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郭淮篇尾声公

三国良将系列之郭淮(尾声)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郭淮重大事件之十二——威震羌胡笔者已经用多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郭淮的历史事迹,从初出茅庐的新人直至跟随司马懿在五丈原熬死诸葛亮。虽然郭淮已经有过多次精彩表现,但都是在曹真或司马懿的领导之下。郭淮独当一面还要等到几年后,随着蜀汉姜维开始北伐,郭淮真正成为曹魏西部前线的统兵大将,本期就来跟大家聊聊郭淮抵御姜维北伐期间的表现。正始元年(),蜀汉辅汉将军姜维出陇西进攻雍州。此时蜀汉的掌权者为大将军蒋琬,在他的任内蜀汉战略由北伐改为东进,试图沿汉水东下,攻占上庸郡等原东三郡地区,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并未实际出兵。在蜀汉内部主战派施压之下,蒋琬才派出姜维走陇西发动进攻。这种偏师无法给曹魏造成实质威胁,充其量只能算骚扰与试探。蒋琬消极北伐的动机暂且不论,总之,在距离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隔足足六年后,郭淮终于迎来了蜀汉新的进攻。蜀汉从陇西进入羌人地盘再迂回至雍州的骚扰战术,早在多年前就让郭淮吃过苦头,那一次阳溪之战,占据主场优势的郭淮被远道而来的魏延、吴懿打得大败亏输,灰头土脸。不过从那以后郭淮就吸取了教训,对西面的羌人地盘严加防范。所以当姜维时隔多年踏上故土,郭淮早已做好充分准备,对姜维这个曾经自己部下的部下一顿“热烈欢迎”。姜维本来只是偷袭骚扰,既然计划失败便赶紧撤军,郭淮不依不饶,一路追进羌地,多亏姜维跑得快才没有损失惨重。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姜维退回汉中容易,当地羌人就成为郭淮的出气筒。因为蜀汉屡次穿过羌人地盘骚扰曹魏,这些羌人虽然不是蜀国人,但放任蜀军随便出入的行为摆明了倾向性,所以郭淮决定趁此机会收拾一下羌人。《三国志·郭淮传》载: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案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郭淮向迷当等部落发动进攻,狠狠教训了倾向蜀汉的羌人,然后对柔氐等部落进行安抚,把三千多户羌人迁往关中。如此一来短期内这个蜀军偷袭的必经之路成为无人区,没有粮草接济和兵源补充,而曹魏则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人口。虽然这种做法很伤害与羌人之间的关系,但谁叫曹魏实力雄厚呢。而且早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郭淮就强征过羌人部落粮食与徭役,所以羌人会放任蜀军自由通行是由理由的,而郭淮为移民之举也就顺理成章。因为这次胜利,郭淮被提拔为左将军。羌人移民是被迫,但也有人主动求郭淮安置。凉州的匈奴休屠部落两千余户,就在首领梁元碧率领下投奔郭淮。郭淮上奏皇帝将这些人安置在安定郡高平县,为加强管理,还设置西川都尉一职。因此功绩郭淮又转拜前将军,并仍然担任雍州刺史。郭淮重大事件之十三——进退自如,节将之威正始五年()三月,急于建功的曹爽与征西将军夏侯玄统兵约七万由骆骆谷口伐蜀。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以三万兵力在兴势挡住魏军,随着蜀军增援纷纷赶来,魏军形势急转直下。在朝中大臣纷纷劝谏之下,曹爽才决定撤军,然而兴师动众耗费巨额钱粮,损失牛马无数。此战由曹爽、夏侯玄主导,郭淮只是统领前锋部队,不过也正因郭淮领军在前,观察到地形对魏军不利而很快后撤,没有掉进王平的包围圈,避免了一场大败。所以此战虽然成为曹爽一党的笑柄,但郭淮的功劳得到认可,获得假节。正始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郡羌人首领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兵叛乱,不仅攻城略地而且联络南面的蜀汉,北边凉州的的胡人首领治无戴也起兵响应。对于羌人如此大规模叛乱的原因史料没有详细介绍,但郭淮之前将许多羌人迁往关中,无疑埋下了怨恨的种子。可郭淮如果不采取行动,羌人又总是帮助蜀汉伐魏,实在很难办。这时右将军、讨蜀护军夏侯霸正驻军在南面的为翅,盯防蜀汉方向。郭淮率军经过狄道,部下们纷纷建议应该先向西征讨羌人,攻陷枹罕,解决后方叛乱问题。郭淮则判断姜维必定趁机来攻,而且必定进攻夏侯霸的防区,于是掉头向南支援夏侯霸。《三国志·郭淮传》载: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余落。郭淮及时赶到,与夏侯霸联手击退姜维,证明自己敏锐的战场应变能力。击退外敌后,郭淮领得胜之军回师平叛,将敌首斩杀,其余羌人纷纷投降。这里的饿何、烧戈,在《三国演义》里被塑造成一位支持蜀汉的羌人将领,对这四个字被视作一个人的名字而非两个人。受此影响后来的影视、游戏中也都将“俄何烧戈”当做一个人。而很多研究正史的文章,包括今人给《三国志》断句时,通常把饿何、烧戈看做两名羌人首领。