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深藏处事妙诀,这部宝书可不能

《三国演义》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归晋,描写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画卷。

在这幅波谲云诡的历史画卷中,大事频繁人物众多,正面形象的刘关张、诸葛亮自是光彩照人不必多说,就连小说里当做反面教材的曹操、司马懿等人也是浓墨淡彩刻画深刻,但是读到最后一回时,一个上场时间不过几页的人物却如同灵光一现引人注目。

此人名叫杜预,为晋朝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灭吴战争中主要统帅之一。

当时三国蜀、魏已亡,华夏大地上只剩东吴和代魏而立的晋朝。杜预给晋主司马炎上了一道奏章,大意是劝晋主尽早攻打吴国,奏章里提到一句话,“凡事当以利害相校”,这句话听来简单实则高深,实则是处事妙诀,值得一再深思。

正是被他这句话打动,晋主司马炎下定决心伐吴,开启统一中原大业!

凡事当以利害相校。

世间之事都可以用有利之处和有害之处相比较,假如对己有利之处多,就可以去做;反之对己有害之处多,就不要再做。

如果你相信这句话,把这句话当做处事妙诀、行事准则,大事和重要的事就按照这个准则、这个标准来做,应该已经比那些没有行事准则、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先行了一步,就已经向成功跨出了一大步!

接下来要把信念坚持成习惯,就像吾日三省吾身一样,经常把遇到的大事和难事回忆反思,用有利和有害两方面来分析总结,看看自己的决定是不是符合利害相校的原则。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再遇到错综复杂和难以决断之事当即

使用利害关系来分析,肯定费时又少决定要快,到那时,这句话的威力才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当然,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各种利害关系彼此缠绕,即使懂得了这句妙诀,处理起事情来也不可能事事得心应手,势如破竹。

在这种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最主要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来解决问题。

而当主要的利害关系有两种甚至三种以上彼此相反时,就要看你的取舍了,是为了亲情放弃事业,是为了金钱放弃健康,还是为了自由放弃体制,凡此种种,都在于你的内心和坚持。

这种大的取舍和选择,因为牵涉到的利和害都很多,所以后果和影响也很严重,一定要再三权衡利害,做出真正对自己有利的决定来。

当你真正走到这一步,你对“利害相校”的原则和方法已经烂熟于心,一般小事已经是随手拈来迎刃而解!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利和害相比较时一定要坚持一些根本原则,那就是法律的底线不能碰,违背良心的事情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能做。

你已经有了无往而不利的处事妙诀,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把锋利宝刀,又怎么能用这把宝刀去做伤天害理、欺压良善的坏事呢?

要知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