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或许只是另一种娱乐方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www.yushiels.com/m/
全文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过去我们更愿意在娱乐上消费,后来知识付费爆炸,有很多人似乎突然顿悟了,开始对知识进行消费。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原本已经不怎么看书了,下载个手机APP听别人读书,然后觉得自己又开始学习了,真棒。就在这个月的国庆节期间,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APP举办了一个活动——“听书大会”,大概的意思是既然放假那么多天,我们可爱的用户可以尽量用碎片时间来听书学习,提升自己。八天的假期过去了,有不少的用户在活动页面下方留言,说这八天的假期听了多少多少本书,少的有十几本,多的有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也不在少数。我粗略瞄了一眼,看到最多有听完本的。我们来计算一下,听一本的时间约莫23分钟,本书大约需要小时,而8天假期一共是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大约要花12.5小时去听书,每天要听32.5本书。我自己也是得到APP的付费用户,并且订阅了每天听本书的专栏,我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听了55本书,而去年一整年的时间我只阅读了20本书,这听书的效率似乎很高。正因为这效率高得惊人,我愈发得觉得不妥。在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为什么喜欢罗辑思维的都是SB》,作者自称是非常厉害的管理咨询顾问,看到这样的标题也能知道大概怎么一回事了。文章内容可以用污言秽语来形容,逻辑层面也没有深度,这都是网友的留言,不是我说的,因此有很多罗辑思维的用户留言喷它。如果你也是罗辑思维的粉丝,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或许会生气。在生气之前,先了解清楚对方究竟要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以下截取部分文章内容——“昨天我知道了薛兆丰的经济学,今天我上了古典的超级个体,明天我准备听大师解读《三体:地球往事》。每天必须听一节课,每个月要学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每年必须看本书。知识在手,天下我有。”“我不一定记得住,但我心情可以获得愉悦感。”“我不一定用得上,但我认知明显提高了。”“我不一定真的懂,但我把别人的想法复刻到我脑子里啦。”但脑残粉们可能忘了,罗胖瞎说了一句大实话,“他们把学习当作是提升自身存在度的基本手段”。他早就暗示,我卖的知识就是给你炫耀,让你爽的。这跟你买了一个最新款LV,一辆超跑,一座豪宅,急着要发朋友圈炫耀,是一毛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性价比高了点儿。那些污言秽语的咱就不看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罗辑思维兜售的并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娱乐”,说白了就是让你以为自己是在学习,事实上也只是一种变相的娱乐方式而已。我们先不管是知识还是知识娱乐,回到八天听了本书的话题,每天要听32.5本,在看本文的你仔细想想,如果一天听30本书,那么你能记得的是多少?有人说,我记忆力很好,可以全部记住。那么又再想想,听完了这30本书,你又产生了多少新的想法,是你过去没有想到过的?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刚开始听书那会,有位同事问我,这是为了学习还是……?后面那两个字他没有说,那两个字是“消遣”。自省了许久,听书得到的收获确实比我看书时候少了许多许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我个人而言,过去看完一本书能写2-3篇文章,但是现在听2-3本书都写不出一篇文章。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确实是这样,听书看似在学习,但它有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娱乐。想一下,你听书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就正襟危坐的听着?没有干别的事情?或许在睡觉时候听,或许在开车的时候听,或许在打游戏的时候听,或许在干家务活的时候听……总之没有全神贯注在一件事情上。在听的时候,可能过一会儿就被别的事情吸引住了,结果下回还得重听一边;你也可能会被书中内容带动,你会愉悦,你会受到一定的启发。愉悦、启发,也正是娱乐这词的定义呀。上文截取内容中“我不一定真的懂,但我把别人的想法复刻到我脑子里啦。”于是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产生依赖,正如上周发的那篇文章《这个世界,正在把我们变得越来越懒》;第二点是别人阅读完后对一本书的理解,与你阅读完后对一本书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可能他的转述会比你理解的更好,也有可能他并没有理解到,你所能看到的。比如有一部美国电影《海扁王》,有人看完就觉得这个电影就是讲一个无聊的人买了套紧身衣服,以为自个儿是超级英雄到处行侠仗义,警恶惩奸,结果被打得头肿脸青,就是一部搞笑幽默的片子。电影《海扁王》剧照有的人看完,就觉得这片子是一部反映现实的有内涵的片子,男主角梦想自己成为超级英雄,也正是我们许多人所希望成为超级英雄那样。他通过扮演超级英雄除暴安良,激发他人的正义感。就一部简单的电影,不同的人看完的感悟截然不同,有的人看到了内涵,有的人看不到,纯粹为了娱乐。如果你有在听书,那么仔细想一想,在深层的意义上,自己是否也只是在娱乐而已。法国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说:加入一个群体,就选择了放弃独立批判思考能力,哪怕你是最理性的人。我们以前就有讲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你看电视剧,先看完了旧版年的《三国演义》,然后再看年的《新三国》,就会认为新版的没有旧版的好;相反的,如果先看了新版的,再看旧版的,就会认为旧版的很差。《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许也有很多人没看过,那么自个想一下,《神雕侠侣》的电视版总看过两三部吧?是不是觉得老的那一套更好呢?这正是因为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已经加入了那个群体,不自觉的要维护它,就算它存在某些不足,也会视而不见。话说回来,千万不要误会,并不是说听书是一无是处,它还是有很多的优点在里面,比如我觉得故事性比较强的书可以听,因为这可以作为例证。我们要了解的是,无论处于怎样的群体,我们有多么喜爱它,也要不时的从中将自己全部的情感抽离出来,从客观上去评判,仔细想一想,所在的群体是否存在不足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