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今说诸葛亮是怎样被封神的齐鲁壹点

舆论既可以丑化人,也可以神化人,一切全看话语权掌控者的价值取向与意愿。在历史上,诸葛亮就是个被过于神化了的人物。时至今日,有关方面对他的评价,仍然有过高、过于完美之嫌,比如“伟大的”,或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云云。在中国,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播、历久不衰,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程度,罗贯中的大作《三国演义》功不可没。在罗贯中的那枝秃笔下,被过度神化包装的诸葛亮,基本就不是个人了。用一半是神仙、一半是妖精来形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应该比较恰当一些。罗贯中是个作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方面,自然会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独特视角。出于对诸葛亮的偏爱,罗贯中在写小说的时候,刻意对其进行神化、美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文学作品不能当做史书来读,这个道理大家应该也都明白。但是,《三国演义》实在是太牛、影响太大了一些,因而不可避免地对包括史学家在内的后人认识、评价诸葛亮,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传播手段单一的古代,文学名著的作用非同小可。《三国演义》那么牛,自然会被无数唱戏、说书人全力跟风追捧,并据此创作出一大批各种戏曲、说书话本之类,在民间广为传播。于是,诸葛亮便一步步地被推向了神坛,成了全民的偶像级人物。不夸张地说,在民间有谁敢说诸葛亮半个不字,指定会成为草根公敌。被人追捧造神是一方面,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自我感觉也超好,对自己的评价也够高。比如他常拿自己跟管仲、乐毅等历史名人相比,认为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诸方面都很厉害,是个当仁不让的超级全才,大有悠悠千古、芸芸众生,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为了证明这一点,诸葛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为之努力着、奋斗着,尤其是在他并不十分擅长的军事指挥领域。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军事生涯中的最大亮点,就是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大胜了。但真实情况是,在这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中,真正的谋划者、指挥者,恰恰是罗贯中笔下那个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只会耍小聪明算计人的东吴大将周瑜。他在赤壁之战中不畏强敌、敢于战斗、调度有方、指挥若定的表现,才是真正值得赞扬和尊敬的。至于诸葛亮,在这其中只是做了一些侧面的说服动员工作,充其量是发挥了一些辅助性的出谋划策作用,赤壁之战胜利的主要功劳,并不能记在他的头上。神乎其神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之类,只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段子,当不得真。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征服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之举,技术含量并不太高,也不能证明诸葛亮的军事才干。那只是一群装备低劣、缺乏训练,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乌合之众,诸葛亮率领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前去征讨,打赢他们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过分称颂夸赞。“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军”之类的故事,同样是艺术创作的成分居多,并不是诸葛亮军事指挥艺术的真实表现。至于“五伐中原”的系列军事行动,就更是乏善可陈了。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的“五伐中原”,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有战略意义的军事成果,反而大大拖累了原本就不宽裕的西蜀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西蜀政权的崩溃。在这件事情上,急功近利、不愿韬光养晦的诸葛亮,在战略判断方面的重大失误,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五伐中原”、“六出祁山”,也是一种出于艺术加工的夸大,实际次数并没有那么多。在北伐问题上,已经全然不见诸葛亮在“隆中对”之时,对于天下大势的精妙分析,以及过人的大局观。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隆中对”时的诸葛亮,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但是在成了一个大权在握的当局者之后,在形势的判断和战略的应对方面,诸葛亮却未能免俗地归入了“迷”者之列。以西蜀有效管辖的那点地盘、人口而言,比夜郎国强不到哪里去。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西蜀与曹魏的实力对比,跟二战时期的日本与美国,差不太多。西蜀想灭掉比自己强大许多的曹魏,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老老实实守好自己的那点地盘,自不量力地贸然发兵征讨曹魏,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出了问题。关于诸葛亮“五伐中原”的动机,史家历来多有猜测,例如“避祸说”、“报效先帝说”、“实现统一说”等等。其实,诸葛亮对北方曹魏政权动武的真实动机,很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他只是为了表现或者证实自己的军事才能而已。曹魏政权是三国之中实力最为强悍者,猛将如云、谋士如林、兵强马壮,如果打赢了它,可不是军事才能的最好证明么?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良好的意愿是一回事情,实际结果如何又是另一回事情。