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发生在陈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和郝昭。故事梗概如下:
东吴取得石亭大捷后,派人来到蜀汉结束战事经过。此时,诸葛亮也正打算出兵再度北伐。得知这一消息后,诸葛亮非常振奋,立即上奏后主刘禅,要求再度出征。刘禅同意了诸葛亮的建议,诸葛亮亲率三十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得知诸葛亮再度进犯,曹魏大将军曹真向魏明帝曹睿推荐大将王双为先锋。曹睿遂以曹真为大都督,以王双为先锋,领兵十五万,率部迎击诸葛亮。
诸葛亮大军进至陈仓附近后,有探马来报,说是陈仓已筑起一座城池,由一位名叫郝昭的将领把守。诸葛亮命魏延率部将陈仓团团围住,接连发动了多日进攻,结果却始终未能破城。诸葛亮大怒,欲将魏延斩首示众。下属靳祥提出,自己与郝昭是同乡,愿意去劝降郝昭。
不过,当靳祥来到陈仓城下劝降郝昭时,却遭到了郝昭的断然拒绝。诸葛亮大怒,亲自部署云梯、冲车攻城,遭到郝昭的顽强抵抗。诸葛亮又想出掘地道的方式,结果又被郝昭识破。就在诸葛亮苦思对策之际,突然得知曹魏先锋王双杀到,于是派谢雄和龚起前去迎敌,结果两人均被王双斩杀,诸葛亮又派出廖化、王平和张嶷三将前去迎战,三人又败于王双之手。
眼看战事不利,诸葛亮向姜维问计。姜维建议留下一员大将下寨固守,大军主力袭击祁山,定可击败曹真。诸葛亮依计而行,命魏延在陈仓城外下寨,自己率领马岱、关兴和张苞等人向祁山前进。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诸葛亮与郝昭之间的较量,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不过起因并非如小说所言是一次单独的军事行动,而是诸葛亮为了策应东吴的石亭之战而发动的一场吸引曹军兵力的联合行动。
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陆逊在石亭之战中大败曹休,令曹魏在东南一带的防御力量遭受严重削弱,魏明帝曹睿被迫派遣驻扎在西北地区的大将张郃赶往荆、豫一带布防,使得曹军西北地区兵力空虚。诸葛亮看准这一时机,率部进攻陈仓。当然,此次诸葛亮的出征,并没有小说所言的三十万兵力,只有数万之众。
不过这场战斗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拥有数万兵力的诸葛亮竟然无法拿下仅有一千守军的郝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关于此战的经过,《三国志》中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载,战事开始后,北伐大军使用云梯攻城。守军射出火箭,不少云梯被射中燃烧,北伐大军士兵不是被烧死就是从烧毁的云梯上跌落下来,伤亡惨重。
此后,诸葛亮改用冲车撞击陈仓城门,结果郝昭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再度挫败诸葛亮的攻势。之后,诸葛亮又采用井字形木栏放箭、挖地道等各种方法,企图攻克陈仓。不过,郝昭每一次都能找到应对之策。双方连续激战二十余日,最终诸葛亮军粮耗尽,不得率军撤退。
诸葛亮的数万大军为何无法攻克仅有一千多人保守的陈仓呢?这要从陈仓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陈仓,隶属雍州扶风郡,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年,秦武公设虢县,公元前年,秦孝公将其更名为陈仓县。汉代时期,该地均属司隶右扶风郡,曹魏时期右扶风更名为扶风郡,陈仓便成为了扶风郡下属的十四个县之一。
陈仓东接咸阳,南毗汉中,西接天水,北连平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素有“北部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窥关中”之说。自春秋开始直至三国时期,在此地爆发的激战多达百次。郝昭奉命镇守陈仓后,又在该地修建了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再加上防御手段有效,这才挡住了诸葛亮的进攻,创造了三国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那么,三国时期的陈仓究竟位于如今的哪个地方呢?从地理沿革来看,三国时期令诸葛亮饮恨城下的陈仓就在如今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南。直到唐代中期,该地仍称为陈仓,此地一直被称为陈仓。唐代至德二年(公元年),该地才被更名为宝鸡。
参考书籍:《三国志》、《水经注》、《三国演义》
作者/来源:灿烂海滩
内容如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