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实在很难讲,大家见仁见智吧。可以看出,这期间的郭淮一扫诸葛亮北伐时期的狼狈,逐渐变得游刃有余起来。不论跟随夏侯玄伐蜀识破伏兵,还是应对羌人联络蜀汉起兵逐个击破,郭淮都占据着主动权。在曹爽、司马懿争权的大背景下,郭淮稳坐雍州刺史同时军权不断扩大,是对其无可替代能力最大的肯定。俄何烧戈郭淮重大事件之十四——两全之策,再退姜维正始九年()秋,在上年羌人大叛乱中逃过郭淮征讨的蛾遮塞卷土重来,屯兵在河关、白土故城,依河水据守。郭淮领兵前来,发现蛾遮塞重兵在上游,于是秘密派部队从下游渡河,突袭白土城,大破羌兵。与羌人联合的凉州胡王治无戴正围攻武威,其家属都在西海(今青海湖东北一带)。郭淮接到报告当即决定西征,直捣治无戴老家。不过治无戴折返速度非常快,双方在龙夷(今青海省海晏县)以北爆发遭遇战,郭淮击退了治无戴。《三国志·郭淮传》载: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于龙夷之北,破走之。令居恶虏在石头山之西,当大道止,断绝王使。淮还过讨,大破之。根据这段史料,郭淮击败治无戴后没有追击,而是即刻撤军。途中还遭遇胡人在石头山以西拦阻大道,被郭淮大破。读到这里,不难发现此处对郭淮的胜利存在些许夸张成分。首先,郭淮偷袭西海并未成功,与治无戴打的是遭遇战,胜利之后没有按计划继续西进,而是选择折返。这表明郭淮没能彻底击溃治无戴。其次,治无戴战败后迅速在郭淮撤兵之路布置阻碍,也能说明双方的胜负并不彻底,胡人还有余力阻止反击。最后,这次羌胡起兵,又得到了姜维响应,当郭淮与治无戴交战时,姜维在接应的路上,这也是郭淮未敢继续西进的原因。所以这场战役的决战部分还未到来,郭淮只是稍微占据主动。且说姜维向西北方进军接应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筑城防守,并聚敛之前被郭淮打散的羌胡士兵。郭淮得报,决定分兵迎战,分出一部分兵力抵挡姜维,自己则前往成重山进攻廖化。魏军诸将都觉得,姜维向西联合胡人,廖化在南凭险据守,本来两边都很难对付,再把魏军分成两部迎战,很可能陷入既不能击退姜维,又不能攻克廖化的处境,不是好策略。大家纷纷表示,应该集中优势兵力迎击姜维,瓦解蜀汉与羌胡联合的态势。郭淮再次力排众议,向众人解释道:“现在我去进攻廖化,正是出其不意,姜维顾虑后方有失必然回救。如果我们抢在姜维回救之前击破廖化,则一能使姜维疲于奔命,二能使我们免去西征之苦而解除蜀胡联合态势,这是真正的两全之策啊。”《三国志·郭淮传》载: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按照郭淮计划,以夏侯霸领一支偏师到沓中牵制姜维,郭淮自己则率领主力猛攻廖化。结果跟郭淮预料的一样,姜维担心后方有失火速驰援,于是蜀汉跟羌胡部落的联合作战无疾而终,魏国的危险被化解于无形,郭淮也因此次战功进封都乡侯。姜维嘉平元年(),即司马懿杀死曹爽掌权后,郭淮升任征西将军,督雍、凉诸军事。值得一提的是前任征西将军正是与曹爽关系密切的夏侯玄。另据史料明确记载,郭淮与夏侯霸不合,而夏侯霸又是夏侯玄的叔叔,眼见夏侯玄被剥夺兵权,夏侯霸内心惶恐不已,不久逃往蜀汉。《魏略》载:霸闻曹爽被诛而玄又徵,以为祸必转相及,心旣内恐;又霸先与雍州刺史郭淮不和,而淮代玄为征西,霸尤不安,故遂奔蜀。这件事发生在年,整整三十年前的年,正是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郭淮临危支持张郃代理军权崭露头角的时候。当时的郭淮还只是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参谋,三十年后郭淮自己成了征西将军,而老领导的儿子却因派系争斗而投奔敌国。真可谓历史演绎鲜活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是在这一年,姜维再次北伐,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等人出兵将其击退,并迫使蜀汉牙门将句安等人投降。虽说征西将军郭淮为主帅,但陈泰才是此战主角,关于陈泰笔者也会单独开篇,所以这次麹城之战留到陈泰篇再详细为大家讲述。嘉平二年(),郭淮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封阳曲侯,食邑共计二千七百八十户,分三百户封其一子为亭侯,并继续统领魏国西部战区。正元二年()正月,郭淮去世,被追赠大将军,谥号贞侯,其子郭统承嗣。历史上的郭淮到这里就为您讲完了,作为三国中后期出镜率很高的历史人物,郭淮在曹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十年驻守在雍州与蜀汉集团对抗,从夏侯渊的参谋开始,经历无数战争洗礼,最终成为魏国西部最高统帅。从诸葛亮北伐时期屡吃败仗,到应对姜维北伐游刃有余,郭淮的成长非常明显。通观郭淮参与及指挥的几次主要战役,屡次力排众议,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仅表现出过人的谋略,也需要有足够的胆识。郭淮,真良将也。感兴趣的话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