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赤壁之败,常思报仇,只疑孙刘同心,不敢轻进。近日铜雀台建造成功,曹操在铜雀台大宴文武。观武将射术,为夺锦袍互相争斗。看文臣进献诗章,得众大臣恭维,心中好不得意,正欲挥笔写《铜雀台诗》,以抒发心怀,忽报,东吴使者华歆表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以妹嫁刘备,汉上九郡大部已归刘备。
曹操闻之,心怀大乱,投笔于地。程昱说,丞相在万马军中,矢石交攻之际,未尝动心。今闻刘备得荆州,何故如此失惊?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龙,平常未曾的水,如今得荆州如龙入大海,孤安得不动心?程昱说,丞相知华歆来意否?曹操说,未知。程昱说,孙权本忌惮刘备,想要发兵攻打,又恐怕丞相乘虚击之,所以令华歆为使,表奏刘备,乃是为了安刘备之心,蒙蔽丞相之望耳。曹操说,你说的是这么回事。
程昱说,我有一计,可使孙刘相互吞并,丞相乘间图之,一鼓可下,二贼俱灭。曹操大喜,忙问其计。程昱说,东吴所依靠的就是周瑜,丞相今表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中重用,周瑜必自于刘备为仇,我乘其相并而图之。不亦善乎?曹操从程昱之言,重赏华歆,表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封华歆为大理少卿,留在许都。
周瑜得领南郡太守,愈思报仇,就上表孙权,请鲁肃再去讨要荆州。鲁肃奉孙权之命讨要荆州,又被诸葛亮和刘备演双簧给忽悠了,说刘备念同宗之情不忍取西川,请孙权在容些时日再还荆州。
鲁肃败兴而回,来见周瑜,具言其事。周瑜灵光一闪思得一计,乃是假言攻伐西川为东吴嫁妆,真正目的是诱出刘备劳军,乘机杀之,夺取荆州的计谋。就对鲁肃说,让鲁肃不必去见孙权,再去一次荆州,跟刘备说,刘备不忍取西川,我东吴可以代为去取,作为东吴的嫁妆,到时刘备得了西川,再还荆州。
鲁肃从周瑜之计,二次来都荆州,对刘备言东吴可以代为出兵取西川,只是需要刘备借道且提供粮草。刘备得诸葛亮示意,很痛快的答应了鲁肃借道,承诺提供粮草。鲁肃得刘备承诺告辞而去。
鲁肃走后,刘备问诸葛亮为何答应鲁肃。诸葛亮说,这是周瑜假道伐虢之计,此等计谋只能瞒小儿,这是周瑜自己找死,我已有安排,静等周瑜入陷。
鲁肃告别刘备来见周瑜言,刘备已经答应借道并提供粮草之事。周瑜大喜,当即起兵,以帮助刘备夺西川之名进兵西川。行至荆州也不见有人接济粮草,便扣荆州城,被赵云乱箭射退,赵云对周瑜说,诸葛亮已经看破周瑜假道伐虢之计。周瑜闻之,勒马便退,正此时,伏兵四起,大喊要活捉周瑜。周瑜闻之,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坠于马下。
周瑜得了一个坠于马下的下场,是因为周瑜中了程昱挑拨离间之计,所以才用假途灭虢之计算计刘备,不想被诸葛亮看破,四面埋伏,自取其辱。
程昱的挑拨离间之计很高明么?连周瑜都中计。说高明也高明,说浅薄也很浅薄。周瑜是故意中计的,周瑜不可能看不破这么浅薄的计策。但是周瑜恨诸葛亮空手套白狼,巧取荆州,一心想夺回荆州,而程昱之计给周瑜加了一把火,封周瑜为南郡太守,但是南郡在刘备手里,就愈加使得周瑜想取回荆州。说程昱的计谋高明,也说得过去,程昱用的是阳谋,你周瑜就算看破了,也会按我计策行事,去跟刘备火并。这就是阳谋的厉害之处,让你明知是计,也得闭着眼睛往坑里跳。
挑拨离间,顾名思义,就是挑拨他人之间的关系,使之疏远,多用于阴谋,像程昱这样用成阳谋的实属不多。程昱的主公曹操是最为擅长挑拨离间的。曹操小的时候比较调皮,不被叔父喜欢,所以曹操的叔父总是在曹操父亲面前说曹操的坏话。曹操就想了个办法对付他叔父,一日,见到叔父迎面走来,曹操就装作口眼歪斜。叔父见了之后,就急告曹操的父亲说曹操中风了。等曹操的父亲和叔父来看曹操时,曹操又恢复正常了,说压根没有中风。曹操的父亲问曹操,既然没中风为什么叔父会说你中风了?曹操说是因为叔父不喜欢曹操。从那以后叔父在如何说曹操坏话,曹操的父亲都不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