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就着九月青梅泡制的酒,曹操和刘备豪情大发,在这一段中,曹操直抒胸臆,放论天下英雄。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煮酒论英雄》这一故事并不见于正史,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相关记载改编而成。
在曹操看来,他为刘备举办这样活动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袁绍。袁绍正在成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劲敌,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对刘备感慨天下英杰只是自己与刘备,像袁绍一般的人不足为虑。恐怕更多是鼓励士气的战前动员,有自勉鼓励或者安抚属下的想法,当时距离袁曹官渡之战日近,这段话也有官渡之战曹操对自己阵营中各政治派别的甄选站队。
不说曹操,关于刘备,小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有一个重大区别。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煮酒之前已经参与到国舅董承的“衣带诏”密谋中,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推翻曹操。所以常怀恐惧之心。我们有时候会感到刘备受到了董承的胁迫,因为他在参与衣带诏之后并没有任何行动,反而呆在菜园里的时间更多了,刘备是有点被董承胁迫的意思。
而真实的历史里,参与到国舅董承的“衣带诏”密谋中,是在煮酒之后。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皆伏诛。”
根据《先主传》所记,煮酒论英雄之前,刘备还没有参与董承的“衣带诏”密谋,即所谓“先主未发”。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才参与了董承的密谋,这也证明了刘备的个人品行的光明磊落。