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
在那段特殊时期,影视理论和实践全部陷入瘫痪,除了“样板戏”没有新的作品产生,直至当班子下台后,中国的电影事业才重新走上正轨。
年,又一部三国题材的电影《蔡文姬》被搬上银幕,反响剧烈,尽管年代左右的中国电影仍然没有脱离沿之前的“影戏”影响,并且受到“样板戏”的同化,趋于板正说教,但也具备了当下电影的一些雏形。
此后20年间,中国老一辈的影视工作者仍在不断探索中国电影的发展问题与方向,希冀着其能够彻底摆脱戏剧的束缚,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自年开始,思想的再次解放让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们开始反思特殊时期对于古典文学的漠视,并希望能重新找回对于传统价值的认同感。
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同样也是文学改编电影的“黄金时代”。
因此,一系列由《三国演义》改编的电影作品纷纷亮相于荧屏之上。并且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此前众多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影片风格不再受到欢迎,更多新的改编观念出现。
当《三国演义》影视改编进入繁荣期后,该系列的作品有何特征?
对于三国题材的影视剧改编来看,其经过建国前与“十七年”时期丰富的积累,开始了新的尝试。
经典文学通俗来说被人们认为是精英文化的一部分,而电影则可以被看作是代表大众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因此,将经典文学进行影视化改编,更是可以看作是将这些经典文学推广向更广阔的大众之间。
因此在这种通俗化、大众化的诉求下,创作者的再创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政治服务,也不是像建国前那样以简单对立的形象表达来控诉对旧社会的不满或新世界的赞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创作者与观众的需求与期待在不断变化,《三国演义》的电影改编亦如此。
其对于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理念不再被强调,更多的再创作方式开始出现,影片的表现重点也趋于多元化,在大众文化不断增长的时代语境下,这些影片被赋予了通俗化、娱乐化、生活化的新鲜特征,也同样给予受众一种全新的关于经典文学改编的理解和想象。
而就在《三国演义》的电影改编蓬勃发展的同时。其电视改编也逐步萌生,并迅速开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段时间,大陆对于经典文学的改编开始大量出现,“四大名著”的电视剧改编都逐一被实现,而于年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拍摄的《三国演义》,也成功掀起了一股研究三国的热潮,并成功成为无数人心中三国题材电视剧最好的版本。
有数据统计,“随着84版播映集数的增加,收视的人也越来越多,据报载全国收视率达到46.7%,仅次于历年的春节晚会。也就是说每天有上亿的中国观众在收看这个电视。”
在那个电视还未普及的时代,能够有着这样的收视表现,无疑是难以置信的。但这也正是经典文学影视化的优势,这些再创作的作品对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进入年代,中国再次迎来社会的急剧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的推进不仅使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组织自上而下重新建构,也同样推进着思想文化经历剧烈的矛盾与嬗变。
文学界将年代称之为“后新时期文学”,可以说这是中国进入商业社会时代的文学,而影视行业亦如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影视改编实践取得巨大突破。
改编数量与质量都有大幅提高。并且由于影视创作者们的思想变化,影视改编不愿再成为文学文本的附属品,而是以文学文本为基础进行再创作,其中蕴含着自身的理解,成为这一时期影视改编新的创作方向。
这一时期的《三国演义》影视改编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也开始焕发新的特征,影视创作者们发现,文学文本自身与影视创作文本,均是独立的作品,其在表现手法层面上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在主体思想的表达中,创作者可以建议遵循原著,改编者也有权利在原著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因此就出现了诸如类似《超时空要爱》这种将原著人物与读书结合的衍生品,此类作品对于《三国演义》本身的传播并无益裨,但却是特定时代下出现的必然存在。
同样是在年代,中国的影视发展开始出现娱乐化的转向。因此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中国商业电影娱乐化浪潮开始对大众生活进行过度塑造,人们对消费观念的滞后开始产生负面影响,过于注重将精神生活物质化。
反映在影视剧中,观众开始不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