一连串的仗打下来之后,证明了诸葛亮统率的西蜀部队,在曹魏军队身上,并没有赚得丝毫便宜,尽管罗贯中把个诸葛亮、司马懿斗法写得出神入化,让人看得意醉神迷。在具体战役的指挥艺术方面,诸葛亮也难称杰出,“失街亭”就是一个好例。从表面上看,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是造成“失街亭”恶果的直接责任人。但是深入分析一下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看出,诸葛亮才是导致这一重大失败的最大责任者。马谡的哥哥马良,跟诸葛亮关系很好。马谡除了沾哥哥的光之外,也因为自己能言善辩,而颇得诸葛亮赏识。因而,马谡便被诸葛亮委以了率领先头部队北伐的重任。可问题是,马谡虽然谈论军事问题头头是道,却只有担任过地方行政长官的履历,并无实际指挥部队作战的经历,更谈不上什么实战经验了。都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按常理,西蜀就是再怎么“无大将”,也轮不着白面书生、实战经历一张白纸的马谡来做先锋啊。作为北伐曹魏的总指挥,诸葛亮做出这样的人事选择,从军事指挥的角度看,无论如何都不能称得上是内行明智之举。假如做个随军幕僚参谋之类,马谡也许比较称职,这方面是他的强项。但让他实打实地领兵打仗,诸葛亮难辞用人不当、任人唯亲之咎。作为自己的亲信,诸葛亮也许是想给马谡积累一些拿得出手的战功履历,以便为将来提拔重用做些铺垫。但委之以如此重任,也未免太过轻率了一些。众所周知,马谡把戏给演砸了。只会耍嘴皮子的他,哪里是身经百战的曹魏大将张郃的对手啊。丢掉街亭,导致诸葛亮北伐部队全线崩溃之后,马谡也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很有担当地自动跑到诸葛亮面前负荆请罪,而是很不厚道、很不仗义地畏罪潜逃了,辜负了诸葛亮的提携栽培之恩。“挥泪斩马谡”的活剧,也并没有在历史中真实上演。马谡在做了不光彩的逃兵之后,没多久便被捉拿归案。又恼又羞的诸葛亮,毫不犹豫就下令判处其死刑,并没有惺惺作态地发什么感慨、挥什么“泪”。关于马谡的死法,史书记载也不一致,有说他的死刑判决是被执行了的,也有说还没等到判决执行,就病死在了监狱里的。不能以一颗平常心,正确地面对和接受失败的现实,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据此做出必要的战略调整,就难称为“识时务”的“俊杰”,比如诸葛亮。一伐中原出了这么大的洋相,面子往哪儿搁、台阶又怎么下,就成了自视甚高的诸葛大丞相考虑的首要问题。关于诸葛亮随后又继续北伐中原的动机,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为第一次北伐失利找回些面子,应该是驱使他一条道走到黑的最重要因素。结果地球人都知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在治国理政方面,诸葛亮的表现也不是无懈可击。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应该善于识人用人,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负其责,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长处。都说曹操狡诈多疑,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实在是比诸葛亮高出很多。看看诸葛亮栽培重用的那些人,比如蒋琬、费祎、姜维之流,才干堪称平平。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比较听话,不会冒犯诸葛大丞相的权威。这里边,“武大郎开店”的影子,清晰可见。罗贯中对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讥讽,其实是用错了地方,人家周瑜其实是个很能容人、知人善任的人。这样的评语,用在诸葛亮的身上,倒是比较恰当一些。我一向以为,“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精益求精”、“周到细致”、“事必躬亲”之类的评价,对于一个高层领导,尤其是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来说,性质并不那么正面。作为一个成熟的大政治家,必须具备举重若轻、抓大放小的胸怀和气度。在“事必躬亲”的背后,是对下属的严重不信任。一个不信任下属的政治家,怎么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再者说,事无巨细,凡事都亲力亲为,夙夜不休,又哪里会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谋划军国大计?而诸葛亮这位西蜀开国大丞相,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辛辛苦苦、日夜不息地把自己累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把原本就不甚强壮的西蜀,早早就给累垮了事。对于政治家来说,“鞠躬尽瘁”可以作为精神标杆,而“事必躬亲”绝对不能成为行为标杆。我写下这些文字,并没有把诸葛亮贬的一无是处、将其彻底否定之意。我只是想说,诸葛亮原本就不应该被封神。封神,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史观,更不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从一般意义上说,诸葛亮还是个挺有才干的人。比方说,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确实都有一些常人所不能企及的作为和建树。再比方说,他是个诗词书画琴棋样样精通的奇才,写出过前后《出师表》这样的千古名篇。又比方说,他还是个发明家,拥有“诸葛连弩”、“木牛流马”这类堪称鬼斧神工的发明专利。但是如果以大历史的观点看,将他冠以“伟大的”、“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称号,也的确有些名不副实之嫌。在中国历史上,文韬武略强于诸葛亮之人,那可是多了去了。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历史,让诸葛亮走下神坛,还其以本来之真实面目,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作者简介:王离京,笔名谷荻,男,山东寿光人,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知青、工人、教师,曾任省直机关处长、大学领导干部,二级警监。散文作家,系中国作协会员,发表出版作品累计三百余万字,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选本。相关作品成为国内外多家著名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两度入选山东省中小学生寒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前十位重点推荐书目。壹点号谷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