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进入年,《墨说三国》系列的第一篇更新来啦,今天我们聊聊三国之中从四处漂泊到最后延续汉统的汉昭烈帝刘备。
相信无论是读过《三国志》的朋友,还是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刘备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如何评价这位历史人物呢?
在以史为鉴看来,评价刘备有两个字最得体:坚持!
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因为父亲早逝,年幼时和母亲织席贩履为生。后来刘氏家族的亲戚看出刘备有才,才资助他去卢植门下求学。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刘备虽然有贵人相助,让他有了讨伐黄巾起兵的资本,但是刘备兄弟虽然屡有战功,但因为朝中无人,可以说官运曲折,屡屡受人刁难,甚至一个督邮就可以让刘备吃不了兜着走,这个时候的刘备和同期曹操、袁绍等官二代们高大上起步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但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刘备依然胸怀大志,毫不放弃。在短短几年之中,刘备四处投靠诸侯,神马公孙瓒、袁绍、陶谦、吕布、曹操、刘表……都曾经收留过刘备。刘备在早期手下最多的时候也就一万多人,经常被别人追着打;好不容易有了徐州这块风水宝地,结果还被吕布给抢占了。
接下来更是屡战屡败,短短两年之内老婆孩子都被俘虏四次之多。
可以说无论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前半生坚持充满了坎坷和挫折,要是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可能就早早认命放弃了。但是刘备一直坚持理想,百折不挠,屡败屡战。也正是因为刘备的这份坚持,让他最终在荆州找到了可以陪伴一生的CP--诸葛亮。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诸葛亮重新给刘备做了一个远大的战略规划,让刘备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有了清晰的战略目标,刘备的坚持终于有了收获,随后刘备的人生就走上了高峰。
坚持理想,复兴汉室
在三国演义之中,有非常脍炙人口的一段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在这段故事中,罗贯中活用了《三国志》中短短的一段记载:
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国志-先主传
借曹操刘备之口,评论了天下英雄,也借曹操之口,评论了刘备坚持理想,胸怀大志的远大志向。
曹操为何会单单指出只有刘备和曹操是英雄呢?其实就是曹操看出了只有刘备和自己具有成大事必备的素质:坚持!
曹操先用龙来隐喻英雄,说英雄要和龙一样:“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后来又直接评论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的目标是志在平定天下,而且曹操一生多次战败,而又多次复起,一次比一次强大,这个时候面临袁绍巨大的压力,但是曹操竟然不把袁绍放在眼里;
刘备的目标则是复兴汉室,同样刘备前半生多次战败,多次流离失所;但是曹操认为刘备是成大事者,原因就是刘备哪怕遇到老婆孩子都保不住这样的事情,依然没有丝毫放弃的意思,把自己的理想隐藏在战败的外表之下,正是龙时机未知,暂时藏于深渊的表现。
而与此同时,其余诸侯不是想着自己称帝,就或者是直接割据一方,完全不顾大局。只有曹操和刘备虽然不是势力最强大的,但最起码刚目的很明确,在道义上领先于其余诸侯。这也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认为只有刘备和自己是英雄的重要理由。
坚守诚信,用人不疑
刘备不论在正史中,还是说在民间,都已忠厚、诚信的行为著称于世。
刘备在用人这一点上完全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甚至可以说刘备是三国时期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主君之一。
刘备在贫贱时就以能笼络人心著称,刘备刚开始担任平原令的时候,同郡一个人认为空降而来的刘备抢了他的官职,于是收买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
但是当刺客知道行刺对象是刘备后,竟然直接放弃刺杀任务,并且不顾职业道德直接对刘备说出谁是主谋!这样的行为直接让《三国志》作者陈寿都大为感慨。
而刘备在战争时期更是接纳了关羽、张飞、赵云等一代豪杰,正史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刘备和这几位同吃同住,同塌而眠。这也是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死心塌地跟着刘备一生的重要原因。而且刘备的仁厚、诚信不仅仅是对自家人,对外人也是如此,这也是陶谦、刘表等作为一方诸侯,都打算让权给刘备的重要理由。
更不用说刘备在白帝城死前将刚刚建立的季汉及幼子刘禅全数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己劳累致死,也不负刘备所托。这种君臣之间的信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比拟。
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忍不住叹道: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那么刘备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黑呢?
黑刘备的开始主要是近代的一本书和一个人;书是《厚黑学》,人是周树人。
在年诞生的《厚黑学》中,作者颠覆了历史和民间对于三国之中尊刘贬曹的常规评价,独辟蹊径的将刘备和曹操的成功总结为心黑、脸皮厚。并且将厚黑的理念套路给了任何领域的成功者,这一理念甚至影响到了现代诸多的读者。作为书中脸皮厚的代表,刘备也从一个忠厚、诚信、百折不挠的正面角色变成了腹黑脸皮后的反面角色。
另一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在读完三国演义后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评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这句话本来是评价罗贯中先生写小说时,太过于侧重描写刘备的长厚和诸葛亮的智谋,让人觉得刘备的忠厚像假的一样,诸葛亮未卜先知的能力跟妖怪一样。但是随着这句评论的传播,许多人纷纷表示鲁迅先生说得对,专门就挑一些罗贯中写的夸张的地方来证明刘备其实很虚伪。
其实翻开史书,不论是各朝各代的伟人、文人还是评论家,对于刘备的一生,大家都是非常佩服的,尤其是刘备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非常值得现代人的学习。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