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之战中,关羽曾身中毒箭,华佗以“刮骨疗毒”的办法为其治伤,关公镇定自若毫无痛苦之色,被称为“三国第一狠人”。可是,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人要比关羽狠几倍,由于一个原因,才导致其知名度比关羽差得太多。他究竟是谁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几乎被埋没了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三国演义》中蜀汉大将关羽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除了他阵前斩将的英勇之外,其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令人震撼。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的樊城之战中,曾记录了关羽刮骨疗毒的整个事件过程。当时关羽派兵攻打樊城,却因一时疏忽中了守将曹仁的暗箭,重伤之下,赶紧鸣金收兵回归军营。医官检查伤口时,才发现关羽所中之箭带有剧毒,神医华佗主张用刮骨疗毒的方式治疗,并要求将关羽的臂膀和身体“以铁环固之”,生怕其因疼痛而乱动,再喝下麻沸散以缓解剧痛。谁知关二爷命人端来一盘棋子,不用任何的麻醉手段边下棋边做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只有刮骨头的“悉悉”声,连华佗与对弈的马良都满头是汗,可关羽却镇定自若,仿若没事人一般。华佗直到手术完毕,才感叹道:“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华佗行医一辈子,什么样的病症没见过?连他都如此感叹关羽的“神勇”,可见关公被传为武圣实属名至实归。然而相比之下,关羽刮骨疗毒的“狠劲”还算是有心理准备的“硬扛”,而下面的这位却是出于本性的硬“狠”。这个人是谁?小编不说您肯定也知道了,此人正是曹魏名将夏侯惇。《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曾记载了夏侯惇的“狠”,这就是著名的桥段——拔矢啖睛。当时的夏侯惇奉曹操之命救护刘备迎击吕布,吕布手下大将高顺与夏侯惇死战,终因不敌拨马而逃,夏侯惇紧追不舍却不提防敌方曹性的暗箭,只一箭正射中左眼。书中接下来的描述简直让人冷汗直冒,“夏侯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于是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入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中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按理来说,夏侯惇的拔矢啖睛绝对不逊于关公的刮骨疗毒,要知道关羽只是胳膊中箭而非要害部位,可夏侯惇却是眼睛中箭,属于重伤,论及伤情,关公所中之箭虽有毒,却远不如夏侯惇伤情的三分之一。更何况关羽中箭之后便立马撤退,可夏侯惇却依然不顾伤势,仍能阵前斩将杀敌。夏侯惇既然表现得如此英勇霸气,将两边的军士都看傻了,如此强大的气场下趁机掩杀过去,必然会大获全胜。可接下来作者的记载却有些不厚道,书中原文为“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军大败,夏侯渊救护其兄而走”。其狼狈逃窜的样子,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与之前的“狠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观关羽,作者罗贯中又描绘出了另一番场景。书中道:“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关羽作为全军主帅,声望达到了顶峰,突然间中箭落马必然大挫军心。可曹仁的趁虚而入却并未成功,反倒是被“关平一阵杀回”,作者如此轻描淡写之下,就把蜀军的危机化解了。《三国演义》读至此处,还能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夏侯惇的著名事迹也就只有一个“拔矢啖睛”,此后的夏侯惇虽然也偶尔出现过几次,可都是一笔而过的“打酱油”角色,并没有太多出彩儿的地方。夏侯惇是曹操的宗室兄弟,又是为数不多从始至终跟随曹操之人,曹操对他的信任要远在曹仁、张辽以及徐晃之上。可为何夏侯惇偏偏就成了退居二线,变成可有可无的人物了呢?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点,这便是作者的“不正经”笔法。纵观《三国演义》全书,书中所载的中心思想无一例外的都在“褒刘贬曹”,作者一直奉行着刘备为皇室宗亲的正统,以匡扶天下、兴复汉室的褒奖态度,将刘备刻画成仁慈有德之人。对于曹操,作者毫不客气的将其描写成“世之奸雄”,把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嘴脸表露无疑。如果说句更明白的话,就是,刘备和刘备的手下就要褒奖,而曹操和曹操的手下就要贬低。夏侯惇拔矢啖睛后的惨败与关羽中箭落马后的获胜,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显然,这样对比强烈的情节也是作者罗贯中的有意为之。在罗贯中的眼里,位于曹操阵营的夏侯惇之“狠”实属莽夫之勇,而蜀汉关羽的刮骨疗毒则是“神人之态”。作者的这般偏心,也是二人中箭后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夏侯惇的“狠”比之关羽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则他所属的阵营却被作者有意打压埋没,最终造成了“狠人”夏侯惇一直“打酱油”的悲催结局。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