞如小儿”,主动立下军令状去攻打巴西,结果被张飞狠狠地上了一课,三万人马尽折,自己步行逃命。
张飞的致命缺陷,并不是醉酒。
典韦醉酒,丢了双戟而战死;淳于琼醉酒,丢了乌巢被处死;许褚醉酒,丢了粮车还被张飞废掉了!
醉酒对于张飞,是迷惑敌人的利器,而真正的缺陷,是刘备的那句评语,“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因记恨吕布而迁怒于曹豹,将其暴打,最终丢了徐州;因思念关羽而迁怒于贻误军机的范疆、张达,将其暴打,最终丢了性命!
对于张飞来说,成也美酒,败也佳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张飞之丧命,就将其一生的光辉表现和豪华战绩全部否定。
有太多的网友,都把张飞当成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撞匹夫!比如那个小学文化都不及格的新三国剧组,竟然把张飞演成了李逵,拜托,请不要再侮辱张飞了!
智慧第一名:赵云。在演义中,赵云是最完美的武将,德智体美劳,五好青年。
赵云都有哪些智慧层面的体现呢?简直太多了,限于篇幅,我们抛开诸多细节,只列举一些重要事例。
1.赵云有知人识人之能。他看透了袁绍的本质,认为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无临机决断之谋,毅然弃之而去,投奔了公孙瓒,但他又看透了公孙瓒不听人言、困守易京楼,在其兵败自焚之前悄然离去。此后,袁绍再次写信招揽赵云,但赵云宁肯流落江湖,也不肯栖身在袁绍麾下。
赵云认准了刘备的英雄气概,视之为明主,“云奔走四方,未有如使君者”,从之于患难,“虽肝脑涂地,无恨矣”!赵云对于刘备的预期评估,称得上与曹操不谋而合。
2.赵云心思缜密,非常人能及。刘备称赞了张武的坐骑,关张二人还没反应过来,赵云就冲上去刺死张武、牵回的卢马;糜夫人投井,赵云想到了推倒土墙,加以掩埋;孙夫人东归,赵云立即想到了东吴劫子为质的阴谋,孤身跳上大船,“不留下小主人,宁死也不肯放夫人去”。
3.赵云事业为重,不贪女色。吕布,被女色所伤;曹操,被女色害惨;袁绍,被刘氏篡改了遗嘱;刘表,被蔡氏密不发丧;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栽倒在了女人身上。樊氏对赵云倾心,但赵云却以人伦之理拒绝,还在刘备、诸葛亮面前慷慨陈词,“赵范初降,其心难测,江汉新定,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
4.计取桂阳,汉水之战的空营计,大家都太熟悉了,不再说了。
5.赵云处事稳重,不卑不亢。徐盛追杀诸葛亮,赵云却只是射断了他的船帆,正因此举,诸葛亮对赵云另眼相看。诸葛亮东吴吊唁,非赵云不能保全行程;刘备东吴招亲,非赵云不能完成保驾之重任。
6.赵云深明大义,有大局观。赵云重情重义,对于关张这两位出生入死、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和兄弟,虽无结义之盟,却有桃园之情,但是在刘备伐吴之前,赵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
7.刘备惨败后,白帝城托孤,在托孤诸葛亮之后,又嘱托最为信任的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8.在五虎将之中,诸葛亮最赏识赵云,但凡有紧要所在,一般都会暗中嘱咐赵云去办,比如袭取南郡,比如营救黄忠。在街亭之败中,各处兵将败损,仅有赵云不折一人一骑,刺死苏隅、箭射万政,最终全身而退。诸葛亮斩了马谡,要重赏赵云,但赵云极力推辞,“无尺寸之功,若反受赏,乃丞相赏罚不明也。且请寄库,候今冬赐与诸军未迟。”孔明为之叹服,并追忆道,“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
至于赵云的果敢的斗志、誓死的决心、作战到底的意志力等等,多体现在武力和冲阵方面,大家都非常熟悉,不再赘述。
赵云见识出众,胆识过人,深明大义,志虑忠纯,不仅武艺出众,更兼智慧超群!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纵观赵云的一生,相比于关羽、张飞等人,赵云几乎没有任何缺陷,是最为完美的常胜将军。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感觉本文还不错,敬请点赞转发一下吧,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